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对幸福都会孜孜以求。
幸福万岁,它总是随着高卢金鸡的报晓
伴晨曦而到。
然而我不再有什么欲望,
它载着我的生命远航。
魅力攫住了我的身心,
并将其振奋幻作烟云。
从我的话语里能领会到什么?
这话语如禽鸟疾飞天高水阔!
季节啊。城堡啊!
假如不幸拖着我不放,
我将懊丧彷徨。
而一旦它将我冷淡,报以冷眼,
那不亚于将我弃诸死神的身边!
季节啊,城堡啊!
野狼在叶簇里嚣叫,
喷出饱餐佳禽后的漂亮羽毛。
我像它一样渐渐地声嘶力竭
魂倦意消。
生菜和水果
垂手可采到,
可篱笆上的蜘蛛
却只将铃兰吞食咀嚼。
让我睡下!让我在
所罗门的祭坛上沸腾咆哮,
让我的汤汁流过斑斑锈迹,
汇入塞德龙溪的飞浪激涛。
这是真正天使的好嗓门
行人望着这光明之路
会勇气倍增。
领主派来的森林之兵
——风度翩翩的乌鸦!
让狡猾的农民从这里滚开,
他被一位老瘸子灌醉了。
一般说,这一派诗人喜用白描,忌用典故;在诗的风格上,有的平淡高远,有的闲逸孤峭。正如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指出的:晚唐一派“忌用事,谓之‘点鬼薄’,惟收眼前景而深刻思之”。在诗的形式上多为五言律诗,七律较少,古体更少。这一切与当时流行的以雕章琢句、堆砌典故为能事的浮艳浓丽诗风也有明显的区别。
在这派诗人中,影响较大的是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生以梅、鹤为伴,过着清苦的隐居生活,死后赐谥“和靖先生”。他在临终前的诗中写道:“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可见其清高孤傲的节操。他的诗澄淡高远,如其为人;他是“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来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钱钟书《宋诗选注》)。诗的内容以写西湖景色为多,有的诗也还写得清丽有味。如《宿洞霄宫》(其二):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22]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诗人通过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无限秋思。诗人特别注意从色彩的映衬上来表现秋色之美,从静与动、寂与声、远与近等多角度渲染秋天黄昏的气氛,将秋思与秋景融成一片,形成幽美的意境。
林逋的诗中,尤以咏梅诗著称。《山园小梅》是其代表作: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开头两句,诗人极力赞颂梅花傲然独放的品格。三四句,“横斜”、“浮动”四个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梅花的生机活力,表现了梅花的精神。这两句,由于诗人抓住了梅花的特点,融入了诗人的爱梅之心,“曲尽梅之体态”(司马光《温公诗话》),使之成为千古咏梅的名句。五六句从侧面着笔,以“霜禽”、“粉蝶”之被梅花所迷,进一步烘写梅花的风姿神态之美。一虚一实,很有风韵。末二句,写梅花淡泊的情怀,并通过梅之口称诗人为其知己,点明诗人写这首诗的情怀。可以看出,诗中所咏的梅花,乃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
这派诗人中还有魏野、潘阆等。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人,一生未仕,诗风平朴,有《草堂集》。潘阆(生卒年不详),字逍遥,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因事受牵得罪,隐姓埋名,其诗古朴孤峭,颇有唐人风调。惠崇等九僧人也属这一诗派。这些人影响不大,其成就也远在林逋之下。
总之,这派诗人虽不是有意识地去改变宋初的浮艳诗风,但他们为了表现恬静的山林生活,抒写对这种生活的感受,也写了一些自然朴实的、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与浮艳诗风不同。他们的创作成就虽然不大,但在当时的诗坛上没有去为浮艳诗风的盛行增加风势;他们的诗虽然内容题材比较窄狭,但在表现上没有落入浮艳浓丽的魔法之中。他们的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上弦明月半 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 啼猿映枝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