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抗疫表彰大会召开后的两年间,我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算政治账”之外,真正属于医学领域的系统的对策措施是什么?或者用来支持“动态清零”的医疗方略是什么?我们究竟走了一条什么样的符合常识和逻辑的医疗路线?这一系列问题不能给予直面并作出清晰回答,今后较长时间里都会成为公共话题。
要看到为了“党群同心”统一思想于抗疫,以至于动用行政和司法力量干预和惩处不同观点和看法者,而习惯于服从的民众在对那些时空伴随、间歇性排毒、10万分之100,诸如此类表述不甚了了的情况下仍选择支持抗疫政策,甚至是机械服从。今后人们进行回顾或反刍之时,不可能再予限制,所以只能直面各方疑问,以求化解积累下来的包括情绪不顺在内的矛盾。这涉及到政府和专家的公信力,关乎能否避免塔西佗陷阱问题。
比如,今天网络最火的大V就率先对国家相关部门公开的数据发出质疑抑或挑战,虽然其在抗疫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跟风和自扇嘴巴现象。相信类似的或更尖锐的诘问会纷至沓来。
再比如,针对我国调整抗疫政策,纽约时报声称,中国三年抗疫目的就是要证明中国制度比美国制度优越。事实上,我们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在武汉疫情爆发期间表现得很充分,毋庸置疑。至于抗疫胜利表彰大会后的所做所为,是否与专家们向决策层提供咨询建议有关,不得而知。但回应内外部关切似有必要。
还是回到上面提出的医疗路线上来讨论问题。我所说的路线问题,其实是抗疫走的是现代医学(西医)的道路,还是传统医学(中医)的道路。如果是走的前者道路,几位主要专家似乎都以不同方式接受过现代医学(西医)教育,故深知之间的差距,逻辑推理短期内学生超越老师的难度极大,无以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一点从医学基础理论和药品器械研发成果比照十分清楚,既然有差距就应虚心学习,积极借鉴,以求少走弯路。但从实际情况看不仅未借鉴,而且刻意区别。
如果认为我们有疫情先发“优势”,尤其我们有优秀的无可比拟的传统医学(中医),那就让中医唱主角,拿出可证的符合常识逻辑的对策措施,力争独树一帜,取得世界侧目的成就让他们都来抄作业,借机把中医中药推向世界。然而,过程中看到几位大牌专家似乎都在推荐“放之四海皆准”的几味中成药,完全看不出中医“一人一方”的最大特点(此疫应为全新,全新需上新药)。
更关键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中西医或传统医学与现代药学的杂糅,直到放开管控也见不到成熟的合逻辑的对策体系,只知道拉出了很长一串新概念新词汇。问题是付出的代价十分惊人,并且远不止经济领域,有些代价永远无法回补。只是看几个指导全国抗疫的首席或组长,引领舆论的大V,其言论以合订本的方式出现时会让人不忍直视。
实践一再证明,两套逻辑和价值系统合并使用,获得的不是集粹,大多是冲突和紊乱。这个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处理好。
毫无疑问,带有思维局限或思维困境方面的问题或现象,远不止于抗疫或抗疫中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西医)之争,只要陷于二元对峙,就无法走出困境,一切都会变得复杂而又艰难,纠结终将继续,亦或等待下一个轮回。
到这里,我想起了2003年抗非典,如果加上这一次,将二者比照分析归纳,拿出切实经验教训,以便再遇公共安全危机之时,让真专家和真科学发挥应有的更大作用,再加上制度的强力保证,全社会遵循常识和公理而来的基础支持,完全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等待实践作出回答。
上述外不知可否向专家们提一个小建议,比如以某种方式坦诚错失,这远比回避遮掩来得积极有效。特别是几个备受关注亦或质疑的专家不妨说明,自己其实是受命为政策决策背书,这是职位和角色决定的,谁到这个位置上来说话都大同小异。这样一讲,大家释然,不会再作计较。
当然,理性的专家也会痛定思痛深度反思,以求教益。微信圈看到近日有一退休多年的大报副总编去世,熟悉他的人说,这位总编服务的在较长时间里拥有较高声誉的大报,其编辑记者共同坚守了这样的“职业伦理底线:1.坚决不说假话;2.不主动说假话;3.一定要说假话时,决不发明创造。”
油然间我想起两德统一后的一个著名司法案例,法官给出这样一句判词:“在你举枪瞄准射击时,你拥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因为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想一想,假如专家们运用了这个权利,结果一定对党和政府,国家和人民,以至于抗疫和自身形象皆有好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出他们使用了这一权力。
【荐读】公方彬:俄乌战争结局或由第三阶段战役战斗特征显现出来 | 公方彬:为什么西方对乌克兰“不抛弃不放弃”而与俄罗斯不妥协 |公方彬:从许家印“爱国与害国”说开去 | 公方彬:由西方女人而中国女人 | 公方彬: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党支部的关键在目的意义|  公方彬:问过为什么这样后,还要反问不这样能哪样 | 公方彬:大国博弈的更高境界和智慧反映在策动别人而非被策动 | 公方彬:煽情还是启蒙,这是鉴别意见领袖的根本尺度 | 公方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或杭州文化之魂是什么 | 公方彬:人性,价值观外交的基点抑或“极点”  | 公方彬:须将应对国际局面想得更严峻 | 公方彬:来过,淡忘了;再来,思想更多 | 公方彬:俄乌战争深刻改变两个交战国的同时改变世界 | 公方彬:启智 | 公方彬:23万点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 公方彬:饭碗与良知 | 公方彬:有效力量——处理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应确立的新尺度 | 公方彬: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重大差异 | 公方彬:赫尔松战役没有悬念 | 公方彬:趋势明朗的俄乌战争 | 公方彬:俄乌战争的警示与启示 | 公方彬:我真的不是抬乌抑俄 | 公方彬:调整中的印度,获益着的土耳其 | 公方彬:政治中国最大挑战在维护政治信仰为核心的精神大厦 | 公方彬:入俄公投大概率为撤军作舆论准备而非着眼扩大战争规模和打核战争 | 公方彬:是三战也不是三战,三战早已开打也永远打不起来  | 公方彬: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将以取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为标志 | 公方彬:不是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无捅破天花板的能力 | 公方彬:中国大学不可能脱离行政体制架构的缘由 | 公方彬:入俄公投结果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 | 公方彬:俄罗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战争范例 | 公方彬:一票否决权用不好会自己解除手中权力 | 公方彬:问题的原点 | 公方彬:俄乌战争为什么打不出上甘岭?|  公方彬:这是全军乃至全国医疗领域顶级专家的水平?公方彬:有效处理联大投票的刚性柔性技术性技巧性 | 公方彬: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门道” | 公方彬:不久后乌克兰将在俄罗斯本土开辟一定规模新战场 | 公方彬: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 |公方彬:不管社会地位多高在乡人面前都得谦恭 | 公方彬:文明是个有始无终的运动,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迈公方彬: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步伐不应被极端分子所挟持 | 公方彬:周期律只解释传统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政权更替特点和规律 | 公方彬:二战“三巨头”的每一次合作与对抗都会改变世界 | 公方彬:务实与务虚,重口头还是重实际,这个问题似没有解决好 | 公方彬:政治或精神领域“既要又要”存在矛盾怎么办 | 公方彬:文化自信只能产生于文化超越而非封闭保守 | 公方彬:所有社会普遍现象都是主导力量操控的结果 | 公方彬:领袖性大国不可或缺的是优良人文基础 | 公方彬:只要存在人格不平等,权力注定被热捧 | 公方彬:遮掩了也就敏感了 | 公方彬:抗疫或正在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 公方彬:在人性与人类普遍价值基础上再加入逻辑 | 公方彬:俄乌战争将引来什么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公方彬:抗疫政策适时作出大幅度调整,惯于阴谋论者请暂时歇息 | 公方彬:集体反智,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社会现象 | 公方彬:已清晰感受到对千年痼疾开刀而来的成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