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了!

还没走出电影院,就确认了这个事实。
果然,能在国内院线见到的恐怖片,真的一点都不吓人。
没错,这里说的就是刚刚在院线上映的恐怖片《梅根》。
哪怕它的类型上写着“恐怖”,而且是恐怖片著名导演温子仁挂名编剧和制片人,都不能相信。
作为恐怖片迷,原本期待的鸡皮疙瘩爬满胳膊的快感,在《梅根》里全无踪影。
但这并不是要对《梅根》全盘否定。
尽管作为恐怖片它并不吓人,但是它讨论的题旨,却值得我们去反思。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才能以1200万美金的成本,在全球斩获1.73亿美金的票房。
失败的恐怖片
毋庸置疑,作为恐怖片,《梅根》是失败的。
尽管从故事层面来看,它原本可以成为很优秀的恐怖片。
它说的是在车祸中失去双亲的女孩凯蒂,被送给姨妈杰玛抚养。
原本已经因为制造人工智能玩偶而焦头烂额的杰玛,因为无暇照顾凯蒂,就利用工作之便,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工智能女孩梅根,让她陪伴凯蒂,甚至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以代替自己抚养人的责任。
通常情况下,在接下来的套路里,观众会看到这个人工智能玩伴,会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出于自我边界拓展的需求,对周围的人大开杀戒。
《梅根》也遵循的是这个路子。
只不过很可惜,它并没有为这个套路,营造出足够恐怖的感觉——哪怕是惊悚呢,它都不及格。
对恐怖片来说,真正恐怖的地方,并不是常见的Jump Scare(突然惊吓),而是在Jump Scare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电影是否营造出让人足够提心吊胆的氛围感。
举个例子,《梅根》的编剧和制片人温子仁,他执导的那些恐怖片,就极其擅长在Jump Scare到来之前的恐怖氛围。
温子仁
比如在成名处女作《电锯惊魂》(2004)里,它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竖锯叔”先告诉你让自己逃出去的办法是什么,然后再看受害人是不是能承受那个代价。
从“竖锯叔”抛出答案,到受害人进行抉择,这个中间的过程,才是《电锯惊魂》系列最吓人的窍要所在。
因为你得去衡量,自己活下去的决心到底能有多大!
“竖锯叔”要玩弄的,恰好就是一个人的生存意志。
知道结果,却还要选择,并在这个过程里制造恐怖张力,这就是温子仁作为恐怖片导演最厉害的地方。
温子仁在《电锯惊魂》(2004)片场指导演员

类似处理,还出现在他的其他恐怖片里。
比如《潜伏》(2010),女主角听到婴儿传声器里的异响,却还要再等待、再观察,等她确认最小的孩子房间里确实有邪祟,已经为时已晚。
还有《招魂》(2013),女房主分明知道黑灯瞎火的地下室有异动,却还是忍不住划着火柴想要一探究竟,结果恶灵却在她脖颈后拍了拍手。
《招魂》(2013)
这几个跟温子仁相关的恐怖案例意在说明:恐怖电影最重要的,并不是把血浆或杀戮的震惊瞬间,直接怼到观众脸上,而是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有没有把观众的心给拉到嗓子眼里。
很明显,《梅根》在这一点上,做极差。
电影中与梅根相关的杀戮时刻,都很普通,比如她扯掉小男孩的耳朵后,还把他推向车底,以及她干掉邻居老太的狗,并在工具间杀掉邻居老太,包括电影结尾时的大乱斗,丝毫算不上Jump Scare的程度。
更糟糕的是,它连营造恐怖氛围的想法,都一并省去。
比如被放进预告片里吸引眼球的“跳跳舞、杀杀人”时刻,决意反杀的梅根在走廊遇到杰玛的上司大卫,然后来了一段诡异的舞蹈,转身抽出斩刀,把他捅死在电梯口旁。
单纯看预告,这段戏相当吸引眼球,梅根给人的恐怖谷效应,她诡异的舞姿,以及抽到杀人的惊恐,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了戏剧性。
可如果看成片,就会觉得这段戏很突兀。
它不像《猩球崛起》(2011)里,公司主管史蒂芬从一开始就对猩猩有虐待倾向,所以猩猩们逃出实验室后,才会选择杀死史蒂芬完成复仇。
这个过程里,观众不但有视觉体验上的快感,还有情感宣泄上的爽感。
《猩球崛起》(2011)
但在《梅根》里,它事先并没有铺垫大卫和杰玛之间的恩怨,反而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大卫允许,梅根的项目可能不会获得大批量生产。
这让梅根的反杀,变成毫无来由的复仇。
不过,如果电影真能让梅根始终保持无差别、无来由的杀害,那也挺有恐怖效果。
可是导演没有这么干,反而在大卫死掉的电梯里,让梅根从道德层面指责窃取公司机密的科特。
这就让整部电影变得很拧巴:梅根一方面是见人就杀的、毫无道德负担的魔头,但转过来,她就开始拿道德来说——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站在道德高地,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应该说,导演应该是没搞清楚,梅根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所以才出现了这种降智处理。
成功的家庭片
说《梅根》是失败的恐怖片,并不是在对它做全面否定。
因为它的重点并不是反思人工智能的危害性,那只是一个看上去显得更华丽的引子。
《梅根》的主题诉求,其实是在手机游戏、短视频和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当下,亲子关系该如何处理。
就像电影开头,凯蒂的父母之所以遭遇车祸,就是因为他们在开车的时候,因为凯蒂的教育问题发生争执,争执的出发点,就是凯蒂过分沉溺于手机游戏和网络,却跟父母沟通太少。
这个开头就暗示观众:孩子的教育问题处理不好,是会死人的。
遗憾的是,无论观众还是凯蒂的姨妈杰玛,都不会在开头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凯蒂搬到杰玛家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
杰玛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凯蒂,她能想到的就是给她制造一个升级版的的人工智能玩偶梅根,让梅根陪伴、照顾凯蒂。
杰玛以为凯蒂只是需要一个玩伴。
但实际上,她需要的是一个人能关切她的内心感受,把她当家人,甚至是把她当成全宇宙。
这种心理层面的巨大落差,也就给了梅根趁虚而入的机会,也间接促成了梅根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种情况,在现实里相当常见。
父母忙于工作,或者是把孩子交给父母,或者是把孩子交给手机。父母能做的陪伴,就是一日三餐的提供,和对学习成绩的过问,至于那些更加关键的心理沟通和精神成长,父母大多数时候反而忙得无暇顾及。
于是当下的亲子关系,就出现了这样的畸形:父母用简单的金钱投入来代替本应有的付出,让孩子与手机成为朋友,加剧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失联。
就像《梅根》里,虽然她一再对凯蒂说自己有多么关心她,可她愣是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好不容易的亲时刻,都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监管,她在大多数时候,只会让梅根来替代。
但是,再高端的人工智能,也无法替代父母能够提供的情感支撑。
于是,就出现了梅根试图替代杰玛的矛盾冲突。
浅表来看,《梅根》是在说人类对自己造物的恐惧。
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幌子,它真正要说的其实是如果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成长过程里缺少父母陪伴,那么问题会有多严重。
因此,科幻、惊悚和恐怖,都只是《梅根》的商业幌子。
它真正想要跟观众交流的,其实是更加严肃的社会问题。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这个男人:徐克叫师父,李安也来“偷师”!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您的点赞与在看
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感恩的心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