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己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人才计划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支持方式
1.国家支持: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元,资助期限3年。
2.学校支持:学校为入选者另外提供以下支持。
(1)聘任岗位:直聘教授岗位(事业编制);
(2)招生指标:认定博/硕导资格,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3)薪酬待遇:提供不低于80万元的年薪(税前);对超出协议约定的工作成果予以奖励,上不封顶;
(4)科研支持:根据实际需要配套提供科研条件经费,具体额度根据学科情况面议;
(5)生活支持:提供一次性安家购房补贴250万元(领取购房补贴前,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或租房补贴3000元/月),按本校三级教授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外籍人士办理社会保险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3. 海外人才依托我校申报优青项目如未入选,但经专家评审达到我校领军人才引进标准,学校优先举荐江苏“双创计划(含江苏特聘教授)”,并提供相应支持,具体面议。
申报方式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我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后,于2023年1月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2.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3.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4.在线填报时,若遇系统问题,可与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联系,联系电话86-10-62327021。
联系方式
1.优青项目(海)申报咨询:
南通大学科技处
联系人:仇老师
联系电话:86-0513-85012139,13912261457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意向性协议(含引进待遇)咨询:
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86-0513-85012806,13962735050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学校概况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位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中国大学评价》第106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第114位。
选择通大的理由
01
百十荣光,底蕴深厚
学校始建于1912年,张謇先生一手创办;
校训精神: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办学理念: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价值追求:道德优美,学术纯粹;
莫文隋精神诞生地;
先后走出了10名两院院士。
02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学校坐落于素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
与上海、苏州隔江对望、高铁相连,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海(通州湾新出海口)、陆(北沿江高铁)、空(作为上海枢纽机场的南通新机场)立体化交通枢纽;
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全球风口;
当前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20、2021、2022连续3年GDP总量过万亿。
03
学科齐全,平台卓越
办学涵盖文、理、工、医、艺术、经济、法学、教育、历史、管理10个学科门类;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
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0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中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等奖等一批高层次奖励;
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600项。
04
制度灵活,不拘一格
职称评审跨越资历门槛,设置“认定评审”“破格评审”通道,取得创新性或显示度高的成果,直接提交认定评审高级职称;
改革人才评价,职称实行分类评审,不唯论文、项目,增设“社会服务型”,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横向研究和社会服务,拓展各类教师发展空间;
薪酬分配推行跨层级“低职高定”,产出高质量标志性成果的副教授、讲师可以直接享受教授档岗位奖励津贴,充分实现优绩优酬;
灵活运用奖励性绩效工资政策,设置专项奖励津贴,用于年终分配时奖励教师取得的重大成果,奖励金额上不封顶,创造无限可能。
05
全面引领,发展无忧
“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协同”的教师发展工作机制,全面保障教师专业化成长;
导师制培养,入校即配备导师、加入教学科研团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全面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
全职聘请国内学术大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及发展顾问,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拓展学术空间;
专人帮助引进人才申报人才工程项目,争取各级各类人才经费资助;
立项资助青年教师举办学术沙龙,搭建学科融合平台。
06
待遇优厚,全面护航
学校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安家费及科研条件保障(协商确定);
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四类及以上人才协助安排配偶工作;
提供人才周转公寓或1000-3000元/月租房补贴(申领安家费前,不超过三年);
年薪制引进人才聘期内超出约定任务的成果可额外享受专项奖励;结构性工资引进人才聘期内取得的全部成果均可享受专项奖励;
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南通市人才政策(优先购买普通商品房政策、四倍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江海英才“一卡通”服务等)。
谨邀全球优秀学者实力加盟
共襄通大盛事!
共创锦绣未来!
往期回顾
学习进行时丨每周一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通大人请答题
点击“在看”
把你喜欢的分享给大家
材料来源丨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 科学技术处
图片丨官微图库
编丨陈石森
校对丨成思佳
审核丨顾潍文 张露莹
终审丨吉明明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