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国民造就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是灵魂的旅行

Telegram channel,欢迎订阅(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MoshangUS
电报读者群
https://t.me/+KY6EeBC-aXYzNmMx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陌上美国YouTube频道(email登录YouTube,订阅):
https://www.youtube.com/c/MOSHANGUSA
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国民
什么样的国民造就什么样的社会
这是我的新号,请大家在阅读后关注我,
并且,因为公号的规则改变,请将我的这个号设为星标,
这样当我写了新的文章大家才能收到推送。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
《我们要做的政治:让政治可读化,从“中世纪的黑暗”中拉出来》
里面说到,华人在美国的问题,在于参与度太低,
而参与度太低的原因,在于对政治畏惧,
而对政治畏惧的原因,在于对政治不了解——或者不客气地说,就是对政治无知。
——普通人对未知的事物,往往是先抱着恐惧害怕的心态,对于未知的事物,往往是逃避的,甚至是反科学的自我毁灭式的。
中世纪的时候,人们对细菌病毒不了解,发生了瘟疫,就恐惧害怕,甚至常常指责是女巫干的,结果,无辜的女性被烧死了很多,而瘟疫仍然继续。
——这个就是“黑暗的中世纪”,直到后来教育发展了,科学知识普及了,人们明白了,就不再有这种黑暗。
所以,无知并不可怕。
无知可以用教育来解决,
教育了,了解了,就懂了,就不怕了,
不怕了,就会参与了。
可怕的是没人教育,
或是不愿意接受教育,
最坏的是不让人教育。
...
所以,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启蒙】【宣传】的问题。
——用另外一个名词,那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在疫情的时候,关于BLM,当时有位耶鲁的黄女生写了文章,要求华人要与黑人站在一起
——
《“我们和非裔站在一起”,耶鲁华裔学生写给爸妈和华人社区的公开信》。于是,我就在我的公号上写了一封公开信
——《我们和美国民众站在一起!——回耶鲁华裔学生“和非裔站在一起”公开信》来反驳,
在这个文章中,我写到:
孩子,你的“教育”与知识并没有让你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2020年的总统大选,到2021年纽约市选举,以及2022年中期选举,连续3年都有大的选举,
公号的传播,在告诉大家如何选举投票的教育启蒙上,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
这算是长久以来的问题,
许多人所受的教育,都是讲【利害】,而不是讲【价值观】。
于是不可避免地,许多华人随着利害而左右摇摆,甚至因为利害而成为毫无立场的墙头草。
...
这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过往经历的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美国的政治常识的认知缺乏,
所以我们要传播的,就是不断地剖析过往经历的教育的问题,不断地解释美国政治的常识,
包括左与右,三权分立,州权与联邦权等的解释。
教育、启蒙、宣传是一个非常非常长期,而且很难马上看到结果的事。
但是,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
如果没人去做,那就由我来做。
我,对此,无所畏惧。
从2020年我对自己打气说“
他们是孤单的,但是他们不是孤独的”,
到2023年能够与越来越多的朋友们一起努力做点事情。
我是凌飞
关注纽约关注美国
感谢你一路耐心地看到这里
请帮助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文章如被和谐请前往
www.ThisIsTheWay.world
https://t.me/ctrump
感谢不离不弃
(请把我们公号置顶,这样不会错过每次新的更文;另一方面,去电报、YouTube、twitter等墙外平台订阅。)
陌上美国推特:@MoshangUsa
《
杨紫琼封后让人看到,只要坚持一切就能朝前走》
《003航母 vs 美国福特级航母
》
《美国政治迫害大事件: J6监控视频曝光,五大谎言崩溃!》
》
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主编微信ID: moonpolar
Email:[email protected]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关键词
《》
t.me
美国
电报
微信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