在整个20世纪后半叶,疯狂发展的纽约报业和哒哒作响的打字机、烟雾缭绕的编辑部一起,催生了无数带有小报色彩的城市故事。这是一种属于纽约的独特文体,它们服务于工薪阶层,服务于清晨每一位忙碌的上班族,它们记录犯罪、拳击赛事、爵士乐手、电影八卦、街角的熟食店和酒吧,也就是说,它们服务于那些真正应该被称为“现代都市”的趣味。
HBO纪录片《报业传奇》截图
而在那样一个文字仍享有极高影响力的纸媒黄金年代,名为皮特·哈米尔(Peter Hamill)的这位作者也堪称特别。
他有众多荣誉傍身,包括“全美报纸协会终身成就奖”“《纽约杂志》媒体传奇奖”“尤金·奥尼尔终身成就奖”“纽约四百名人录”等等。2020年,哈米尔逝世后,他的出生地——布鲁克林公园坡社区还将其中一条街道更名为“皮特·哈米尔路”(Pete Hamill Way)。
人们称他为真正的“报纸诗人”,将其视为殿堂级的专栏作家。
那么,他究竟是谁?
哈米尔的妻子青山富贵子手持“皮特·哈米尔路”的路牌
从街头之子到传奇作者
像很多纽约故事一样,哈米尔的人生序幕也开启于一艘移民船。
这位最懂纽约市民阶层的传奇媒体人写过一本关于这座大都市的经典城市散文《纽约下城》,在书中他写道:
后来我才知道,被我唤作妈妈的女人,她的名字其实是安·德夫林·哈米尔,一个来自北爱尔兰民风彪悍的黑暗城市贝尔法斯特的移民。她在1929年的某一天抵达纽约……撞上了纽约的股市崩盘。
这很难不令人想起电影《布鲁克林》中罗南提着手提箱从船舱走出去的一幕——同样来自爱尔兰,同样在布鲁克林生儿育女,成为一个“美国人”。
电影《布鲁克林》截图,约翰·克劳利作品
哈米尔就是这样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的一员。
1935年,哈米尔在布鲁克林出生,成了7个孩子中的长男。哈米尔的父亲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而且还因为意外失去了一条腿。捉襟见肘的家庭环境无法负担太多的教育投入,哈米尔起初连高中都没有读完就开始进入造船厂工作(很多年之后他才得到了高中母校颁给自己的荣誉学位),之后哈米尔加入了美国海军,退伍后在墨西哥度过了一段珍贵的岁月,这也磨练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
高中缀学后在造船厂当学徒期间,哈米尔并没有太多文学追求,而是一心热爱画画,虽然他没有在日后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但美国漫画家协会(National Cartoonists Society,全美漫画类最高奖项颁发者)曾授予他“业余漫画家杰出奖”。
在《纽约下城》中,哈米尔也经常援引绘画作品佐证自己的故事,在讲述酒吧麦克索利(McSoryley)的历史时,他就不断提到了关于它的油画作品。他还为著名的小丑创作者、漫画大师杰里·罗宾逊撰写了介绍。
油画作品《麦克索利酒吧的猫》
约翰·弗兰西斯·斯隆,1929
《杰里·罗宾逊:漫画大使》封面,在这部关于漫画大师杰里·罗宾逊的专著中,哈米尔负责了文字部分
哈米尔真正的写作始于1960年。这一年夏天,因为一封描写自己拳击手朋友的信件,他开始在《纽约邮报》担任记者。1963年,他成为《周六晚邮报》驻欧洲记者,在巴塞罗那和都柏林各驻扎半年,于漫游期间采访演员、电影导演、小说家和普通市民。
从此,哈米尔走上了自己持续五十年的专栏作家生涯,他先后服务过《村声》《纽约新闻日报》《纽约杂志》《纽约客》《时尚先生》《花花公子》《滚石》等杂志媒体,担任过《纽约邮报》的编辑及《每日新闻》的主编。
但早在11岁时,哈米尔就开始当送报员,这或许才算他第一次“接触”报业。哈米尔是一位布鲁克林土生土长的“街头之子”,擅长携带着属于街头的智慧与人们交谈、打听前一天发生在街区的事件。
皮特·哈米尔在报社编辑部工作的场景
哈米尔还与罗伯特·肯尼迪私交甚笃,也是他鼓励罗伯特参选美国总统,在罗伯特遇刺时,哈米尔亦在现场,是参与夺下手枪的几个人之一。他也和前第一夫人杰奎琳短暂交往过。
哈米尔与杰奎琳
他们在约会期间不堪小报记者的骚扰
哈米尔的写作话题从棒球、政治、谋杀、拳击,到越南、尼加拉瓜、黎巴嫩和爱尔兰的战争、20世纪60年代的城市骚乱、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不等。但他总是会回顾他长大的纽约,一个前数字时代,通过黑白摄影的梦境得到最好的记忆——一个充满鸡蛋奶油和五美分地铁、棒球游戏和宽边帽的纽约,当道奇队还在布鲁克林时,那里的日报多得你一只手数不过来。
或许在今天看来,哈米尔这样的写作显得太过细碎,但著名导演斯派克·李曾经在纪录片中说过哈米尔这样的专栏作家在那个时代“就像超极明星”,因为他们“为真正的纽约人发声”。
HBO纪录片《报业传奇》截图
这话一点不假,在哈米尔担任主编的《每日新闻》更换股东导致他被短暂辞退时,数百位记者联合署名发起了抗议,将哈米尔的名字保留在报纸的主编位置上。这迫使股东赫希菲尔德重新聘用了哈米尔,还在报业大楼下的记者招待会上给了哈米尔一个吻。
不过这位冷酷的新闻记者称之为“我一生中最可耻的时刻”,足见他的脾气和秉性。
辞退事件后,哈米尔重新回到了《每日新闻》大楼前。赫希菲尔德为了表达“冰释前嫌”的意味,亲昵地扯了扯哈米尔的脸颊,还“献上”了一个吻
有趣的是,《每日新闻》也被视为纽约第一份“小报”,后来的主编爱德华•科斯纳曾经说过:“我们的报纸是美国第一份4开报纸,也就是第一份小型报纸。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式样引起美国人浓厚的兴趣,全国很多地方都向我们学,很快这种式样就蔓延到各地。”在20世纪70年代,《每日新闻》是纽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哈米尔的地位直到半个世纪后依然影响着新闻从业者,甚至在美剧《欲望都市》中,同为专栏作家的Carrie也用哈米尔的名气来对标自己稿费上涨的兴奋。在哈米尔的晚年,纽约新闻俱乐部曾在一份声明中说:“皮特·哈米尔鼓舞了几代记者,他们陶醉于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他作为作家和记者的天赋之中,他对权力说真话。”
哈米尔的移民身份让他先天地更关注那些城市穷人,他总是更多地描写那些满是流浪汉和站街女的街道,将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告诉世人,不加评判地记录下小人物们无关紧要又无法复制的人生。
“皮特是纽约工人阶级的真实声音,”作家彼得·奎因在 2007 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记者的简介中说,“将爱尔兰的雄辩与布鲁克林的现实主义相结合,他为各种肤色的移民和整个城市的良心发声。”
不止于报纸,游走于音乐、小说和电影
不过,哈米尔的写作成就,不止于报纸。
在1976年第18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哈米尔凭借为鲍勃·迪伦专辑《血泪交织》(Blood on the Tracks)撰写的唱片说明,夺得“最佳专辑内页奖”。
鲍勃·迪伦于1975年发行的专辑
《血泪交织》(Blood on the Tracks)
我们找到了这篇专辑文案的最后一部分:
每个艺术家都拥有一个世界观,当他看到邪恶破坏了那个世界时,他就会大声抗议。同时,他也必须告诉我们世界的异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迪伦的愿景,丰富而肥沃,世界在它面前如此黑暗地移动。进入那个想象的世界,犹如潜入山潭深处,池底岩石清澈光滑。
……
不要把他误认为以赛亚书、杂志封面人物或吉他大军的领袖。他只是一个游吟诗人,维庸的血亲兄弟,普罗旺斯之子,在瘟疫中幸存下来。看,他刚走进院子,走过石板,弹着吉他。歌词是“山坡上的花开疯了/蟋蟀在押韵地来回说话……” 一个红发忧郁的女孩笑了起来。听,诗人对我们所有人唱道:
但我会在头顶的天空中见到你,
在高高的草丛中,
在我爱的那些。
你走的时候会让我寂寞的。
哈米尔担心新闻业过于关注名人,但他的知识与性格,令他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都极为亲近。他在披头士美国演出之前就认识了他们,在乐队住在曼哈顿时采访了约翰·列侬。他经常与弗兰克·辛纳屈和滚石乐队一起出去玩,与雪莉·麦克雷恩同住,与奥纳西斯约会,并与琳达·朗斯塔特、苏珊·桑塔格和芭芭拉·史翠珊等人建立了联系。
晚年的时候,哈米尔经常在电视纪录片中担任演讲者,介绍伟大的大都市,它的历史,地点,事件和人物。他有一副美妙的嗓音,除了写故事外,也很擅长(用声音)讲述。
除了那些数以千计的杂志和报纸文章,他的非虚构作品《新闻是个动词》《酗酒人生》和《为什么辛纳屈如此重要》都收获了很高的评价。除此之外,哈米尔还创作了十多部小说,公路小说《回家》被日本导演山田洋次改编为《幸福的黄手帕》,由高仓健和倍赏千惠子主演,已成为日本电影史的经典作品。
《幸福的黄手帕》电影海报,山田洋次作品
哈米尔对于城市生活的热爱,对于音乐、体育、电影的喜爱已经融入他对文化与政治的观察与批判之中,这也令他的专栏写作更为生动。
他是真正以文字为生并能以文字为事业的那代创作者,在他死后,好莱坞报道曾形容:“哈米尔是纽约最后一个在伟大的印刷新闻时代为被剥夺权利的人而战的传奇人物。”
“如果纽约的人行道会说话,那听起来就像是皮特·哈米尔。”
这是《纽约时报》记者丹·巴里对哈米尔的形容。
人行道在一座城市犹如空气一般,默默注视着人来人往的市民上演自己的悲欢离合,并为这些小人物留下属于他们的足迹。
哈米尔就是这样一位作者,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为纽约城的普通市民写作,在《纽约下城》中他写道:
我一生中去过很多远离家乡的地方,在墨西哥城、罗马、巴塞罗那、都柏林和圣胡安生活过,也曾客居新奥尔良、基韦斯特、洛杉矶和圣达菲。但我意识到,自己始终以纽约人的身份住在那些地方。
我凝视着它们的荣光,试着了解它们的历史,找出让它们与众不同的元素,但我总是拿它们与我自己的城市对比。它们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了解了纽约,让我知道了纽约的有点和可怕的缺点,纽约的痛点和成功,就像学习另一种语言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语言。尽管有着那么多诱惑,但我知道,自己终究还是会回家。
如果要听一个人为你娓娓道来关于纽约的故事,哈米尔会显得异常合适。他讲述了格林威治村的嬉皮士、百老汇的低俗剧场、时报广场的前世今生、走向爵士乐的狭小酒吧、改变纽约人消费观的百货大楼、迎接一批又一批外来者的码头和大桥……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说:“他的句子具有地铁般的推进节奏和好似摩天大楼窗户的清晰度。”
这不就是城市本身吗?
《纽约下城》

[美]皮特·哈米尔 著
傅婧瑛 译
编辑推
◆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一致推荐
◆纽约最后一代传奇纸媒记者、殿堂级专栏作家、新闻界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皮特·哈米尔经典城市散文
◆既是惊险的移民都市文化史,又是深情的私人街道漫游记,写出惊心动魄的下城风貌
◆私人日记、文学名著、历史逸闻交织,记录那些在最混乱的时代创造出纽约精神的人们
内容简介
“如果纽约的人行道会说话,那听起来就该是皮特·哈米尔。”
皮特·哈米尔被许多人视为纽约这座城市的“化身”,他是布鲁克林街头之子,是纽约最后一代传奇纸媒记者,也是殿堂级专栏作家。《纽约下城》是一部饱含个人情感与报导文学特有的客观记述的追忆。在书中,哈米尔漫步曼哈顿——从格林威治村蜿蜒曲折的波希米亚街道,到肉类加工厂区破旧的小巷,再到南街海港饱经风霜的鹅卵石路——他将纽约的历史一层层展现在读者眼前,展现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不仅是一部历史或报道书稿,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客为城市所写的挽歌,他经历了纽约发展过程中一些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始终将这座宏伟而又往事纷繁的城市称为世界上自己最喜欢的都市。
作者简介
皮特·哈米尔(Pete Hamill,1935—2021),记者、编辑、小说家、散文家。美国纸媒黄金时代最重要的专栏作家,曾任《每日新闻》主编。在超过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为《纽约邮报》《纽约每日新闻》《村声》《纽约新闻日报》《纽约客》《时尚先生》《花花公子》《滚石》等重要媒体撰文。报道涉及政治、社会、体育、音乐等多个领域。
因在新闻领域的重要贡献,获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终身成就奖、全美报纸专栏作家协会厄尼·派尔终身成就奖、美国新闻界殊荣乔治·波尔克职业奖、《纽约杂志》媒体传奇奖、尤金·奥尼尔终身成就奖等多项重要荣誉。哈米尔因终其一生对纽约市深情描写,荣登纽约四百名人录,逝世后,布鲁克林的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译者简介
傅婧瑛,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任《篮球报》记者,现为自由译者。代表译作包括《11枚戒指》《金字塔底层的财富》等。
目录
第一章 怀旧之都 / 1
第二章 第一个下城 / 29
第三章 三一之国 / 63
第四章 速度 / 91
第五章 历史的音乐 / 119
第六章 公园大道 / 155
第七章 第五大道 / 183
第八章 人在里亚托 / 203
第九章 某些村庄 / 229
第十章 世界的十字路口 / 277
跋 /319
推荐阅读 / 335
地名及专有名词对照表 / 345
人名对照表 / 353
出版物及作品名对照表 / 365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