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财政面临揭不开锅的困境,剔除疫情防控庞大支出这一短期因素,主要是经济放缓、土地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中央收紧地方融资平台等主要因素叠加所致。
      长期看,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必须放开手脚,聚精会神把经济搞上去,这是财政开源的根本所在;短期看,需要适当松绑地方融资平台;从制度层面看,必须适度松绑信贷政策,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最近几年,房地产开发商销售收入大幅下滑,资金异常短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最大买家。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好歹也是国家经济支柱,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纯粹是举债。
       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当务之急是使房地产开发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是经济复苏和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房地产开发涉及多长的产业链条,没人不知道。
       简而言之,房地产及其相关的建筑业占了中国GDP的四分之一强,进一步说,还涉及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和装饰装潢、家具、家电……一长串产业链,如果不松绑房地产调控,不仅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财政都难以为继,且一长串产业链都将继续处于困境之中,谈救经济也是一句空话。
就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而言,卖地收益占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四成,土地财政实质上就是土地财政。在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开发商面临债务危机,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大幅减少。特别是疫情三年来,土地无人问津,土地收入同比大降了近30%,但同时地方政府开支大增,各地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捉襟见肘。
救经济,救地方财政,首先要救楼市——楼市已经到了不能不救的局面
      就影响地方财政的三大因素而言,最不能选择的是放松地方融资平台,最适当的选择是救楼市,既快速振兴经济,又很快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可谓立竿见影。

      楼市问题,说到底是资金问题,追根穷源,是信贷政策问题。所以,救楼市,当务之急是放宽“三条红线”,直至撤销“三条红线”。
      所谓“三条红线”,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央行20208月对12家房企约谈中提出的三个监管要求:房企资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淨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一倍,该政策于202111日起全行业推行。
12家房企,包括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都是房地产业巨头,央行和住建部对它们划下“三道红线”,旨在抓住龙头,限制开发商融资。
       其中恒大、融创、绿地等均位于警戒线以上。
试点房地产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分档设定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即:若三道红线全部触及,则房企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若触及两条,则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不得超过5%;触及一条,则增速不得超过10%;一条未中,则增速不得超过15%
       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房企断供,影响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最终影响的是土地的交易。所以,“三条红线”明面儿是限制房企融资,最终将导致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
如果不放宽或解除这“三条红线”,谁都难以拯救房地产危机乃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危机!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但在各地严峻的地方财政危机的压力下,中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让步:
一个是重新解读“房住不炒”定义。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则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让置业者吃下“定心丸”。至于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倪虹表示“原则上不支持”。
显然,中央对“房住不炒”的口气,开始软化。但最终落实到政策层面,还是要放宽信贷,为房企输血。房地产活跃起来,将刺激经济复苏,地方财政困境也将迎刃而解。
      另一个是,金融监管部门把原定今年6月底到期的试点过渡期,延长最少6个月。
       这是一种阶段性放宽“三条红线”考核期限的做法,旨在让房企有更多时间化解债务风险
但这种宽限半年试点期限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杯水车薪,救不了房企,也就救不了地方政府财政。
       当务之急,是松绑甚至解除“三条红线”,放宽房企的融资限制,刺激房地产开发恢复到正常状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