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4日,第13版)“两会特刊”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我校89级本科校友邓辉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全面依法治国提出落实举措。
在推动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部署方面,他进一步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法治中国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外,邓辉校友还提出要重视解决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支持鄱阳湖区域纳入国家山水工程项目。
近日,中国环境APP“两会话攻坚”版块报道了邓辉校友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关于支持鄱阳湖区域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议案。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被誉为‘长江之肾’。”邓辉认为,作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天然水量调节器,在保障长江中下游的水量平衡、涵养水源、改善区域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此外,鄱阳湖的江河联系对洄游性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的繁殖及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重要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屏障。
近年来,鄱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引发的鄱阳湖自然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问题,邓辉认为,一是水文、水生态安全受到威胁,鄱阳湖秋季退水提前,枯水期延长,极端枯水位更低;二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近年来,鄱阳湖一些植物物种消失(或暂时性消失),湿地植被出现严重退化,鲥鱼、鳗鲡等珍贵水产品和鱼类资源数量大大下降,江豚等重要保护物种生存受到威胁,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三是滨湖区水土涵养不足、沙化严重,沙区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鄱阳湖泄洪和航道畅通。鄱阳湖区域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长江中下游生态功能与国家生态安全。
对此,邓辉表示,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正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项目,重点支持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区域生态治理。据了解,同为“长江双肾”的洞庭湖区域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已多次纳入国家项目实施区域,但面积更广、生态流量更大、生态地位更为重要的鄱阳湖区域目前仍未纳入国家山水工程项目。邓辉认为,在鄱阳湖区域实施山水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相关部委在2023年将鄱阳湖区域纳入山水工程支持范围并予以倾斜。
邓辉校友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并一直参与立法工作。长期从事民商法学研究,尤其侧重于公司法的跨学科研究。作为民进会员,他积极参政履职,建言献策,仅2022年就有多篇智库研究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END-
文源:澎湃新闻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人民日报 中国环境APP
图源:百度百科
文案:王漱桐
编辑:汲晨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