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包括沙俄在内的西方列强都给中国人以极大伤害(这里讲的主要是文化心理),而在中国获利最大的不是西方列强而是沙俄。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由美苏争霸而来的冷战深刻影响世界,过程中我们分别与两个超级大国交恶,但发展到当下差异很大。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对俄罗斯持以友好态度者较对美国持友好态度者要多得多。当然,语言层面与行动层面是两回事,比如骂街和移民就存在严重背离
        借机强调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精神分裂现象值得深入研究,这有可能是一个开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升级换代的要害和必由之路。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好,应该与红色记忆有极大关系。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利益关联,但不是要害,毕竟中国最大经济利益来源国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至于科技引进诸如此类,自不待言。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在体制制度和权力运行模式方面双方相互认同,进而相互扶持。这个问题有待研究和确认。
        总之,俄罗斯人真的应该记着中国人对其近乎无条件的好!哪怕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比如彻底倒向西方,也一定不要忘了这种好,避免双方关系由“无上限”逆转为无下限!倘真出现那么一种情况就太对不起中国人一片赤诚之心,太伤中国人民的感情了!
        我承认,这样说有点幼稚,太自作多情。
>>>>>>>>>> <<<<<<<<<<
  在我看来,欧洲议会刚刚高票通过的乌克兰加入欧盟决议,不算多么有分量的新闻,更多表明的不过是欧盟对战火中的乌克兰以坚定支持的姿态。
        对这一结果即便投票前预判,也不会有太大差池,就如同近些天连续两次发贴,认定德国批准豹2坦克援乌没有悬念,后又判定美国等西方国家援乌战机和远程导弹无悬念,即便拜登回应记者提问时作出“NO”的表态,也不过是针对俄罗斯的缓兵之计,所谓温水煮青蛙是也。
        因为这些举措都不过是大棋局抑或大战略构成元素,都在情理和逻辑之中。一定意义上落实属于正常,超出反而不正常。
我们分析俄乌战争走向和结局一定不要为个别政客表态所惑,那不过是为麻痹俄罗斯进行放风,真正态度和目标是去俄罗斯大国地位而后快。这才是贴近实际的基本判断。有了这样的终极判断,再遇类似消息,只须看作过程中的环节,未必放到多么重要位置上研判。
        即便考虑到战争起因有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的原因,因此推高此次投票的意义,同时回应开战以来中文网亲俄网友一直认定的,乌克兰远不够入欧条件,是西方在忽悠泽连斯基。
        我本人的观点态度与此迥异。从开战初期到当下,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该问题,要承认加入欧盟条件很苛刻,有些国家已经候选了多年而不得入,按正常程序和标准乌克兰入欧确为网友乃至专家所作判断,没有十年以上的马拉松断无可能。但我作出的研判是欧盟将为乌克兰开绿灯,让其专享快车道。为什么前日文章认定乌克兰战后将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同时认定很快成为经济中等国家?原因之一认定有欧盟助力。
        放宽标准需要欧盟各国为此付出代价,要分别承担更多责任,因为那是个统一市场,当一个不够格的国家纳入其中,攸关方必须分担责任,即便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基于政治正确与西方眼里的道义责任,仍然必须放行,并且在战争期间就要看到欧盟明确态度乃至结果。
        其间道理和逻辑很是清晰,既然西方普遍认为乌克兰在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安全付出鲜血和生命,谁还会拒绝来自乌克兰的任何诉求?换句话说,土耳其和匈牙利敢顶着压力为芬兰瑞典入北约设坎,断不敢明目张胆给乌克兰设坎,这就是当下的国际政治生态,至少是俄乌战争而来的涉及乌克兰的政治生态。
        弄清了上述现象、特点、内在动因和逻辑,还有什么理解不了的问题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