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时间若干信息挑动网络舆论。德国决定放行豹2坦克同时提供相应支持,引来300多辆重型坦克援乌(承诺数),舒尔茨甚至表示“不排除提供战机”,外长贝尔伯克更在欧洲议会放言,“我们正在与俄罗斯作战”;俄罗斯威胁“再次打到柏林”;世卫组织敦促各国储备应对核辐射物资,等等。
诸多信息叠加在一起,除了浓厚核战气氛,便是将德国推上风口浪尖,有人据此认定,俄罗斯若进行战略核打击,首当其冲的是德国。其实,俄若动杀机,必不分伯仲,而是对美欧进行全面打击,只是因为这里的重点在于分析俄乌战争各国参与度及其作用发挥,故对假想中的核打击国进行排序。个人认为排第一位的应是英国,其次美国,再下来才是德国或波兰。
认定英国会成为核打击首选国,并不是否定美国的操盘手角色,而是就英国的特殊作用而言。大国博弈本就如此,关节点上的作用会产生影响全局之效,而国际话语权又是因一次次发挥重要作用生成。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大国要在国际大事件中有所作为,尽量少投弃权票,更多鲜明态度凸显意志,否则会给人缺乏稳定核心价值,同时没有坚持态度理念的勇气和能力,结果便是降低话语权的同时损害形象。
还是回到英国及其约翰逊在俄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上来。作为战争开启后第一个进入基辅的西方大国领导人,约翰逊三次造访不仅带去了经援军援,而且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从氛围营造角度看问题,一旦某种向力产生,便形成裹挟。有了英国这样的带头者,其它大国必然承压或被推动(本轮重武器援乌也是英国带头)。为什么乌克兰官方民间给予英国和约翰逊毫不掩饰的感激之情?就是因为其在关键时刻推动了援乌国际战队的形成,几无替代,几无可比,几无超越。
阶段性上英国扮演了“带头大哥”的角色,并且是主动承担,这与法德两国迥异。至今德国仍在努力表明自己不是带头大哥,1月29日访问拉美的舒尔茨与智利总统会晤时特别强调,“不应该比较谁发送最多武器”,“我们支持乌克兰(北约与欧盟),这是在进行认真的辩论后做出的决定”。而英国在北约举棋不定之时,放言会与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抛开北约组团援乌。
毫无疑问,英国在援乌问题上并非只付出无回报,其实收获颇丰,至少让这个衰落的旧帝国再次浓墨重彩进入国际视野,或者说在相同核心价值的西方民众中树立起更具分量感的形象,加上与乌克兰和美国强力互动,保证其在战后国际秩序重构中找到新位置,扮演有相当话语权的新角色(战争初期约翰逊游说美国援乌与二战后丘吉尔游说美国围堵苏联有相似之处)。
从约翰逊最新披露的信息中也能佐证上述判断。当地时间1月29日,BBC披露即将播出的俄乌冲突纪录片片段,约翰逊透露普京战前电话威胁,俄罗斯能在一分钟内用导弹袭击英国。这说明普京看到英国特别是约翰逊在即将展开的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与推行绥靖政策的法德不同。
如果将约翰逊的作用放到国际大系统和运行特点中衡量,问题会更加清楚。为什么法德两国在战争开始一个阶段给人被推着走之感?就是因为游移不定。有了英国带头才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当几个大国形成共识,小国必定跟进。可以说有了约翰逊首开基辅之行,几个命运攸关国领导人迅速跟进,相互作用形成烘托效应,此后有的国家领导人即便内心里不想去,但在强大舆论氛围胁迫下也要走向基辅,且遵循“不空手”惯例。
再看俄罗斯,由于初期太过自信,忽视了营造氛围的重要,加之缺少约翰逊这样的大国领导人带头,终于形成了后来的门可罗雀,到这时即便有人想去也会知难而退。所以,前往莫斯科者或前或后总要跑一䠀基辅,要么寻求平衡,要么求得谅解。一旦这样的国际生态和氛围形成,也便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如果人们愿意思考,此现象可以延伸到结盟上来。试想,如果俄罗斯有一群铁杆盟友,同时开战后注意营造舆论氛围,决不会出现当下的孤军作战。当今世界政治生态与国家集团之间博弈状态所决定,当年参加“不结盟运动”的120多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虽然仍然在打旧旗帜,但绝大多数还是主动被动走上结盟道路。这类似曾经的小农经济的中国,民众的宗族意识远超西方,主要原因在于弱小家庭无力对抗自然灾害,只能寻找依附,又由于封建王朝走的是乡绅治理(大多宗族化),政府只下探至县,故强化了宗族意识(还有儒家伦理的作用)。
基于此,十几年前我上内参建言,大国结盟小国结盟中国不结盟,是我们强大到不需要结盟还是弱到结盟无意义(盛唐和晚清不修长城含有这样的道理和逻辑),如果两个都不是,建议中国结盟,为此也提出了结盟的方向和路径。要承认当下以什么作为结盟基础,其实是个大难题,但再难也要迈出这一步
其实,俄乌战争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抑或警示之一,即在于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