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甲流在流行。这不奇怪,疫情以来对付新冠的各种公卫措施也会减少流感的传染。现在人群流动增加之后,其他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会重新出现。

甲流是流感的一种,目前这个流感季节,北半球流行的几乎都是甲型流感。

不少朋友以前可能都没太注意到流感,以为自己从来没得过。其实流感的症状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很相似,也是发烧、咳嗽、喉咙疼、流鼻涕、肌肉疼、头疼、疲劳、呕吐、腹泻之类,不做特别测试就没法知道是流感病毒导致的。

比如从2011到2015年,中疾控发布的流感死亡人数平均每年只有15人。但据中疾控和复旦大学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健康》上的研究,这期间平均每年实际有 8.8 万(95% CI 8.4-9.2)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所以很多流感造成的死亡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流感检测还是在逐渐增加的,到了2019年中国流感死亡数字就增加到了269人。

美国的流感接种率约50%,2018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年平均有8%的人会感染流感。中国2020- 2021 年流感季的接种率只有不到10%,推测被流感感染的百分比可能更高。

好在经过新冠疫情的洗礼,人类对呼吸道病毒的检测上了一层楼,预计今后流感检测会更普及。像新冠的快速抗原检测一样,其实市场上也有流感的快速检测盒。

如果感染了流感,可以在48小时之内尊医嘱服用抗流感病毒药比如奥司他韦,可以缩短一天病程。

谁都不想得病,那怎样预防流感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好比开车系安全带,你不见得一定会用上它,但是有安全带还是比没有好。

另外,预防流感也不要忘了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如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

那每年打什么流感疫苗是如何决定的呢?

流感病毒容易突变,因此每年的流行毒株都不一样。世卫组织有个“全球流感监测和反应系统”,包括了144个国家级的流感中心,他们对流感病毒进行全年监测,并把有代表性的病毒样本送到位于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五个世卫流感研究中心去做进一步分析。

推出新疫苗的瓶颈是生产流感疫苗需要约6个月的时间,所以每年世卫疫苗委员会提前开两次会,2月份讨论北半球的流感疫苗,9月份讨论南半球的流感疫苗。会上决定下一季流感疫苗的成分,三价能预防3种型别的流感病毒,四价能预防4种,然后各个国家自行决定。

因为流感疫苗是预测的,和真正流行的情况比,有些年份预测得准,有时候就差些,好在今年的数据显示疫苗配对得很不错。流感疫苗每年种一次,现在还来得及。

流感对5岁以下小孩、65岁以上老人、及有慢性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重症,因此这些人更需要接种。
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