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9日,中国作为主席国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蒙特利尔闭幕。
本届大会有何看点?达成了怎样的成果?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什么?这里为你整理了五个知识点,请查收~
01.  为什么在此刻谈论生物多样性?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处于历史最高水平。WWF2022年发布的报告称,“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在遭受灭绝威胁,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
作为普通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低碳绿色出行、爱护环境、不吃、不捕杀野生动物,不穿野生动物皮毛服装。
了解更多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请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一图读懂 |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怎样做?
02.  COP15第二阶段最重要成果?
制定签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携手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提供基础。
除此之外,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资源调动和技术科学合作及支持其执行的规定,关于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的决定,描绘了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03.  如何保证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
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不仅需要一个目标雄大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更需要保证全球范围内更多的资金流向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在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宣布出资15亿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主办国的力量。
框架提出到2030年,每年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援助资金流量将达到2000亿美元。同时发达国家承诺到2025年,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
04.  英国怎样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
2021年,英国议会环境审计委员会发布的生物多样性报告指出,英国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约15%的物种濒临灭绝。
同年,英国政府通过《环境法》修正案,为“20-30年实现英国的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恢复”这一目标设定了法律约束,以逆转物种数量缩减的态势。
在蒙特利尔期间,英国承诺将投入720万英镑用于一项新的“自然积极经济”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制定新的政策。
英国政府还开展了自然资本核算试点,引入“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指标,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经营和供应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05.  英中在生多领域有哪些合作?
英国和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
如英国邱园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合作,
伦敦动物学会和海南当地在保护长臂猿方面进行的合作,
还有英国湿地与水禽信托基金会(WWT)与中方合作伙伴在长江流域开展的水鸟监测项目和勺嘴鹬保护项目,以及我们今年刚刚启动的和中方在自然资本方面的项目合作。
了解更多中英生多合作的故事,请看今天的次条推送。
我们期待未来和中方开展更多的合作,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多的贡献。
延展阅读
直通COP26 | 和大型猫科动物和谐相处
候鸟迁徙热知识 | 你所不知道的崇明东滩
从昆明到格拉斯哥|全球仅剩35只,拯救海南岛珍稀的“猿住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