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企业的生存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此消彼长间也完成了迭代,生生不息。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的春天,汽车圈最热的话题,莫过于降价。
“买插混皓影送飞度”“买楼兰送轩逸”“买bZ4X送威驰”……谁也没想到,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也有“买一送一”的一天。
几十家汽车品牌,相继踏入降价大潮,补贴的地方名单也越拉越长,从湖北扩张到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等地。
消费者冲进4S店疯狂订车的同时,各大车企却高兴不起来。当行业里别的对手掀起了价格战:跟进,折损的是自己的利润,承压的是自己的成本;不跟进,等于是眼睁睁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但谁都知道,“踩踏式”价格战打到最后,资历最浅、家底越薄弱的那批选手,将最先被淘汰出局。剩下的车企,也得在已经被拉低的消费预期中,艰难求生。
摆在车企面前的,是事关存亡的生死抉择,而这个时刻来得比预想中早了不少。燃油车主导的旧时代的甜蜜渐次褪去,新能源和智能化引领的未来还未完全到来,一片肃杀中,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长城汽车总裁 穆峰
“我先请问一个问题,你们对现在的这波降价潮,焦虑么?”日前举办的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率先发问。他的回答是,“把握趋势,比追逐潮流更重要”,显然,作为纵横中国车市近四十年的老牌玩家,长城汽车并不打算卷入眼下这场纷争。
而他们看到的趋势,用两个字可以回答,“生态”。
得“生态者得天下
在商业世界,“生态”不是一个新词。
阿里巴巴从B2B业务出发,逐步做了C2C的淘宝,再到B2C的天猫,以零售业务为核心,打造了线上线下贯通的生态圈,核心主业务为其他业务板块输出现金流,带动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字节跳动则是从内容资讯起家,陆续捧出了今日头条、抖音、TikTok等多个明星产品后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拓展了教育、金融、企业服务、电商、游戏、餐饮O2O等新业务,以智能算法为驱动,做多元化生态布局。
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商业世界的竞争逻辑已经悄然被改写。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几乎所有位居行业头部的企业,都在谋划构建各自的企业生态圈,用庞大的企业体系力和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不断迭代和升级自己,以适应新变革、完成合作伙伴间的共赢。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能够发现市场空白、捧出一个“爆款”产品的企业已经是行业里1%的存在。它们能够将产品或服务做到极致和不可替代,但在整个生态系统里,像这样的产品型企业还是多数,是最广大的参与者。
更成熟的企业,会早早地建立自己的平台,改变传统公司单向的线性运营模式,连通上下游价值链。它们是双边甚至多边市场价值的整合者,也是多边用户群体的连接者,放到生态圈里,也能成为主导者。
但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决定整个生态的进化走向,为参与者提供共享的成功范式。它们的触角不断延伸,通过自身发展、投资并购和产业联盟等方式,建立市场生态规则的同时,推动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共同进化。它们是生态世界的王者。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一家企业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强迫自己学会进化。而生态化生存将是未来企业不断进化的终极形态,如果你没有建立生态,很有可能就被纳入生态,成为可能被替代的一份子。
在新旧势力交替的汽车圈,“生态”也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过去,车企满心想着的,是如何造出源源不断的“爆款车”,占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攫取足够多的营收利润。如今,造车依旧重要,但只盯着造车的车企,已经不多了。自动驾驶、可再生能源、智能座舱……这些从汽车延宕开去的篇章,才能书写车企更性感、更有想象力的未来。
长城汽车生态布局
早在2022年8月,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就给出了判断——“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之战,也是生态之战”。
在新能源产业复杂而庞大的产业链体系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行业里碳酸锂和磷酸铁锂价格飙升、芯片供不应求等因素,都会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交付周期延长,对车企销售端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运营能力面临考验,尤其是体量中等偏下的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储备,将时刻处于危险地带。
想要打造抗风险能力和头部优势,就必须打造一个良性的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在这个生态里,竞争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联动、依存和整体发展。
为此,长城汽车提前布局,种下了一整片“森林生态”。这是一套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生态体系。和自然界的森林一样,在这套生态体系中,物种的生存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此消彼长间也完成了迭代,生生不息。
生态”虽好,不是谁都能做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汽车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21世纪初的那几年,中国车企从同一条起跑线出发,从产品模仿迈出第一步。在那个阶段,从设计到制造,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只能依样画葫芦。模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开发成本低、时间周期短,做出来的产品外形,可能还很受消费者认可,但随着规模越做越大,模仿造车很快遭到市场诟病,想要高端化基本不可能,这条路从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后来,掌握了初步技术的自主车企开始独立造车。坚持完全自主开发并不容易,海量的研发投入是必须要交的学费,但也正是从迈出了艰难的这一步开始,车企间的竞争和分化也日益加剧,长城、吉利等一些头部自主车企跑了出来。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技术基础不再能够承载期待,亟待变革。2016年之后,中国自主车企纷纷迈入平台建设阶段,不断有新的平台和动力总成被开发出来,瞄准不同受众人群的新品牌也在涌现,核心技术公司也走上了独立运营的道路。在这个阶段,合资车企还是自主车企的强力对手,双方阵营不断厮杀着,争夺源源不断的新客户。
真正划时代的变化,来自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传统汽车行业的玩家们发现,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来自汽车圈,互联网大厂和智能终端企业都跨界“造”起了汽车,一场百年未有之变局已经拉开了帷幕,在能源变革、科技变革和用户体验变革的趋势下,中国汽车企业也来到了生态建设的新阶段。
哪怕做“生态”的趋势,行业里玩家都看到了,但真正到了实际落地的阶段,建立“生态”的道路并不平坦。
正如在今年年初魏建军在央视采访中所言,“汽车产业,技术是永恒的核心话题,因此长城汽车的逻辑是靠制造、靠技术、靠扎实的产品。所以长城汽车总是在技术上不遗余力的去突破。”随着技术体系根基的建立,技术维度的根深叶茂,长城汽车的生态体系就此建成。
而生态体系的建设和过去花钱买技术不一样,“生态”不是砸钱就能建起来的,时间的积淀、核心技术的积累、前瞻性的智能化布局,和坚定、稳健的研发投入,缺一不可。
这也是比起市场上更加年轻的参与者,闯荡多年的“老兵”——长城汽车见惯了风浪,也积攒下充分的应对经验。
成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长城汽车,拥有30余年的造车积淀,很早就建立了完整的整车制造体系,在汽车内饰、底盘开发、座舱设计、车辆照明等方面不仅实现了技术供给,同时也为业界伙伴提供支持。
核心技术方面,长城汽车拥有从传统动力到混合动力的全线发动机产品布局。迈入新能源时代,长城不仅开发出全球首发高阶动力总成和中国首款DHT技术,还完成了氢能、混动和纯电的全面布局。
在当下正热的智能化赛道,长城汽车也预判了变化的风向,从人工智能技术孵化到大算力芯片的开发,进行了生态全线扩充。
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离不开持续坚定的研发投入。翻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再创新高,蝉联中国民营车企年度专利公开量、在华车企专利授权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四项年度冠军。
据数据统计,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良好的营收表现和稳健的财务扩张,也为长城汽车在生态建设和技术布局上大规模投入,提供了底气和保障。2021年,长城汽车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25.41%,远超同级自主车企的水平;2022年营收1373.51亿元,增长0.69%,净利润达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
节能又聪明,如何做到?
眼下这一波汽车新浪潮,生态里的所有玩家,比拼的核心能力,一个是对新能源的利用,另一个是对“智能汽车”的理解。
和市场上大多数只押注纯电的选手不一样,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没有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除了将混动、纯电、氢能都纳入能源版图外,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也在布局之中。
这个思路也延续到动力电池上。脱胎于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对磷酸铁锂、磷酸猛铁锂、无钴、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电池都有研究。
从消费者用车的便利性评估,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有不小的优势。为此,长城汽车推出两挡双电机混联的柠檬混动DHT,具备全速域全场景的性能、效能优势。
而在一些少有人涉足的领域,长城汽车也留下了足迹。
比如,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突破了20%的光电转换效率并持续提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着最高的纪录,为电力绿色转型、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最重要的技术保障。
此外,长城还是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整车企业之一。旗下控股子公司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氢动力系统”,是国际头部车规级全场景解决方案,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100%,多项技术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
在穆峰看来,汽车产业变革不仅是能源形式的变革,还是消费者体验的变革。
聪明、温暖,又或者是善解人意,每一个消费者心里,都有自己对“智能汽车”的理解。而作为一个包容万象的生态系统,首先要思考的是,未来的汽车是不是能够满足更多人、更多阶段的需求。
过去车企造出一款车,是一个长达三至五年的漫长过程,产品形态受限于所在造车平台的能力,很多硬件功能模块,设计一旦完成便不再能改变。
但如今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对其有了快速迭代,常开常新的要求。于是,智能汽车还要提供可生长、可插拔的智慧底盘和可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智慧空间作支撑。
近年来,长城汽车建立了从感知硬件、数据智能体系、智慧线控底盘到智能座舱的全域自研能力。
其中,被称为“汽车之眼”的摄像头和雷达是智能汽车的重要硬件。在这方面,“森林生态”旗下企业睿博感知,自研自制了国内首例采用1700万像素感光芯片的车载摄像头,和业内首个媲美激光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4D毫米波雷达。
而在充当“汽车大脑”的软件生态,从长城汽车独立出去、致力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毫末智行,实现了从底层软件、中间件上层应用软件的全栈自研,发布了中国首个可大规模量产落地的城市NOH导航辅助驾驶产品,并向城市全场景不断扩充。截止到目前,长城汽车用户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经突破3600万公里。
在穆峰看来,数据智能体系是智能驾驶的灵魂。“以最低的成本积累更多的数据,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产品迭代,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毫末智行在国内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的发展方向推出了中国首个数据智能体系“雪湖”、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智算中心“雪湖·绿洲”以及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Drive GPT。目前,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已超过50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驾驶6.2万年。
到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座舱,“森林生态”的各个企业,也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
诺博科技自研的V3.5高算力座舱平台,搭载车型销量已破20万辆。同时,更高算力的V4座舱平台蓄势待发。
此外,长城汽车也联合嘉峪智能、仙林智能等生态伙伴,深度共创了座舱操作系统Coffee OS,奠定了可生长、可插拔生态互换、软硬件兼容的系统基础。全新升级的Coffee OS 2,在语音体验上,唤醒速度250ms,车控域执行速度900ms,实现语音处理速度处于行业头部水平。
一台合格的智能汽车,一定可以和使用者自如交流互动。
未来从“森林生态”走出去的汽车,可以和用户进行触控、语音、视线头姿、手势等多维立体交互。
同时,智能座舱系统秉承“场景驱动服务,服务主动找人”的理念,通过自研平台化算法框架,开发视觉、自然语音处理等AI算法,提供主动式服务的AI场景引擎持续满足千人千面的用户需求。
2023,生态”还能怎么玩?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之际,玩家的阵营和站位也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汽车品牌缺乏核心技术的占有和核心市场的渗透,还处于对潮流的跟随阶段。一部分用爆款产品或服务征服过市场的车企,跑到了产品建设的阶段,它们具备了初步的技术布局,努力向平台型企业发展,但还不是体系的主导者。
再往前,是拥有核心技术、整车制造经验和多品牌布局的成熟车企,通过向产业链的渗透,希望向生态级企业演变。而处于第一阵营的,是那些已经具备生态实力的企业,它们不断寻求品牌向上的突破,有希望形成产品和技术加持的强大产业生态。
“生态”的建立,需要合理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各个环节保持顺畅的融合、沟通。可以看到,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体系,不仅注重各个领域车型的均衡发展,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也更加垂直和专注。
“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化落地。将视角拉到“森林生态”之外,这个体系成为了一个“超级母体”,一个行业充分看好的千亿独角兽孵化器。
成立于2018年的蜂巢能源,是新晋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2022年11月,蜂巢能源申请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0亿元,估值达到600亿元,斩获无数青睐和关注。
2022年1月,毫末智行A轮融资近10亿元人民币,估值超10亿美元,投资方为美团、高瓴、高通、首程控股、九智资本等。从长城汽车走出去的这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已经受到了来自市场更多资本的充分认可。
2022年11月,未势能源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由“国家队”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领投,A轮领投方国投招商持续增资,氢能行业立本能源跟投。此前,未势能源曾于2021年12月获得由国投招商、人保资本联合领投的9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40亿。目前,B+轮融资进程已经开启,IPO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拥有全球最大钙钛矿光伏产线的极电光能,也于2023年3月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成为中国钙钛矿光伏领域的独角兽。
这些独角兽的诞生,离不开长城汽车对未来的清晰战略预判,和实时迭代的作战思维。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森林生态”成功帮助长城汽车实现了相对更低成本的制造,产品优势也凸显出来。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但“森林生态”里任何一株树木,如今都可以独当一面。
在日前的新能源干货大会上,穆峰也提出了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宣言——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三个省分别是省钱、省时、省心;四个远,是续航远、发展远、足迹远、目光远;五个安全,则囊括了品控安全,结构安全,电池安全,智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通过长城汽车新能源干货大会,可以看到汽车业的变革之战已经打响,没有撤退可言。如今的市场激战正酣,充斥着各种喧嚣的声音,让消费者不甚迷惑。作为一家良心车企,也是时候回归造车本质,怀揣一颗敬畏之心,让每一个向往智能汽车未来的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愉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