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 主播 | 林静
来源 | 简易心理学(ID:xinli01)
你的上一条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发的?
点开了身边人的朋友圈,发现有不少人的朋友圈还停留在几个月之前,有的甚至大半年没有更新。
微信之前公开过一组数据:
“每天有 10.9 亿的人打开了微信,有 7.8 亿的人刷朋友圈,却只有 1.2 亿的人发朋友圈。”
在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想成为主角,开始安静做一个观众。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成熟了,变得低调了。
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未必是低调,也可能有着其它的顾虑。
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想为社交所累
我们都明白,人要为自己而活,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同,尽管发朋友圈不是为了博取关注,但还是忍不住在这件小事上追求认可。
当一件事被赋予期待的时候,人的情绪就很容易被牵动。
发朋友圈之前,会忍不住纠结,文案怎么写,照片怎么选,别人看了这条朋友圈,会怎么看待自己……
好不容易发出去了,又会一遍遍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
点赞的人多,就会开心,若迟迟没人点赞,就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人缘不好,陷入失望和低落的情绪中。
也许你会说,发个朋友圈而已,不至于想这么多吧?
要知道,不同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对待事情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对敏感的人来说,在朋友圈里得到肯定,是体现自身价值的证明。
久而久之,这种压力和负担让人心累,有些人就会选择不发朋友圈。
有时候,一条无心的朋友圈,还会被过度解读,被恶意揣测,莫名遭到抨击。
你抱怨生活,有人说你矫情;你发张自拍,有人嘲讽你P图太过;你发新买的东西,有人说你就是为了炫耀……
朋友圈发不发,本就无关紧要,若会被闲言碎语影响心情,那就干脆不发。
与其追寻别人的认同,为无用社交心累,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沉淀自己,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注重隐私,不想暴露自己
在心理学上,自我分为两个部分:“公开的我”和“隐私的我”。
一种是可以被公开的一面,另一种则是自己私下的样子,比如说,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想法等等。
注重隐私的人,往往边界感很强,习惯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清界限,只展现“公开的我”,不表露“隐私的我”。
那些琐碎日常、个人经历和感想,对他们来说都是隐私,发在朋友圈里,很可能暴露自己的性格、情绪、生活习惯和行踪,给了别人窥探隐私的机会。
微信列表里,有熟人,也有陌生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暴露私下的一面,是对自我边界的冒犯。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每个人都变得透明。
知乎上有个问题:微信朋友圈信息泄露有多恐怖?
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只花了半个小时,就从一个陌生女性的朋友圈获得了以下信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频繁在朋友圈暴露隐私,要是被不怀好意的人抓住软肋,就给了他们伤害自己的机会。
选择不发朋友圈的人,是在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比生活更复杂的是人心,对他人有所防备,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让自己免受伤害。
习惯私下满足分享欲,
只想分享给懂的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
有条高赞回答说:
“因为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深以为然。
很多人以为,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是没有可以分享的日常,没有能分享的对象。
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分享欲留给了在乎的人,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关心自己。
每个人都有各自忙碌的生活,你的难过很少有人感同身受,你的快乐也未必有人替你开心。
对有些人来说,当情绪不被理解,分享得不到回应的时候,这样的分享就是没有意义的。
毕竟分享错了人,快乐很可能会成为显摆,难过也就成了矫情。
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人,才能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不发朋友圈,是因为真正在乎自己的人,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关心自己;而不在乎自己的人,也没必要发出来给他们看。
人的社交精力是有限的,曾有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每个人只能同时维持大概5个亲近的朋友。
尽管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只有那么几个。
不如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不再渴望所有人的关注,把想说的话说给在乎的人听,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圈子越来越大,
嫌朋友圈分组麻烦
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人格面具”。
不同的社交场合里,我们往往会以不同的形象示人。
在父母面前、同事老板面前,和在朋友们面前,很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
这不是虚伪,而是为了符合不同人的期待,得到不同人的认可,而对自己做出的“印象管理”。
隐藏一部分真实的自己,更好地与不同人交际,是在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
设置朋友圈分组,就是“印象管理”的一种方式。
熬夜通宵的朋友圈不能被父母看到,吐槽工作的朋友圈不能被老板看到,本来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你,突然失去了表达的自由。
有时候发条朋友圈五分钟,分组要半小时,发完还要再三确认有没有忘了屏蔽哪些人。
这样做还不是万无一失的,还可能迎来新的麻烦——
当有人聊起你的朋友圈,另一个人突然问道:
“我怎么不记得 Ta 发过这条?”
“就前几天发的啊,喏,你看。”
屏蔽别人的“小心思”被当面拆穿,这样的场面别提有多尴尬了。
为了避免麻烦和误会,做到对周围人“一视同仁”,有些人就会渐渐告别朋友圈,回归现实中的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感受:
茫然无助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能帮上忙;
过往的伤痛经历,不愿对别人细细诉说;
就算说出口了,别人也无法理解……
心理学上有个词,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现象,叫做“向来我属性”。
意思是,人永远是自己一个人活着的,跟其他人无关。
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过多的观众,那些围观你的人,大多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你过得好,Ta未必替你高兴;你过得不好,Ta也没义务拉你一把。
就像鲁迅说过的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情绪是自己的,要靠自己消化;苦闷和快乐都是自己的,不必同无关的人分享。
发朋友圈来记录生活当然可以,但不必寄托太多期待,渴望别人来关心你,更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同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发朋友圈是为了自己,不发也是为了自己。
当一个人渐渐不发朋友圈了,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活出了自在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不发朋友圈的时候,你在认真生活;发朋友圈的时候,你在热爱生活。”
对待朋友圈,有人拿把它当生活的记录本,记录美好的瞬间;有人默默地退出了朋友圈,注重现实生活的体验。
活在朋友圈的人,有他们的精彩;退出朋友圈的人,有自己的权衡。
发不发朋友圈,都是个人选择,尊重别人的选择,是应有的素养。
不论如何,朋友圈只是生活里微小的一部分,过好朋友圈外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 END -
* 作者:杜言心,来源:简易心理学(ID:xinli01),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心理学多年。心姐想用专业和温暖,一直陪伴你哦!
* 主播: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夜晚。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喜马拉雅FM:主播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