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免疫力大法👇
涌泉+足三里+命门
整个下焦,用艾灸烤透。
下焦,就是腰以下的部位
烤灸,注意几个抗疫大穴:涌泉、足三里、命门
这是我今天咨询了徐老师,针对病毒🦠最好的三个穴位,她说19年武汉那次的是湿热疫,但22年已经变成了寒火疫。
👇

昨天还在担心孩子被传染上甲流,今天我自己就病倒了
真是活见鬼了
我出差当天,老头子有毛病,大冷天的,让孩子脱了外头,满头汗在公园里疯跑,回到家就挂着了满脸大鼻涕泡,咳嗽咳咳咔咔又开始了......
我一看这副鬼样子,立马头就大了。
阿崽本来就体质敏感,肺弱,平时我很小心很小心,增强免疫力的装备长年续着,没病毒的时候,1燕1免,银耳水和洋葱苹果水续着。
一旦有轻微症状,传染病毒肆虐开了,就立刻给她吃的装备加倍,呼吸油、艾灸全上,万一看症状控不住,势头要发起来了,就赶紧下药,不能拖。
我走之前,把呼吸油给她兑好了2瓶,让崔姐和老头子一天至少给她涂3-4次。

燕窝加到2瓶,最近病毒发展的势头迅猛,我们家老的,小的,很自觉的燕窝都吃上了。
崔姐早餐给她炖一碗银耳,最后把燕窝浇上去。

她的大鼻涕泡,每天让崔姐给她海盐水洗鼻,再滴1D呼吸油,捏一捏小鼻子。
刚才问老师,说她白天一声都没咳,就放学那会儿咳了几声,流了点小鼻涕。
按照我写的攻略,晚上睡觉,给她大椎和嗓子咽喉这块都涂上点,揉吧揉吧,小咳嗽基本上就都能压下去了。

崔姐说她没啥事儿,今天下课回来,忙着玩滑板车呢,没咳嗽,还剩点小清水鼻涕。

昨天我上飞机时,就还一点都没啥毛病,就是累了点,早上7点多起来,在飞机上写PPT,一直忙到晚上2点多,估计是太累了,睡前有点嗓子疼,没多想。

结果半夜4点多,我先是听见汤大米喘着大粗气,鼻子塞住了,起来煮了壶热水,咕咚咕咚喝了两大杯,说上海这是肿么了,干成这样?
我也迷迷瞪瞪扶墙爬起来,猛灌了3大杯水,干到刀片嗓,直接疼到耳朵。

实在是太太太太干了,干到无法呼吸,鼻子都结干,嗓子蹿火。
在我印象里,上海应该比北京气候湿润很多,难道是3月春燥太干?还是春燥+酒店暖气太足?

4点多俩人都被干醒,猛灌完水,又倒头睡觉。

早上7点多闹钟响的时候,起床时,我阿涕阿涕两个大喷嚏,头跟灌了铅似的,鼻子太太太疼了,疼得无法呼吸,呼吸卡在鼻腔里。
赶紧拿出呼吸油,幸亏带了,往嗓子里一通抹,鼻腔滴进去顺着鼻腔流到嗓子眼咽下去。
火烧喉咙,赶紧扑倒在床,让汤大米用呼吸油给我刮大椎,刮到出痧。
我给她刮,她给我刮,刮完刀片嗓好了七八成,顶着一头油,下楼去吃饭。
早餐猛灌了一堆汤水后,总算嗓子舒坦了。
到了下午开董事会,过新5年计划,慷慨激昂地吧啦吧啦吧说了几个小时,简直就跟少林寺练拳似的,浑身的血都快飞上天了。
开完会,发现蹿火蹿得舌头烂了
话说得实在太多,几个小时车轮大战,嗓子又冒烟了,鼻子又塞住了。

赶紧掏呼吸油滴鼻子,发现空瓶了。。。本来就只带了半瓶,我俩一起用,又刮痧,很快就用没了。

幸亏上海有羽家的店,赶紧打钱给人家店长,立马给闪送过来。
油到了,俩人又像螳螂一样挂躺在床边猛滴油,滴到咽下去,一顿操作后,总算鼻子通了,嗓子通了,耳朵也通了。

大失策就是忘了带金银清润,刚才又忘了买,导致我这个舌头烂溃疡没法弄了。

唉,我每次出差东西多到恨不得跟搬家似的,每次都有忘了带的。

昨天我发了《甲流太猛了,娃都停课了
》后,后台好多问,给崽用呼吸油要怎么稀释的。

今天我统一整理一遍呼吸油的教程
鼻塞鼻干痛

鼻炎 鼻粘膜受损
口呼吸

用法:滴鼻子,顺喉头吞咽

频率:3-7次/天
用呼吸油滴鼻子,我用了至少两三年了,非常非常非常管用,尤其是对鼻塞、鼻干痛。

还有一个很变态的场景,你们可能无法理解。

我是一个很讨厌自己鼻子里有鼻屎的人,哪怕有一丁点的鼻涕干结在鼻腔里,即便是薄薄一层,我都会忍不住用手抠干净。
这是我的怪癖,我忍受不了自己鼻子里有鼻屎。
就导致了我在开空调的环境里,刚抠完的鼻子总是处于干痛,呼吸的时候会涩涩的,没有鼻涕润滑。

跟神奇的玫瑰安瓶一样,只要有粘膜受损,有细小的伤口,用呼吸油一涂,一会儿就神奇愈合了。

如果你也有不能忍受自己有鼻屎的毛病,可以试试,非常管用。

无论是感冒还是鼻炎造成的鼻塞,除了海盐水冲鼻子之外,每天3-7次不停的用呼吸油滴鼻子,非常非常非常管用。

我每次都是深深的滴进去2-3滴,然后感受呼吸油顺着鼻腔,流入喉头,咽下去,效果是最最好的。
当然,吞咽起来味道怪怪的,有一丁点难受。
如果你只是鼻塞,鼻塞导致脑袋懵懵的,滴进鼻子,用手捏一下鼻子,不用滴到深处,也ok。

但如果你已经嗓子红,扁桃腺发炎,那么多滴点,深流进喉头,咽下去,抑菌消炎通气理顺呼吸道,效果会更好。

对了,滴进鼻子以后,过会儿会流清鼻涕。
别害怕,这是正常现象。
刀片嗓

扁桃腺发炎
舌疮牙龈肿

用法:用呼吸油刮大椎,刮到出痧
频率:1-4次
第一次汤大米用呼吸油给我刮大椎时,我根本不相信这么neng能下嗓子,扁桃腺消炎,毕竟这是俩看起来没啥关系的部位。
出差经历了几次被公事急上火,都是靠我俩互相用呼吸油猛刮,一天刮2次,生生给刮下去了。

很神奇,真的就嗓子突然不疼了,但一定要刮透,刮到出痧出透。
我也试过干刮或基底油刮,也有一点用,但没那么迅猛强劲。呼吸油的复方里有唇形科的草药,抗发炎、缓解呼吸道炎症,有奇效。
就是大椎,这个后脖梗的这块,我一般用2管油,不停的刮,刮到出痧发红,出痧要出透。

一次半管,少量多次,不停的刮,刮到痧点都浮出来,才管用。

通常只要是不严重的扁桃腺发炎、嗓子疼,刮一次,刮透,就能好七八成,。
但如果只刮一次,过半天又会反弹,所以我都是一天至少刮2-3次,就能给它彻底扑杀掉。
可惜我这次没带金银清润,如果带了就可以用浓泡压嗓子发炎,有奇效。
最近春燥天热,有不少老业主在群里苦等
咳嗽

湿咳干咳嗽

肺弱咳
小夜咳
用法:涂抹在喉咙、肺腧穴。
频率:1-4次
止咳,是呼吸油的绝对优势。

如果你们正在咳嗽,尤其是小夜咳,一定要试试,在喉咙嗓子。

我们家是家族遗传的肺弱,所以每天到了半夜肺经运行的时间,我妈,我和崽,我们就会在各自的床上开始咳
有次我妈来北京,到了点,我们三个人一起咳,楼里真是荡气回肠的咳嗽声,根本不用上闹钟,到点就咳。
像我们这种要润肺止咳的,燕窝是很管用的!

但就得坚持喝,养成习惯,燕窝毕竟不是咳嗽药水,也不可能一瓶下去就止住。
但至少一瓶浓燕窝下去,嗓子没那么毛,也没那么咳喘。
如果你们有我这种半夜咳醒的毛病,一定要在床头放一瓶呼吸油。
我都是咳得半梦半醒,赶紧糊一脖子上去,然后继续睡,真的就不咳了,自己抹几下,还没全醒,就好了。
小孩子也是,阿崽半夜咳嗽,都是睡着咳,没法把她薅起来喝水,人家根本没醒,还趴在小床上打滚。
我就在我手上滴几滴呼吸油,抹在她的嗓子喉头和大椎,还会手伸进去给她后面肩胛骨那一整块揉吧一下,都是肺部反射区。
试过无数次,管用!
一般这种零零散散咳个五六次,我都这么操作,只要是小儿夜咳,我都这么给她neng。
第二天起床跟没事儿人一样,就压下去了,不咳了。
以上这三个用法,是我自己这几年亲身实践,靠谱有效的用法。
最后再说说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给小孩用呼吸油
要稀释么?
怎么稀释?!
这个问题,我很多年前,就问过EM的精油线配方师,一个立陶宛植物学家,她说你要问我,那我只能严格按照法律告诉你,婴幼儿稀释到1%。

但是,我给我们家6岁的儿子用,都不稀释。
后来我发现,很多精油品牌的配方师都这样,跟客人都说不能用,但自己都会用。

所以,官方回答是:
1、8岁以上,不需要稀释。
2、8岁以下,稀释到1%。
问题是,客服只能按照这个合法的话术来回答,可是自己有调油经验的人都知道,复方油本身就不是100%浓度,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一般都是3%-6%,就算做得特别浓,也10-20%撑死了,顶天了,不可能更浓了。
所以,我给2岁的阿崽用呼吸油的一线经验是:

1、大量用的,1-2管,给她1:3稀释,比如按摩油
2、少量用的,1-2滴,给她用原油,比如滴鼻子
3、吸闻、扩香、熏屋子,不稀释。
一般给小儿用油,婴儿,1岁以下的,是要稀释的。
但2岁以上,不接触皮肤,只是吸入,我一般不会给她稀释了,因为复方油本来就是稀释好的。
如果是大面积按摩,通常会用大量,我会给她1:3稀释,就是10ml的复方油,再买个30ml的基底油,兑在一起。
如果是小面积涂抹、滴,我会根据复方油的浓度,看要不不要稀释,闻着还好就不稀释了,否则太淡,没味儿。
关于婴幼儿用精油的稀释建议,我认为最科学的临床指导是,就像小儿服药一样,按照体重比例来。
比如说,8岁就不需要稀释了,那么8岁的孩子体重是多少,你家孩子体重多少,如果是一半体重,那就稀释一半。
精油虽然不是药,不口服,不会作用于全身器官,但分子小,渗透率高,严格按照服药的减量标准来做,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很保守稳妥。
至于用什么油稀释嘛,只要是基底油都可以
橄榄油 小麦胚芽油 甜杏仁油 荷荷巴油 芝麻油,都行啦。
其实小儿用呼吸油,还有按摩脚底的用法,但这已经涉及到小儿推拿的领域,我就不展开说啦。
明天要飞回北京抱崽啦
大鼻涕泡要和小鼻涕泡合体了✌️
最后,再分享一个止咳穴,咳得厉害的时候,使劲揉按吧
2023年
后”疫“时代
免疫力不可或缺
免因美,就不用说了,要想省下看病的钱,赶紧每天免因美上闹钟也得喝。
妈妈都知道,全家健康的黄金免疫配方。
免因美的核心成分,是欧美健康届,为数不多已经公认能抗几百种流行性病毒,最常见的几种病毒,像Sars、甲流H1N1都能抑制。

去年才刚刚有专业文献证实,包括能抑制新G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堪称黄金免疫配方。
为了不被F号,
所有欧洲抗衰黑科技学习笔记,
我都发了隐私链接,
在订阅号上看不到。
第一篇
讲人皮干细胞
感兴趣的看个乐子
👇
第二篇
世界万物

以毒攻毒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