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说明,这里讲的有限政府主要是就社会责任承载能力而言,并非基于政治制度展开。比如西方是小政府大社会,我们是大政府小社会,而大政府又是我们制度优势的主干抑或基础,不容置喙。
没有全能政府,基于职责或职能往最优方向努力即为善。又或者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不求极致,但求动态平衡,因为只要追求极致,哪怕限于文宣都有丧失回旋余地之可能,严重时还会产生偏执与强迫症,随之而来的便是行政成本大幅推高。
  承认政府能力有限并往有限政府方向布局,观念和思维就会趋于低调,就会努力激发开发蕴藏于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当民众的主观能动性被激活,便与政府实现良性互动,逐步抬高社会基础和抗风险能力。
        如果试图做一个无限政府或全能政府,不可避免会作出两个选择,一个是高度依赖政权特别是政权中的强制力,这会触发安保系统的快速扩张,进而引来行政成本剧增及其与民众更多磨擦和冲撞,另一个是抑制非政府组织的生长及其作用发挥,结果便是弱化社会抗风险能力,同时强化公众对政府的愈加依赖,直至不堪重负。这其间存在非良性互动的逻辑关系。
本人的态度自然是倾向政府的有限性而非无限性。因为经历了计划经济这种最反映全能政府的时代,感知了经济社会濒于崩溃的起因及其不可控不可逆,又与市场经济共成长数十年,深切理解了这种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调节与激发民众潜能的机制和机理,而形成新的稳定而又成熟认知,自然会作出理性选择。
        从本文立题角度讲,只要承认政府非万能,发生种种失误失策便合乎逻辑,出了问题接受各方面批评也属自然和必然,逻辑之下便能理解得了也容得下。或者说只要不触动执政之基和社会运行秩序,就会留给民众必要的表达意见乃至批评的空间,于是情绪得到释放,社会实现减压,磨合后继续前行。
        到这里又要作稍许提示和解释,我们国家的政体独具特色,真正的主导权力以及重大决策权在党不在政府,只是因为党不仅是国家治理“第一责任人”,并且是政治信仰的建构者和载体,由此又承载着解决国家民族精神归宿之责任,只要涉及精神大厦便不具有多大讨论空间,即便不似宗教信仰那样构成“入者不疑,疑者不入”的封闭精神世界,但也不便作为讨论主体,故只能借政府讨论问题。好在这里主要探求规律性看法,而非赞美与批评,故以谁为载体没有那么重要。
认定政府的有限与无限,不仅反映为判断和选择,还会影响着思维和价值观,因此形成与大众在认知领域的良性互动或恶性互动。如果追求的是无限和全能,就必须全力塑造和维护伟光正的形象,而行政永远做不到让所有人在所有情况下都满意,这就形成了矛盾和冲突。承认有限和非全能,就能够调整角色,摆正位置,进而以正常心态和平和心理接纳意见和批评,良好社会氛围和生态逐步形成(就在撰文过程中看到一位网友跟贴,很生动且有诠释效果,“承认错误的是人,不承认错误的是神”)。
        政府要学会与公众乃至各阶层力量达成积极和良性互动,技巧上便是传武大师的“接化发”,借力打力,借力化力,以艺术方式将硬着陆转化为软着陆。特别强调不要动辄将错失引发的群众不满意往意识形态上靠,这样对各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上述思路其实就是上周未接到一个临时紧急内参任务所表达的观点。更具体点讲面对近来社会不满情绪溢出国门,政府该以何种态度和手段对之。我以上述理念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对策建议:着力化解情绪,实现良性互动,避免硬冲撞
        我向来认为或从来不赞同过多过频运用国家机器硬遏制,因为这涉及到执政理念和执政基础,为谁执政和为什么执政这些根本问题。为人民执政就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为着眼点,或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公方彬文章荐读】腐与反腐,是一场永无休止的猫鼠游戏||俄乌战争结局或由第三阶段战役战斗特征显现出来 | 为什么西方对乌克兰“不抛弃不放弃”而与俄罗斯不妥协 |从许家印“爱国与害国”说开去 | 由西方女人而中国女人 | 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党支部的关键在目的意义|  问过为什么这样后,还要反问不这样能哪样 | 大国博弈的更高境界和智慧反映在策动别人而非被策动 | 煽情还是启蒙,这是鉴别意见领袖的根本尺度 | 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或杭州文化之魂是什么 | 人性,价值观外交的基点抑或“极点”  | 须将应对国际局面想得更严峻 | 来过,淡忘了;再来,思想更多 | 俄乌战争深刻改变两个交战国的同时改变世界 | 启智 | 23万点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 饭碗与良知 | 有效力量——处理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应确立的新尺度 | 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重大差异 | 赫尔松战役没有悬念 | 趋势明朗的俄乌战争 | 俄乌战争的警示与启示 | 我真的不是抬乌抑俄 | 调整中的印度,获益着的土耳其 | 政治中国最大挑战在维护政治信仰为核心的精神大厦 | 入俄公投大概率为撤军作舆论准备而非着眼扩大战争规模和打核战争 | 是三战也不是三战,三战早已开打也永远打不起来  | 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将以取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为标志 | 不是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无捅破天花板的能力 | 中国大学不可能脱离行政体制架构的缘由 | 入俄公投结果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 | 俄罗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战争范例 | 一票否决权用不好会自己解除手中权力 | 问题的原点 | 俄乌战争为什么打不出上甘岭?|  这是全军乃至全国医疗领域顶级专家的水平?有效处理联大投票的刚性柔性技术性技巧性 | 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门道” | 不久后乌克兰将在俄罗斯本土开辟一定规模新战场 | 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 |不管社会地位多高在乡人面前都得谦恭 | 文明是个有始无终的运动,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迈 | 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步伐不应被极端分子所挟持 | 周期律只解释传统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政权更替特点和规律 | 二战“三巨头”的每一次合作与对抗都会改变世界 | 务实与务虚,重口头还是重实际,这个问题似没有解决好 | 政治或精神领域“既要又要”存在矛盾怎么办 | 文化自信只能产生于文化超越而非封闭保守 | 所有社会普遍现象都是主导力量操控的结果 | 领袖性大国不可或缺的是优良人文基础 | 只要存在人格不平等,权力注定被热捧 | 遮掩了也就敏感了 | 抗疫或正在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 在人性与人类普遍价值基础上再加入逻辑 | 俄乌战争将引来什么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抗疫政策适时作出大幅度调整,惯于阴谋论者请暂时歇息 | 集体反智,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社会现象 | 已清晰感受到对千年痼疾开刀而来的成效 |  专家:你本拥有“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 专家学者用好“自由裁量权”的关键在辨析政治意志还是行政行为 | 基于10大要素你就可以精准判断俄乌战争走势和结局 | 尊重常识和逻辑是避免走上吓唬或忽悠老百姓的关键 | 大国外交,自然与不自然 | 人与主义不可兼得或平衡之时以谁为重?只是向民企示好是远远不够的 | 对抗思维还是全球化思维对国家发展影响日重 | 什么力量使我们的语言越来越干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