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自然中,生产活动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从中医学传统的理论来看,季节不同,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也明显不同。人们养生应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食与起居,来适应四季的变化,保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记载了四季养生原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下面以树木的四季生长打个比方:
  • 春生,营养又从根部开始向树枝走,树木就会发芽。
  • 夏长,营养到外面来,所以枝繁叶茂。
  • 秋收,树上的营养开始向下,往根部收,枝叶相对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树叶就会逐渐变黄、掉落。
  • 冬藏,树木停止快速生长,营养藏于根,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
这样,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人与自然界的四季相联系,在一年里受四季影响也十分明显。
春生,春应肝而养生
《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既然肝脏对应的是春天,春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肝为主。春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是阳气初生且逐渐转旺的时节。
春天,人体的气血从里向外走,内里气血相对不足。所以春天人容易困倦,常常睡到半夜就醒,这是因为肝阴不足。尤其是本身就有肝病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肝阴不足,继而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烦躁、兴奋、焦虑等表现。民间有“菜花黄,疯子忙” 的俗语,说明春天是躁狂症和焦虑症的易发季节,这就是“伤春”的含义。
所以,春季应注意养肝,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肾养肝;银耳,润肺生津、养阴柔肝;燕麦,益肝和脾,能补虚损、止虚汗、降血脂,还可以饮用一些菊花桑葚茶,此茶有疏风清热、平肝柔肝、养血益肾润肺作用。
春季食疗方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春季应注意养肝,要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在此,向大家推荐几款春季食疗方。
一、 如果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或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症状,有可能是肾水不足
推荐菜肴:枸杞猪腰
做法:取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即可食用。
功效:猪腰具有补肾益精作用,而枸杞子、山萸肉也有补益肾阴的功效。
二、头晕胀痛,目视不清、眼干、耳鸣、眼分泌物多,口苦咽干,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心情郁闷、脾气暴躁易怒,导致肝郁气滞而使肝火上升。
推荐茶饮:夏枯草菊花桑叶茶
做法: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将夏枯草、桑叶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菊花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的功效,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晕眩等症。
三、清热菜肴
冬春交替之时,体内聚积着一冬以来的内热,须散发出来,因此,饮食上需清淡。为了防春季多发病,要多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新鲜蔬菜如绿豆芽、荠菜等,用以清除内热,不妨试试下面的药膳。
推荐菜肴:香椿拌豆腐 
做法:准备嫩豆腐250克,鲜香椿30克,盐、香油适量。将豆腐片成一字条,放在盘中,撒上盐,待片刻,滗去水;鲜香椿在沸水中烫过,挤干切末,撒在豆腐上面,再淋香油即成。
功效:豆腐生食,味甘、性凉,能清胃热、生津液、消痰下气;香椿味苦、性平,具有清热化湿、解毒作用,二者搭配,可清肺胃热、生津液、利湿热,对老年人胃火上壅、口干燥渴以及痰热咳嗽者有一定益处。
四、清肝火菜肴 
推荐菜肴:芹菜粥
做法:取大米250克,加适量清水,煮至半熟状粥,再加入洗净切碎的连根芹菜120克,煮粥至熟食用。
功效:春季既是芹菜大量上市,又是肝火头痛和高血压病的好发时期,食用芹菜粥可以清肝火、降血压、止晕。
本期封面:
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取《个人防疫超全指南》
...大家都在看...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