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作者 |  · 林嘉文
《皮囊,它被莫言、白岩松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
生而为人,百年孤独,但当我们通过文字认出彼此的时候,便会得到抵御孤独的力量。

你觉得读书会得到什么?
我很喜欢一个回答:
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皮囊》一书中,作者蔡崇达讲述了14个人的故事:
乐观的阿太、贱人的母亲、执着的厚朴、神秘的女人......
每个人都在在自己的境遇里沉沉浮浮,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着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当你读懂了书中这最深刻的7句话,就会悟透我们的生活本身。
“好好活过,才舍得死去。”
阿太是个神婆,活到了九十九岁,在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时,她没有悲伤,一声也没哭。
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什么都伤不了她。
我们总是如此的忌讳死亡,甚至在将这个词说出口时都隐隐不安。
其实让我们不安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遗憾。
再也没有一具活生生的肉体能按照灵魂的指引,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情。
所以,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只有尽心尽兴地活过,才能坦然面对和死亡有关的一切。
曾经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采访那些即将离开人世的人,遗憾都有哪些:
排在第一的是见不到牵挂的亲人,第二是没有注意自己的身体。
而关于事业关于金钱,都在五名开外。
剔除掉生活表面的欲望,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并不多。
抱着向死而生的态度,舍去生命的浮华,和重要的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就是此生最珍贵的礼物。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舅公小时候学不会游泳,阿太将他丢进海里,别人都觉得阿太狠心。
阿太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据说人死后重量会减少21克,那是灵魂的重量。
我们最该伺候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拿肉体来劳作,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作,用劳动换取报酬就是光荣的,好吃懒做的人只会身体日益肿胀,灵魂愈加贫瘠。
拿身体来运动,强身健体多加锻炼,才能让这具肉身的使用时间更长,有资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有一天等我们老了,思维和行动都回归到孩童时代,就会明白能够有一具随心所欲供自己使唤的肉体,正是莫大的幸福。
“生命本来轻盈,都是被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这是阿太的生活观。
关于阿太,作者在另外一本书《命运》中详细讲过她的故事:
无儿无女却能子孙满堂,和婆婆相处成老友,知道自己无法生育所以将爱人推给别人......
纵观她的一生,苦难中能将生活过成诗,富贵时拒绝奢靡的生活。
因为在她看来,相比于无所事事躺在洋楼里,扛着锄头种地反而更踏实安心。
阿太的一生,是清醒的一生,是痛快的一生,是洒脱的一生。
因为她很早就知道,活着不是为了成为欲望的傀儡,而是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程,贪婪的人见到什么都想要,欲望满身、心事重重。
有智慧的人则会用“我需要的,我喜欢的,我适合的”来筛选行囊,最终轻装上阵,也领略了更多美好的风景。
“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生活。”
当十二岁的主人公黑狗达串过小镇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屋子时,他开始思考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想到未来可能会像小镇里的任何一个成年人,他就觉得无趣且恐惧。
于是小小的他默默许下愿望:好好学习,离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
我们都有对现状不满的时候,但生活从来不是只有被动接受这一个答案。
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开始提笔创作自己的生命蓝图都不会晚。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也甚至,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参天大树。
活在自己的时区里,那些看似在前面的人经历过你不知道的坎坷,那些看似在后面的人也积蓄着旁人不知道的力量。
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所有的铺垫都会在某个时刻成为光顾你的好运气。
“先做好小事,大事以后再想。”
在黑狗达最迷茫的那段时间,他的天才朋友文展曾经和他说过这句话。
文展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组织大家开展一些活动,类似于烤地瓜、挖文蛤、象棋等。
而他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训练自己的领导能力,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实,关于未来,很少有人能很早就想明白自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困惑很正常。
我们终究要找到自己的路,也终究会找到自己的路。
无论何时,做好眼前的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后清醒,再清醒地行动。
思绪不清晰的时候,打扫一下房间,现实生活的秩序感会让头脑更井井有条。
负重不堪的时候,当断则断,该舍就舍,轻装上阵。
总之别急,很多事情的答案,也许就在做好一件小事之后。
“抵达梦想靠的不是狂热的想象,而是谦卑的务实,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厚朴是黑狗达的大学室友,同样来自小镇、渴望融入城市,但他们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厚朴创建乐队时,黑狗达在校外跑实习;
厚朴谈恋爱时,黑狗达打工赚生活费还要争取拿到奖学金;
厚朴顶撞老师为张扬个性时,黑狗达不断琢磨人们希望听到什么,如何表达到位?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叫嚣着要把世界握在手中。
后来啊,像王小波说的,奢望一天天消失,人一天天老去,都像是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是无奈,也是常态,但也有人是例外。
例外就是那些看透生活的本质却保持热爱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理想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所谓自由不是振臂高呼它就招之即来,大好前途也不是虚度光阴它就送上门来。
伟大,就是卑微的执着。
“生活像一场话剧,我们苦苦为自己争取角色,又必须在中场休息后继续扮演。”
厚仆在挥霍完他的青春后,那些一起玩闹的朋友们各自走上了自己的生活轨道,找实习、工作、结婚生子。
只有他,沉溺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之中,既成为不了想要的自己,也回不到脚踏实地的现实。
生活就是这样,不会按照想象来,甚至总是突然一脚让人措手不及。
面对这些冲突,接受,改变,适应,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一味退缩到凭空想象的虚假世界里,只会越来越弱。
在所有的角色里,孩童时代为人子女无疑是最单纯最幸福的。
越往后,我们身上多了员工、妻子、丈夫、父亲、母亲这些身份,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我们成为避风港。
在每一次被困住的时候,仔细想想,这些角色都曾经是我们努力争取才得到的,那所有的付出都会甘之如饴。
对于以前的选择,无怨无悔,对于以后的未知,无惧无畏。
曾经全力以赴过,就能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坦然接受任何一种生活。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不断求取意义。
前半生,这颗心总是向上求——欲望、理想、追求、责任。
然而,我们终究是要脚踏黄土地,才能站得稳,睡得香。
在不断向上攀爬与向下跌到的过程中,逐渐寻求到了内心的平衡状态,成为一个自洽的人。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前半生足够努力,后半生足够甘心,回到生命的本真状态,纯粹且自在。
作者 | 林熹文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订阅“平凡的企业家”查看更多精彩好文。点击下图,即可订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