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一段时间,我分析认定俄罗斯有多个无法补齐的短板,其一便是缺少驾驭国际舆论宣传的人才,导致此方面工作漏洞百出(这其实很合逻辑)。
只是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就失分多多。一般而言,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必慎之又慎,而证明慎重者很重要地反映在战争理由,这个理由必须给人以“不得不”的感觉。
如果发动战争的缘由一变再变,等于把战争当儿戏。很显然俄罗斯的舆论宣传给人的感觉正是这样,开打后随便找个理由,无法解释行为和态势时再换一个理由,这样下来只有一个解释,此次战争纯粹是其最高领导人一时冲动之举。
就如网络专业人士点评所指,普京在本次国情咨文中不再提北约东扩的原因,也不提去美国霸权,而是提出一个新理由:因为乌克兰要收复克里米亚,俄罗斯不得不采取以战止战的措施。
这样做的结果必定三失:失理、失信、失智。又是因此陷盟友于尴尬境地,要维护俄罗斯就必须跟着其步调走,一路走来给人感觉俄罗斯的盟友与其一样,不讲道理和逻辑。如此下来谁与俄绑在一起,谁就难逃污名化。
   *     *     *    *     *     *
2月16日,我发《俄乌战争,我国可考虑下场扮演更有分量角色》一文,即以提出自己的和平方案策动各方,在主动作为中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
这是俄乌战争以来我第二次提出中国介入方式的建议,也是首次进行利弊及实操的系统分析,故发文后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动态。
2月19日(当地时间18日),王毅在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中国将提出自己的和平方案,这个意愿向乌克兰外长作了表明,访俄也释出这样的信息。
2月21日,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在政治解决俄乌冲突中提供中国智慧。
当地时间2月22日,联大进行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对乌克兰提出的“和平公式”决议草案投票,因为这个草案由60多国联署,故通过无悬念。
从时间轴看,乌方案能够与数十个国家沟通且采取紧急会议的方式进行,一定与我国将提出“中国方案”关系极大,如果中国方案在先,美西将十分被动。
这也是我在文章中所强调的,中国提出任何方案都难过关,但此举注定牵动世界,赢得主动权
这个目的已经达成!
【公方彬文章荐读】2022短文100篇 | 知病而不祛病在于天性而来的宿命 | 三年抗疫与一年俄乌战争带给中俄挑战超出想象 | 我们深受两条平行价值评价系统和话语系统的困扰 | 若进行二次抗疫总结须跳出“赢两次”思维 | 当极端分子和风派人物搅动舆论场意味着野蛮生长、理性退场 | 为什么堂上坊间如此多的人不讲逻辑 | 以经历佐证《管理思想与激发思想的平衡点在哪里》一文 | 管理思想与激发思想的平衡点在哪里 | 对乌克兰帮助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 中国历代王朝皆从人文心理上消解民族血性 | 印度能做的事不意味着我们也能做 | 乌军在巴赫姆特战役中的弱势是真的吗?惟涉日访谈我最为谨慎,有一种禁忌感  | 俄罗斯的困境在于许多问题搞拧了权威垮塌会导致系统性风险 | 如果“忆苦思甜”,“苦”该归于何因?“甜”该感谢何人?如果抗疫不这样或不那样会怎样?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或大国外交的准则是什么 | 道路和模式问题是个大话旧话 | 俄罗斯首选核打击国大概率是英国 |要找到赞美与批评的平衡点 | 怎么就把口罩给扔了呢?在瓦解俄罗斯大国进程中美西军援乌克兰任何武器都不意外俄乌战争复杂关系背后是清晰逻辑链条(二则) | 伊朗援俄不会立即改弦更张,但世界大势正在深度影响其国家战略 | 俄乌战争,该流的血一滴都不能少 | 为什么美军与我军的军演兵推结果常常趋同,都是我胜美败?乌防长道义去职与俄罗斯败战宿命 | 泽连斯基新一轮强力外交很可能策动战机等远程打击武器援乌 | “弱国无外交”一定意义上被泽连斯基颠覆 | 选择人文道路还是意识形态斗争道路需要再权衡再清晰 | 老生仍要常谈:中国难以消除的软肋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外交精髓——平衡术 | 俄乌战争,我国可考虑下场扮演更有分量角色 | 是否承认俄乌战争存在道义,反映着人文层次与核心价值 | 观念在不觉中变化,社会各方面在不觉中进步或退步 | 如果不是太过忧虑,真不愿参与此类问题讨论 | 由社会热点引来的思想碎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