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不平等不是指自然所致,而是指因社会结构缺陷导致。从社会呈现角度看,只要一方持有俯视另一方或向另一方施舍的心态和优越感,就不存在人格平等,且难避免高高在上与跪拜仰视,进而形成全社会对权力的追逐,以求做个治人而非被治的“人上人”。然而事与愿违,结果注定是人人被权力威逼,罕有人超脱逻辑链条之外。
还可以说能够形成俯视状,是因为手中权力较少受监督制约,也就是运行着的是一种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特权。当拥有的是享乐感极强的权力,即便不会获得超额物质利益,也会收获因等级而来的优越感,很多情况下这种感觉好过物质享受。所以,人格上的不平等恰恰奠基权力崇拜,这几乎是所有传统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特征。
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社会倾斜或价值实现的路径狭窄化,以至于优秀人才过度集中于官场,形成过“独木桥”现象,又因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吸引不到足够的优秀人才,而导致国家民族创新创造能力薄弱,无以向世界提供与己相匹配的精神产品与科技成果。
看一下封建社会的中华大地,无时不在推崇和追逐权位,而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人分“九等”就是这种社会生态的最佳诠释。即便经过现代文明的反复涤荡,社会价值观仍然为腐朽的权力观所左右,如有人所形容,老板富而不贵,文人即不富也不贵,官员既富又贵。可以肯定此现象问题不解决,社会很难走向法治,达成和谐有序。
或许有人会说,老板对员工也呈现施予特点和特征,为什么不能与官员相提并论?主要是利益调节方式存在差异。官员掌握的是公共资源可以自由调节,而老板给员工发工资是互利关系,既然按劳付酬,也就不存在施舍关系。
以知识分子为例分析问题更清晰。这是一个最少资源的群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乞求官员施予,这为“院士围着处长转”的现象所印证。所以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较老板更低。所以,官道商道学道唯官为本,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构成的社会秩序和逻辑关系。为什么世世代代中国人挤破脑袋走官道,哪怕肝脑涂地,哪怕丧失人格,就在于利大于弊。
这里补充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不值钱,不仅因为未掌握权力和财富,更关键的是其思想空间极其狭窄,承担的只是框架内修补裱糊责任。这一点只是看那些被尊为国学大师者即可清楚,若摊开其学术成果,除读史释经,少有思想文化创造,特别是开创一个民族新境界,问鼎世界思想前沿成果。总是解读诠释几近拾人牙慧,自无创新创造而来的价值感,如此深及灵魂的痛苦还难以言说,怎能不将此群体置于悲催境地?“臭老九”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是准确的。
所有社会人拥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更高尚的目标追求,也就没有神性支撑或牵引,因而很难避免滑落堕落。当知识分子自认为没有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尤其没有值得孜孜以求的皇冠上的明珠待摘取,便难以产生并维持一种灵魂深处的高尚。问题是“百代犹行秦政治”,千年尊崇孔孟思想,文人或知识分子还有创新创造空间吗?断然不会。
没有了开创就不会升发高尚,稍一转身就会拜倒在权力或金钱的脚下。即便出现若干个超凡脱俗者,囿于环境也只能追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不能寄望于思想造福其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这就是数千年来文人抑或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要么往官本位上靠,要么向金钱靠,二者都决定着其为附庸而非独立社会力量。
要真正解决好特权思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艰难道路。当然,也看到了希望,比如国家强力反腐和约束权力,已经迫使一些喜欢张扬权力者大幅收敛,特别是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改中,加进了去特权思想,这是值得称道的。
只是强调要堵疏结合,找到替代或平衡权力感而来的价值实现方式和路径,也就是解决不敢不能之外的不想,这需要文化基因与精神世界和价值系统方面的整体突破。
【荐读】公方彬:俄乌战争结局或由第三阶段战役战斗特征显现出来 | 公方彬:为什么西方对乌克兰“不抛弃不放弃”而与俄罗斯不妥协 |公方彬:从许家印“爱国与害国”说开去 | 公方彬:由西方女人而中国女人 | 公方彬: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党支部的关键在目的意义|  公方彬:问过为什么这样后,还要反问不这样能哪样 | 公方彬:大国博弈的更高境界和智慧反映在策动别人而非被策动 | 公方彬:煽情还是启蒙,这是鉴别意见领袖的根本尺度 | 公方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或杭州文化之魂是什么 | 公方彬:人性,价值观外交的基点抑或“极点”  | 公方彬:须将应对国际局面想得更严峻 | 公方彬:来过,淡忘了;再来,思想更多 | 公方彬:俄乌战争深刻改变两个交战国的同时改变世界 | 公方彬:启智 | 公方彬:23万点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 公方彬:饭碗与良知 | 公方彬:有效力量——处理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应确立的新尺度 | 公方彬: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重大差异 | 公方彬:赫尔松战役没有悬念 | 公方彬:趋势明朗的俄乌战争 | 公方彬:俄乌战争的警示与启示 | 公方彬:我真的不是抬乌抑俄 | 公方彬:调整中的印度,获益着的土耳其 | 公方彬:政治中国最大挑战在维护政治信仰为核心的精神大厦 | 公方彬:入俄公投大概率为撤军作舆论准备而非着眼扩大战争规模和打核战争 | 公方彬:是三战也不是三战,三战早已开打也永远打不起来  | 公方彬: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将以取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为标志 | 公方彬:不是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无捅破天花板的能力 | 公方彬:中国大学不可能脱离行政体制架构的缘由 | 公方彬:入俄公投结果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 | 公方彬:俄罗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战争范例 | 公方彬:一票否决权用不好会自己解除手中权力 | 公方彬:问题的原点 | 公方彬:俄乌战争为什么打不出上甘岭?|  公方彬:这是全军乃至全国医疗领域顶级专家的水平?公方彬:有效处理联大投票的刚性柔性技术性技巧性 | 公方彬: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门道” | 公方彬:不久后乌克兰将在俄罗斯本土开辟一定规模新战场 | 公方彬: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 |公方彬:不管社会地位多高在乡人面前都得谦恭 | 公方彬:文明是个有始无终的运动,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迈公方彬: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步伐不应被极端分子所挟持 | 公方彬:周期律只解释传统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政权更替特点和规律 | 公方彬:二战“三巨头”的每一次合作与对抗都会改变世界 | 公方彬:务实与务虚,重口头还是重实际,这个问题似没有解决好 | 公方彬:政治或精神领域“既要又要”存在矛盾怎么办 | 公方彬:文化自信只能产生于文化超越而非封闭保守 | 公方彬:所有社会普遍现象都是主导力量操控的结果 | 公方彬:领袖性大国不可或缺的是优良人文基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