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今世界,大国结盟,小国结盟,强国结盟,弱国结盟,包括当年主推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也在结盟。由此看来,要在现有国际政治生态下维护自身利益,抱团取暖是不二选择。
        如果仍然固守半个世纪以前的某种理念,很难应对当下尖锐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斗争特点。如此有个问题突出出来,假如要结盟,以什么去结盟?和谁结盟?怎样维系盟友关系?
        稍加梳理,迄今结盟无非三个基础:意识形态或者制度划线为基础的结盟,这主要反映于冷战时期,随着冷战结束失去了市场和土壤;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结盟,这是一种最多见且稳定的结盟模式;纯粹以利益为纽带基础上的结盟,这种结盟形聚神散,时聚时散,主要看有没有人撒银子,如果银子足够多盟主又足够大方,出现阶段性热闹很是容易,如果财主家余粮本就不多,过度抛撒引来的必是贪得无厌之徒,再多银两也维持不了多少时日,剧终之时便是鸟兽散之日,其实这样的结盟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
        于是,任何准备参与结盟的国家都需要考量自己的优劣势在哪里,尤其权衡好自己准备以何为结盟奠基。以制度结盟没有市场,故首先排除,以利益结盟可用但不可作旗帜,那么能够充作旗帜的只能是“一根藤上两个瓜”,一个瓜是看自己的文化有没有辐射圈,就如同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各有数十个国家,具备拉群条件。如果此瓜不硕只能拜另一瓜,看自己是否拥有富于魅力号召力的文化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即便做不到放之四海皆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必不可少的号召力和辐射力,这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博弈虽早已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但不是所有国家都作好了此方面的准备,那些一直走利益外交道路上的国家一定不善于甚至不适应价值观外交,这样的国家要么尽快抽象出符合时代与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相一致的清晰可辨的核心价值观,保证自己走出去可清楚表达,别人亦不容易误读。在此基础上若再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或许可以开辟出一片国际关系新天地。至少逻辑推理该是这样。
        只是需要提醒,核心价值观抽象不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罗列几个华丽词汇就拥有了核心价值观,更不是贴在墙上立在路边就确立起来,关键是落实到内政外交,唯此才真正被认为是核心价值观。换句话说,旗号冠冕堂皇实际行为可能是功利主义,这样的“核心价值”不可能产生吸引力,因而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盟友,最多获得若干因种种用心而来的“同类”。
        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需要强调一下,外交不是外语,外交是战略思维抑或战略筹划和战略把控能力。外语能力再强也解决不了战略思维能力。当外语和战略出现了轻重易位,甚至喧宾夺主,外交不可能搞好。由于外交是内政的外化或反过来影响内政,结果该是什么?不言而喻。
(二)
        当今世界,处理国际关系也就是国家外交,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是看一下世界围着其转的美国,几届国务卿中有课堂上走来的教授,有公司中转身而来的CE0,让这样经历者执掌大国外交,还真让人捏一把汗,只是奇怪美国人民不紧张,西方国家不小看不排斥。
        这里为了避免堕入离开美国不会讲话的陷阱,尽可能从客观规律上分析问题。前文在回答了“我是谁”(秉持何种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以单维、二维还是多维看世界,与此同时以一元还是二元乃至多元处理国家关系和外交事务。
        以单维和一元处理多维世界及其与多元社会基础上的国家打交道,难免把大量异质体推到对立面,这就如同宗教的原教旨主义,越是追求纯正和绝对,越是容不下异教徒,走到一定程度甚至容不下同教中的不同门派,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尖锐斗争即在于此。在狂热分子眼里满世界都是敌人,“外面的世界很可怕”。
        以二维看世界,以二元对峙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即秉持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敌人是敌人,敌人的朋友是敌人),则属延续冷战思维和处事逻辑,这样的结果较前好不到哪里去,最终还是会一步步把自己推向孤立。
        到这里记起一个二憨请客的笑话。看着一桌客人差一人未到,二憨感叹“该来的没来”,有人心惊找理由退席,二憨又叹“不该走的走了”,本来下不了去留决心者一想,自己既不是该来的也不是不该走的一定是多余的,于是一哄而散,最后剩下二憨傻坐在那里发呆。延伸到国际关系领域,思维和价值评价带有根本性,僵化思维和制度对抗而来的二元对歭思维与做派,很容易把自己带到沟里而不自知。
        仍然以伊斯兰世界说理,他们大致算是同文同宗同族,但宗教派别导致之间战乱频仍,且不说早先的“两伊”战争,较近的沙特、阿联酋等国围堵卡塔尔,只是看中东两大国伊朗和沙特,其间就存在尖锐的领土纠纷,如果弄不清其间关系之复杂,再以二维并二元陷入其间,即便是与两国皆交好的国家都难避免两头不落好的结局。所以,当今是个二元无法解释的世界,只有以多维对多维,以多元对多元,有可能步出僵化,避免自陷绝地。
        除此之外仍须反复强调一点,处理国际关系力避眼里只有利益没有道义,尤其对于大国而言更要忌讳,这会让别人看低而不可能赢得尊重。换句话说,作为大国尤其要考虑建构起自己的恒定的为世界所尊崇的核心价值,而非视物质利益为杀手锏,认定所向披靡,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三)
        当今世界,处理国际事务或国与国关系时仍然不时看到强权以至霸权的存在。因为现阶段人类尚不具备消除强权霸权之可能,故求其次把重点放在改善游戏规则上。可以肯定,俄乌战争引来的就是一次带有颠覆性的国际政治格局与运行秩序重构,并且已经处于进行时。
        当然,这里更想表达的不是无奈,而是利用现有规则或在现有体制机制和运行规则内争取外交境遇最优化。实践告诉我们,各国因自己的外交思维或外交水平能力的差异,而存在超水平发挥或与国家实力背离之表现。比如,大国也因僵化而使外交陷入左支右绌穷于应付,小国也因灵活经营大国关系而做到四两拨千斤。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身边的新加坡就具有标本意义。评价一个国家的外交水平能力并不难,只是看其外交空间日趋收紧还是走向更加宽阔即可明了。
        要承认只要国家间或国家集团间走向冲突,就缺少了坐下来心平气和讲道理的基础,这时往往自说自话各讲各理。即便这样还是要搞清楚并区别其间的差异。不管讲公理还是讲私理,都要努力做到让大多数国家即便不接受但可理解,而不是无逻辑无章法一味蛮横或胡搅蛮缠,让人既不理解又难受。
        比如,因为某件国际性事件关乎国家核心利益,但以世界既有规则或价值标准衡量属于霸凌或曰不讲理,但只要有足够力量,就应毫不犹豫维护自身利益,这属于别人不可接受但可理解的事情。哪种情况既难理解又难接受?什么理都是你的,正说你对反说你还对,无理挑三分,一旦在大范围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会维持长久而难改善(当下美国就是这样)。
        其实,行霸权与走弱国道路一般都是基于客观条件且遵循各自逻辑,怕的是不讲逻辑喜欢打嘴炮。当我不准备讲理的时候,就行使我在该问题上的自主权、决断权乃至霸权。因为我要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必须这样做,这时无关对错只关乎利益。所谓可理解即在于此。
        说白了,真正要避免的不是利益原则,而是紊乱的表达,自己尚且“浆糊一盆,一盆浆糊”,如何征得更多理解接受?!当然最糟糕的是自己觉得是在讲理而事实是不讲理,这才更容易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话语系统、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中缺少逻辑基础,因为逻辑存在排中律,即你不能在两个极端上都对。
        如果没有逻辑常识,一切跟着感觉走,唯靠外交人员临场发挥或机械执行,结果很难产生理想结果。一旦在国际上形成不良形象,加以修复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像美国这样的蛮不讲理的国家,其不见得愿意这样做,而是不知这样做之外还能怎么做,或者知道该调整但不知怎么调整,因为牵一发动全身,已经走到无法调整的地步。
【荐读】公方彬:俄乌战争结局或由第三阶段战役战斗特征显现出来 | 公方彬:为什么西方对乌克兰“不抛弃不放弃”而与俄罗斯不妥协 |公方彬:从许家印“爱国与害国”说开去 | 公方彬:由西方女人而中国女人 | 公方彬: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党支部的关键在目的意义|  公方彬:问过为什么这样后,还要反问不这样能哪样 | 公方彬:大国博弈的更高境界和智慧反映在策动别人而非被策动 | 公方彬:煽情还是启蒙,这是鉴别意见领袖的根本尺度 | 公方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或杭州文化之魂是什么 | 公方彬:人性,价值观外交的基点抑或“极点”  | 公方彬:须将应对国际局面想得更严峻 | 公方彬:来过,淡忘了;再来,思想更多 | 公方彬:俄乌战争深刻改变两个交战国的同时改变世界 | 公方彬:启智 | 公方彬:23万点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 公方彬:饭碗与良知 | 公方彬:有效力量——处理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应确立的新尺度 | 公方彬: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重大差异 | 公方彬:赫尔松战役没有悬念 | 公方彬:趋势明朗的俄乌战争 | 公方彬:俄乌战争的警示与启示 | 公方彬:我真的不是抬乌抑俄 | 公方彬:调整中的印度,获益着的土耳其 | 公方彬:政治中国最大挑战在维护政治信仰为核心的精神大厦 | 公方彬:入俄公投大概率为撤军作舆论准备而非着眼扩大战争规模和打核战争 | 公方彬:是三战也不是三战,三战早已开打也永远打不起来  | 公方彬: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将以取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为标志 | 公方彬:不是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无捅破天花板的能力 | 公方彬:中国大学不可能脱离行政体制架构的缘由 | 公方彬:入俄公投结果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 | 公方彬:俄罗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战争范例 | 公方彬:一票否决权用不好会自己解除手中权力 | 公方彬:问题的原点 | 公方彬:俄乌战争为什么打不出上甘岭?|  公方彬:这是全军乃至全国医疗领域顶级专家的水平?公方彬:有效处理联大投票的刚性柔性技术性技巧性 | 公方彬: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门道” | 公方彬:不久后乌克兰将在俄罗斯本土开辟一定规模新战场 | 公方彬: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 |公方彬:不管社会地位多高在乡人面前都得谦恭 | 公方彬:文明是个有始无终的运动,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迈公方彬: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步伐不应被极端分子所挟持 | 公方彬:周期律只解释传统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政权更替特点和规律 | 公方彬:二战“三巨头”的每一次合作与对抗都会改变世界 | 公方彬:务实与务虚,重口头还是重实际,这个问题似没有解决好 | 公方彬:政治或精神领域“既要又要”存在矛盾怎么办 | 公方彬:文化自信只能产生于文化超越而非封闭保守 | 公方彬:所有社会普遍现象都是主导力量操控的结果 | 公方彬:领袖性大国不可或缺的是优良人文基础 | 公方彬:只要存在人格不平等,权力注定被热捧 | 公方彬:遮掩了也就敏感了 | 公方彬:抗疫或正在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 公方彬:在人性与人类普遍价值基础上再加入逻辑 | 公方彬:俄乌战争将引来什么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公方彬:抗疫政策适时作出大幅度调整,惯于阴谋论者请暂时歇息 | 公方彬:集体反智,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社会现象 | 公方彬:已清晰感受到对千年痼疾开刀而来的成效 | 公方彬 | 专家:你本拥有“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 公方彬:专家学者用好“自由裁量权”的关键在辨析政治意志还是行政行为 | 公方彬:基于10大要素你就可以精准判断俄乌战争走势和结局 | 公方彬:尊重常识和逻辑是避免走上吓唬或忽悠老百姓的关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