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接受「IPO早知道」访问,分享了他对中概股IPO市场的看法、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现时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布局,权衡是否启动IPO。
王亚军
James Wang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

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
王亚军认为当前中概股IPO市场尚处于复苏初期——在该阶段,项目发行一般规模不会很大;在投资者参与度方面,对市场反应较快的对冲基金已基本回到了正常水平,而长线基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仍在复苏中。 
王亚军指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市场环境,希望顺利上市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有三大注意点:第一、发行企业所属的行业应是投资者相对偏好的行业;第二、估值必须符合市场预期;第三、设计较大的发行规模或存在难度。 事实上,即使部分公司在今年年初发行成功、监管对境外上市愈发支持,但仍有不少企业出于潜在估值等问题纠结是否启动IPO。 
对此,王亚军同样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IPO价格只是工具和手段,核心目的是把市场中最好的投资者引进来,形成长期的股东基础,从而帮助企业价值在后期的二级市场交易中体现出来,而不是过度关注发行定价。”王亚军说道,“企业上市与否要从战略层面去思考,而不是在技术层面聚焦于初期IPO融资规模。即使上市定价不高,只要在合理水平,有看好企业价值的优质投资者参与,后续的股价就会有所体现。” 
往下阅读精选问答 (作者: IPO早知道 Stone Jin)


美股IPO市场处于复苏初期,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项目都能发出去
Q:美股IPO市场是不是还在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中? 
王亚军:疫情防控对平台经济的严监管以及中美底稿审计问题这三个因素的明显改善,给了市场一定的信心。 从二级市场的股指也能看到,从2022年10月到今年年初,恒指反弹了超过50%,中概股指数反弹了超过100%。 再来看对市场反应比较快的再融资市场。在高盛参与的中概股再融资项目中,投资者热情非常高,后续表现也还不错。虽然这些项目规模并不是非常大,但这主要是跟发行人融资需求有关系。 
最后我们再来谈IPO市场。我们认为中概股的IPO市场还是处于复苏过程中,准确来说,是在复苏的初期。在这个阶段有几大特点:项目可以完成发行、但一般不会很大;长线基金会有选择性地参与投资,参与的程度和广度同样在复苏过程中,对冲基金则对市场的反应更快,其参与度已经基本回到了正常年份。
Q:估值也是在慢慢地恢复?
王亚军这一波中概股的整体上涨是估值修复的上涨,并不是基本面提升的上涨。通俗点说,之前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价格大跌,价值凸显,当各个方面都逐渐向好后估值自然就慢慢恢复。目前估值修复基本已经完成,目前受估值推动的价格修复没有那么大的空间了。 至于投资者何时会从中国企业基本面的角度来考虑,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还不是特别的明朗。 
Q:今年开年以来,有一些成功发行的企业,但我知道有些项目的进展也不是特别顺利,成与不成的关键是什么? 
王亚军在当下市场环境,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项目都能成功发行。这其中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发行企业要属于投资者相对比较看好的行业。譬如有稳定增长且有利润或盈利路径清晰的医疗、科技企业等,以及受益于疫情之后消费需求增长的消费行业等。 其次,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让估值符合市场预期。前几年我们经历了一波牛市,期间很多企业在一级市场进行了大规模融资,推高了估值,而这是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企业过去的确以比较理想的估值融到了大额资金,但另一方面,如今的二级市场不会为之前的高估值买单。如果企业定的估值不能够符合市场预期的话,在复苏阶段的市场就可能无法顺利发行。 第三,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设计较大规模的发行或存在难度
。 


企业上市与否要从战略层次去思考,IPO价格只是个工具和手段
Q:跟一些企业交流下来,大家还是对估值很纠结的。 
王亚军我经常与发行人分享一个观点:IPO的价格只存在一秒钟,一旦上市敲锣这个价格就没有意义了,股东价值和公司价值是以后市交易价格计算的。 换句话说,IPO价格并不代表企业的价值,但很多人会把这个数字看得特别重。如果以有吸引力的IPO定价引入好的国际投资者,后市企业价值能再增长,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逻辑很简单:发行人的核心目的,是要利用IPO价格这个工具和手段,把市场中最好的投资者吸引进来,形成长期的股东基础,随后将企业价值在二级市场交易中体现出来。千万不要认为IPO价格就能反映企业的价值。 
Q:相较美国市场,香港市场的估值和流动性其实不太理想。 
王亚军我觉得大家在讨论估值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有在对等的市场条件下作比较。 第一、香港是个国际市场,不能拿A股的估值去对比国际市场;第二、企业在香港市场的估值高低,取决于国际投资者以及在国际上可比公司的情况。很多时候,香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可比公司交易估值匹配度较高,而A股市场则有其自身的估值逻辑。 
再来讲流动性。不可否认,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大约只是美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是香港市场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本质还是要创始人从公司战略层面想清楚:上市融资只是为了获得人民币资金,还是企业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需要外币发展海外业务或在未来进行海外并购?如果是后者,就必须要走向国际市场,在香港、美国或欧洲市场中选择。 
Q:对于那些现阶段还在纠结要不要启动上市的企业,您有什么建议? 
王亚军目前整个市场还处于调整复苏期,因此估值不算理想。但排除估值高低的考量外,企业上市更多是一个战略选择
。如果企业的唯一目标是以高估值融资,那在当下时间节点寻求A股上市,或在私募股权市场融资都可能更有效。 在市场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愿意在估值上略做牺牲,但把上市这个这步棋走出去,使得后续的海外发展越来越好,这毫无疑问是值得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