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e Maufra
连叔好:
我和老公都是70末的人,双双体制内工作。虽然老家都是农村的,但是通过两人的勤奋努力,我们在工作的十八线小城置了两套房。我们非常感恩父母的培养,现在尽力回馈他们。双方父母的吃穿用度,营养保健,看病治疗,我们都尽心尽力,从不去计较花费多少。老公是家中长子,做事总是以大局为重,为人宽厚友善,我也觉得“家和万事兴”,非常认同他的做法。因此整个大家庭也是团结和睦融洽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让我有些担忧的是儿子,省内重点大学在读,从小到大他好像对“钱”特别在意。读小学时,朋友给了好多蚕宝宝,他就要拿去卖,在我费了好多口舌后,终于将多余的分享给了另外的小朋友。班级去春游,带了十元钱,回来还有十元钱,手上却多了好几样玩具,原来小朋友喜欢他买的玩具,他就涨价卖出了。得知前因后果的我,跟他一路谈心,讲好朋友的重要性。之所以常跟他谈“分享”“友情”,是因为我怕他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我希望他可以感受到其它的更多的快乐。
渐渐长大,他从不乱花钱,网购一样东西也要货比三家,挑选性价比最高的。他熟稔地使用各种券,总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想买的东西。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夫妻俩还是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虽然作为工薪阶层,没有大富大贵,但是适当的享受也是需要的。再说“开源节流”,“开源”其实更重要。他作为学子,现在好好学习,不要在这几块几十的钱数上耗费太多的时间,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整个寒假,我们提到要去超市买什么时,他总是让我们别去了,可以帮我们网购,由此他成了我们家的“网购达人”。有一次,我们汽车遥控感应器上的电子没电了,我想物业经理那里买块就行了,他要网购,一比对那个省钱。不忍拂了他的心意,我们就让他买,结果年关那阵快递不正常,过了好多天才到货,每次进出停车场都需要保安来开就很尴尬。为了一点小钱,给自己添不便,我和老公都不愿意。我们喜欢不计较,办事顺利,开心的体验最重要。
都说孩子是良好的家风“熏”出来的,但是儿子对待金钱的态度与我们迥然不同,思前想后,儿子小时候是我婆婆帮忙带的。她是极其贤惠温柔的人,我们跟母女一样亲。她非常勤俭节约,难道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还是天生对金钱敏感?
我之所以有些担忧,是怕孩子太注重金钱失了格局,未来工作就业,甚至找对象,我不希望他受这方面的困扰。钱是重要,倘若看得太重,会像绳索一样困住了自己,活得就不舒展。现在女孩子眼界都宽,若太拘于金钱,跟人家处起来会比较累。再说,现在网上陷阱也很多,我希望他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目光要更长远。儿子却说,他其实只是不想交“智商税”,自己还没挣钱,做到“性价比最优化”而已。细想了一下,我们让他不要收亲友的压岁钱了,他都一一婉拒,也会给叔叔的孩子买一些喜欢的或益智的玩具,我们给双方老人买任何东西他都很支持。连叔,您怎么看他的做法?非常想听听您的看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陪着孩子成长,自己也一路收获成长,回头看看深深浅浅的脚印,现在不时会感叹自己当时的局限性。
还有一个困惑,小时候孩子嘴甜,奶声奶气打招呼,人见人爱,后来,青春少年,日渐沉默,再后来大学的他的想法是:越熟悉的人越不用打招呼,所以面对一些亲朋好友都不打招呼,我总觉得很别扭。跟在大学任教的同学聊,说这样的现象也不少,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礼节,怎么就那么难呢?
絮絮叨叨了一些,盼您回复,很想听取您对以上所述的看法。谢谢! 
一位操心的母亲

一位操心的母亲:
你这个妈妈格局很大。体现在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塑造孩子品德。
我同意你的观点,无礼、吝啬败人生。孔夫子也同意,他说,就像周公那么有才华的人(周公旦是孔夫子的偶像之一),一旦骄横又吝啬,那也不会有什么出息。骄横就是无礼。
你的孩子是中国第一二代富裕时期长大的,同时也是独生子女。这使教育的难度加大。
只有一个孩子,更容易导致无礼。礼是什么?礼是知道让,让是换位思考,是合作思维。让在多子女环境中更容易习得,兄弟姐妹小时候的争吵、打闹、分分合合,都有利于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独生子女失去这种成长环境,家长潜意识里也更加珍惜,害怕他有个三长两短,成为失独者,孩子所得太容易,世界天然就是他的。所以,学不会让,呈现出某种“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失礼。很多人只能等进入社会后慢慢补课了。现在政策允许多孩了,想要孩子的人,还是要争取至少生两个,这对父母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再来说吝啬。这点你放心,你的孩子不吝啬。从他不收压岁钱,懂得给孩子长辈买礼物就看得出来。吝啬与贪婪是一体两面,他不贪,也就不吝。他是属于节俭过头。
节俭是好事,但过了头,就不那么好了。这是孔夫子说的“俭则固”,虽然不是吝啬,但事事比价,满脑子鸡毛蒜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凝固,导致你连停车场都进出不便。这样人生,失去生动,人生失去生动,不就是人死吗?像死人一样凝固。这事好解决,以后孩子在家时,你们照样按自己的消费习惯来,不顺着他就好了。让他也可以看到另一种消费方式的方便,灵动,从而知道价格不是消费的唯一要素。
就算是“俭则固”,你的孩子在这点上其实是领先的,因为很多同龄人的毛病更大,太容易满足,再加上享乐主义长期的诱导与洗脑,他们更多滑向“奢则不孙”,富了,但浪费、轻浮、失控。“俭则固”一眼看得出来坏,容易改。“奢则不孙”却看不出坏,常被误读为随性、潇洒、懂生活。孔夫子说,非得在两个毛病中传染一个的话,还是“俭则固”吧。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性。节俭是你孩子的天性。如果没有你从小到大的教诲,那么,他可能早从节俭走到吝啬了,所以,不要沮丧,正因为有你们父母的大气引领,他才没有小气过头,教育是起作用的。教育也是贯穿一生的,不要停,总会看到效果的。
祝开心。
连岳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请谨慎,只会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