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意志重过政府的行政意志,政治中国决定了政治意志不可违,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把一个清楚明了的问题拎出来,主要是该问题对专家学者社会作用发挥和保持良好形象至关重要。当然需要挑明这里的专家学者指的是意识形态研究之外的那个部分,专门从事意识形态研究者另有一套评价体系。
        切入到具体问题上来,因为抗疫与俄乌战争叠加,更因为两个领域专家的研判每每让公众大跌眼镜,从而引来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愈来愈严重的负面评价,不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下去会严重削弱主流社会的引领能力。
        如果讨论根本出路,必须从制度设计和社会运行机制入手,但这并不现实,故退而求其次,管理部门可从观念上突破,跳出政治泛化和泛政治化的巢窠,适度将官方意志与专家学者个人看法区别开来,特别是反映在行政和社会活动领域,不乱搞上纲上线,保证以较宽松的环境氛围奠定合乎常理和逻辑的角色搭配。
        也就是说适度扩大专家学者基于专业抑或科学而来的独立表达空间,发挥其“试水”功能,官方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保证决策拥有更大柔韧度和弹性,避免过多硬着陆。只是这个问题应当由掌握公权力的人更多考虑,这里不准备展开分析。
        下来便是从专家学者角度分析问题。首先认清党的意志不可违与政府任务可调节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把握尺度和用力方向。
党政差异如何表现的呢?党着力于政治设计和战略规划,包括如何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政权稳固,如何设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其特点是高大上,而这是形而上的范畴,稍有不慎就会冲击精神世界和价值系统,故而不可违。
政府工作或行政工作却很具体,且围绕党的战略规划展开,比如“两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都是以届和年度工作为时间节点,且聚焦于产业和社会层面事物,只要不触及精神大厦和核心价值,一般都有补救可能,故而可调节。
        换句话说,党是全面规划设计者,政府是执行落实者。即然是落实,重心就在现实和阶段性,只要是工作层次就不会犯“政治性错误”,进而专家学者可争取到一定的个人调节空间和范围,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个人实践为例,在接受媒体采访或讲课撰文时,严格区分政治任务与学者独立思考的关系。比如到各地宣讲和解读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虽然依托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决不能夹带“私货”,这是真正的政治问题,并且是大政治,必须时时对表。
        除此之外则最大限度突出创新创造尤其是原创。只要自信站在党、国家、人民利益立场上说话,即便出现闪失亦不足惧。到目前为止我的若干创造性提法在披露过程中都受到方方面面的重压,但结果基本上被决策层所采纳。还有一个现象在理论界颇有代表性,凡有经费支持的下达的课题少见重要价值,因为皆属命题作文,少见思想的光芒,而基于知识分子良知和责任,不惧毁誉而作出的个人行为,许多为决策层和决策者所采纳。这应当是管理层应认真研究的现象问题,争取有所改善。
        到这里需要进行突出强调,与其比较不同体制制度下专家学者的生存环境优越与否,不如正确把握现有条件下的发挥空间,即便有为不一定有位,至少会获得灵魂安慰。这是不以权力意志所左右的。如果把握不好这个问题,结果可能很悲催。因为政府借专家之口说话虽照顾了专长,但更多是借头顶上那顶学术帽,用过后该扔掉时绝不含糊,这时很可能只剩下“专家”飘零于寒风里。这是游戏规则决定的,怨不得谁。
        更清楚一些表达,以恰当的方式与缜密的逻辑和科学分析最大限度接近真实,即便不一定为阶段性政治决断所接纳,甚至不为行政行为所认可,总体看也不会受到过多过度责难。如果放弃责任和操守顺杆爬,遭遇政策调整特别是调头之时,将两头不落好,里外不是人,可谓努力半天留下一地鸡毛。这种情况过去发生过,今后还会发生。
【荐读】公方彬:俄乌战争结局或由第三阶段战役战斗特征显现出来 | 公方彬:为什么西方对乌克兰“不抛弃不放弃”而与俄罗斯不妥协 |公方彬:从许家印“爱国与害国”说开去 | 公方彬:由西方女人而中国女人 | 公方彬: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党支部的关键在目的意义|  公方彬:问过为什么这样后,还要反问不这样能哪样 | 公方彬:大国博弈的更高境界和智慧反映在策动别人而非被策动 | 公方彬:煽情还是启蒙,这是鉴别意见领袖的根本尺度 | 公方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或杭州文化之魂是什么 | 公方彬:人性,价值观外交的基点抑或“极点”  | 公方彬:须将应对国际局面想得更严峻 | 公方彬:来过,淡忘了;再来,思想更多 | 公方彬:俄乌战争深刻改变两个交战国的同时改变世界 | 公方彬:启智 | 公方彬:23万点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 公方彬:饭碗与良知 | 公方彬:有效力量——处理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应确立的新尺度 | 公方彬: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重大差异 | 公方彬:赫尔松战役没有悬念 | 公方彬:趋势明朗的俄乌战争 | 公方彬:俄乌战争的警示与启示 | 公方彬:我真的不是抬乌抑俄 | 公方彬:调整中的印度,获益着的土耳其 | 公方彬:政治中国最大挑战在维护政治信仰为核心的精神大厦 | 公方彬:入俄公投大概率为撤军作舆论准备而非着眼扩大战争规模和打核战争 | 公方彬:是三战也不是三战,三战早已开打也永远打不起来  | 公方彬: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将以取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为标志 | 公方彬:不是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无捅破天花板的能力 | 公方彬:中国大学不可能脱离行政体制架构的缘由 | 公方彬:入俄公投结果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 | 公方彬:俄罗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战争范例 | 公方彬:一票否决权用不好会自己解除手中权力 | 公方彬:问题的原点 | 公方彬:俄乌战争为什么打不出上甘岭?|  公方彬:这是全军乃至全国医疗领域顶级专家的水平?公方彬:有效处理联大投票的刚性柔性技术性技巧性 | 公方彬: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门道” | 公方彬:不久后乌克兰将在俄罗斯本土开辟一定规模新战场 | 公方彬: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 |公方彬:不管社会地位多高在乡人面前都得谦恭 | 公方彬:文明是个有始无终的运动,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迈公方彬: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步伐不应被极端分子所挟持 | 公方彬:周期律只解释传统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政权更替特点和规律 | 公方彬:二战“三巨头”的每一次合作与对抗都会改变世界 | 公方彬:务实与务虚,重口头还是重实际,这个问题似没有解决好 | 公方彬:政治或精神领域“既要又要”存在矛盾怎么办 | 公方彬:文化自信只能产生于文化超越而非封闭保守 | 公方彬:所有社会普遍现象都是主导力量操控的结果 | 公方彬:领袖性大国不可或缺的是优良人文基础 | 公方彬:只要存在人格不平等,权力注定被热捧 | 公方彬:遮掩了也就敏感了 | 公方彬:抗疫或正在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 公方彬:在人性与人类普遍价值基础上再加入逻辑 | 公方彬:俄乌战争将引来什么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公方彬:抗疫政策适时作出大幅度调整,惯于阴谋论者请暂时歇息 | 公方彬:集体反智,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社会现象 | 公方彬:已清晰感受到对千年痼疾开刀而来的成效 | 公方彬 | 专家:你本拥有“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