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 315,就算不是什么网上冲浪十级学者,应该也从早上就能感受到一种 “吃饭不痛快” 的氛围...
一年一度的「 3·15 晚会」,商家提心吊胆,消费者也心惊胆战。
去年是让同事直接把自己囤的泡面都扔了的“脚气酸菜”,今年又是国产“泰国香精米”...
还有以往的家电、互联网、销售套路等等,一不小心就让人踩坑!最过分的是,有些黑心厂家不只对成年人下手,连可爱的娃儿们都不放过...
像 3·15 曾经曝光的「医疗废品回收做玩具」这种新闻,以及含有“硼砂”的“史莱姆水晶泥”等等...
要知道,硼砂这东西对于儿童来说致死量也就 5g如果是婴幼儿更是只需要 2~3g。
咱之前也和妈妈们说过,有许多玩具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之前有个读者妈妈家的娃就把玩具里很受欢迎的“巴克球”(一种强磁性玩具)当成一颗糖果,误食后把全家人都吓得半死,急急忙忙带娃去医院治疗处理。
像巴克球这种形式的玩具,就算你扔了,它换个花样还能重新回到娃的身边。
比如央视网前几天报道的“网红磁性笔”,这东西花样多,趣味性也强,基本就被娃当玩具用了...
你看看,防不胜防。
其实说实话,爸爸妈妈们想根除问题不太可能,最直接的方式还是做好预防。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给娃挑选合适、正规、安全的玩具呢?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糕爸也早就给大家录制好了视频,咱们先上图文版,觉得有用可以分享(视频在文末观看哦~)
01: 看包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娃的玩具包装上必须有中文标注的产品名、产地、执行标准、材质、警示语等信息。
如果没有,或者只有英文等语言标注,都可以看作是「三无产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02: 看质量认证标识
敲黑板了妈妈们,都是重点!
大多数的产品都要通过国家的「3C 认证,玩具对应的执行标准编号是“ GB6675 ”。
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娃的玩具必须要经过多项检测才能投入市场,比如重金属是否超标,是否含有小部件、毛刺、长绳绕颈之类的风险等等~
范围也非常大,包括:
 儿童自行车、婴儿学步车、电动童车等;
◉ 各种材质的电动、视频、声光玩具(不包括电池充电器和变压器)
 字面意思上的弹射玩具,包括了蓄能弹射玩具和非蓄能弹射玩具;
 由金属,或者塑胶制作的非电动玩具;
 头部和四肢用非纺织材料,身体或服装由软性材料填充的娃娃或玩偶;
 毛绒玩具、积木、公仔等。
当然,像一些完全用软体填充的玩具、纸质玩具书,或者类似文具的玩具产品,这些就不包含在玩具所属的强制认证名单里...
▲ 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2020年修订)
但不要怕!
许多正规企业的玩具,本身有些部件没有包含在 3C 范围里,但是又需要向大家证明自家东西质量过硬,于是就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动提出了认证,通过后就获得了「CQC 标识」。
它和「3C 认证」基本同出一源,同样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给大家看一个标准的玩具包装盒:
一般情况下,玩具包装盒都应该印有 3C 标识,如果实在没有,也至少应该有个 CQC 标识才对,否则大概率是假冒伪劣产品。
03: 看做工
如果在网上购买,最好是企业官方经营的店铺购买娃的玩具,否则咱还是建议去线下实体店当场感受一下。
比如存在小部件的玩具,看看是不是容易脱落啊?做工够不够细致啊?如果是积木的话,表面是不是光滑没有木刺,油漆有没有异味儿等等...
04: 挑选「适龄」的玩具
正规的厂家,在包装盒上都会印有玩具的「适用年龄」,尤其是给 3 岁以下的娃买玩具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别把不适合的玩具买来了。
简单来说,就是你怎么着也该选个娃能玩明白,能驾驭得了的玩具吧!
最后,再给实在不放心的妈妈们一个知识点:
所有的 3C 认证、CQC 认证,都可以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到证书的详细信息。(某些童车骑乘类的玩具,还需要参考 3C 认证中的“GB14746-14749”等标准。)
其实只要别图小便宜,市场上终究还是合规合法的产品占绝大多数,妈妈们不必因噎废食。
合适的玩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包括思维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等...就像糕爸说的,只要记住这几个重点,就能从源头上避免绝大多数的危险~
糕爸给大家录制的视频在这里,戳~👇
资料来源:
http://www.cnca.gov.cn/zw/gg/zjgg/202008/W020200820363315915413.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2020年修订)
https://gkml.samr.gov.cn/nsjg/fgs/201906/t20190625_302770.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新浪微博:@央视网 @观察者网 @环球时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