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此观点建筑于党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着眼于两年多来产生于抗疫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为节点),人民群众中积累了大量尚未找到疏解方式和途径的情绪淤积,更是把目标置于理顺关系,调整情绪,优化社会运行机制,引导大众于未来奋斗目标所作的综合研判。
依照传统或习惯性做法,国家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特别是抗灾救灾方面的任务,都会举行总结表彰大会,虽然2020年9月进行过一次这样的大会,也总结出了抗疫精神,但此后继续进行的国家抗疫,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还是涉及群众面都远超此前,加上内外部对抗疫的各种看法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或许基于对冲思维和习惯做法,再度召开更为宏大的总结表彰大会。
正是基于这样的推论才提出研究问题,争取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文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以赢得群众更多理解和支持为原则,以新思维规划相关工作。也就是慎做总结表彰大会性活动,包括今年的春晚节目要不要上一些营造抗疫取得胜利的节目,也要认真考量和权衡
有个刚刚发生的网络批评已经发出警示,当首都某高校组织一众马院专家就《伟大抗疫精神研究》网上开题,消息一发出立即引来“一面倒”批评,许多网友情绪很激烈,措词很尖刻。这说明我们相关部门和体制内专家存在比较严重的脱离群众现象,不了解或不关注社会情绪及其走向,如果要害部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依归惯性思维和习惯做法规划工作,很可能引来更大负面影响
抗疫不是没有让人感动的精神和值得骄傲的成绩,这些在上一次抗疫表彰大会中已经作了总结和宣扬,不能同一项工作取得两次伟大胜利,也就是所谓“赢两次”,这样做很可能产生消解作用,甚至引来矛盾乃至冲突。
那么,这一轮抗疫结束后该做什么和应做什么?这的确需要全面考量慎重决策。如果能够转换思维和更高站位处理问题,真正跳出那种“凡工程没有不伟大的,凡大会没有不胜利的,凡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凡掌声没有不热烈的……。”开展一次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为主体,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的反思性社会讨论,有可能取得与上一次总结出抗疫精神同样价值的新时代求真务实精神
这样下来,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与二十大的“三个务必”才真正进入新时代的工作和实践,保证今后前进道路上拥有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当政府和干部形象由此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信心得到恢复,其效果或成果甚至会接近四十年前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当下中国太需要一次振奋民心士气的大举措了!
上述强调也是由近日网上对胡福明教授离世痛惜和褒扬中所感悟,为什么那么多专家教授离世都没有胡教授赢得如此多的哀荣?因为他撰写了引来全社会广泛参与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拉开或推动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这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和精神脉动,作为人民的党和政府理应与这种脉动同向同频同步。
还要强调的是,经验或规律表明,达成社会进步不一定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很多情况下平静下来进行深刻反省的结果,领导人一再强调“问题意识”,应当有这方面的着眼所以,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问题讨论,既可以舒解情绪,又可以激发智慧和力量,可谓一举多得。
需要深化认识的是,任何推动社会大进步的运动都需要物质基础,包括群众基础与矛盾问题尖锐度聚焦度。反映在矛盾和问题方面,看是否接近了社会承受力上限,反映在群众基础方面则看与群众的关联度和群众的参与度,当广大群众主动或被动参与其间,切身感受并激发出改变之冲动,也便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历史变革与社会进步皆如是。
总之,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走的是动态平衡的道路,不能想当然,也不能理想主义。就如制订法规,如果某项法规实施的结果是大比例违法,该法不管基于什么目的而来都是恶法。道理就这么简单,社会进步是奋斗的结果,社会和谐是妥协平衡的结果。凡事都不要和人民群众拧着筋来,那样既不和谐又违背施政逻辑和规律。所以善于转换思维,不必事事总从弘扬伟大意义角度说话,直面和承认错失不仅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还彰显出勇气和真正的自信,这或许是一种不亚于原有伟大的伟大
那么,下一步的总结该如何进行呢?可比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市场经济大讨论、姓资姓社大讨论),把着眼点聚焦于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建立于“两个务必”+“三个务必”,花大力气推动和形成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生态,推动各项事业走向前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