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声巨响,克克闪亮登场,今天是摸鱼给自己找活儿的兰比克
最近闲逛小🍠就很有意思,看到有人在问,自己回购几次的多肽精华,品牌宣传添加了 10% 的 XX 肽,之前买的时候,明明多肽在成分表靠前的位置,为啥现在竟然在「其它微量成分」里…
所以满脸问号——
  • 成分表为啥变了?难道是产品改了配方么;
  • 主打成分为啥在微量成分表里,会不会没效?瞎宣传还是买到了假货?
不过,又觉得旗舰店买的不应该啊,而且品牌如果瞎宣传,不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不会这么蠢的吧…因此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图片来源:giphy.com
连身边的护肤老手也被它搞懵过,毕竟我们花钱买护肤品,不能让钱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今天克克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件事的真相。
那么,首先👇
成分表为啥变了?
如果大家有留心过,应该能发现,这一两年,有些护肤品的成分表上出现了「其它微量成分」一栏。
这倒不是因为产品改配方才出现的,而是药监局规定的。
2021 年 6 月药监局发布了新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1],成分表书写格式有了新规👇
图片来源:[1]
同时要求,2022年 5 月后注册备案的产品需要按照新格式写成分表。而之前备案的产品,需要在 2023 年 5 月将原有成分表替换成新规要求的格式。
因此,很多产品都是为了合规,才进行了成分表书写格式的更换。
成分表写法具体变化
那成分表写法上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从「成分」变成👉「成分」+ 「其他微量成分」。
旧成分表中只有成分一栏,其中含量 (质量百分比) 超过 1% 的,按照它们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而含量低于 1% 的部分,不做顺序要求。
所以咱们之前通常都是以苯氧乙醇大概作为 1% 的分割线,从而推测哪些成分含量超过了 1% ,哪些没有。
新成分表则将所有成分拆成了两部分
  • 成分:含量 > 0.1%,按照含量大小降序排列;
  • 其他微量成分:含量 ≤ 0.1%,可以不按照含量多少降序排列。
这样变更以后,可以将 0.1% 作为一个分隔线,来大概看一下成分的添加量。
不过,新规会不会扯下来了品牌的遮羞布,之前大张旗鼓的宣传,现在一看,怎么都没有 0.1%。
毕竟不少人都觉得 0.1% 看起来着实有些打酱油的意思,有时买护肤品时,都希望有效成分浓度高,觉得这样才有效,不过👇
成分浓度真的越高越好吗?
不一定,咱们不能单纯的唯浓度论
首先不同成分各自有自己的起效浓度范围。
比如烟酰胺,通常 5% 用来美白会不错的效果,但是 A 醇用来抗老的话,0.1% 的添加量就能有效。
其次,产品是一个整体,要考虑配方,而不是单纯看浓度。
拿修丽可家 CEF 配方举个例子,它用了 15% VC + 1% VE + 0.5% 阿魏酸的组合,叠加以后,效果比单独阿魏酸和 VC + VE 组合相比,好了 1 倍都不止👇
最后,有些功效性的成分,浓度越高刺激性越大,盲目追求高浓度容易烂脸。
像是 A 醇,咱们之前也说过,它的效果和浓度之间不是一个线性关系,不是说我用了 1% 的 A 醇,效果就能达到 0.1% A 醇的 10 倍,但刺激性确实在增加…
所以嘛,买产品真的不用过分追求高浓度。
好的,这个道理我懂了,可浓度太低了是不是也说不过去啊…
微量成分 = 概念性添加?
不是的,微量成分不一定是概念性添加
其实很多的成分活性都很高,在很低的浓度下就能发挥不错的功效了。比如这些成分,即使含量在 0.1% 以下也能起效
  • A 醇
  • 多肽
  • 透明质酸
A 醇咱们比较熟悉,在 0.1% 的浓度下,就已经有很不错的效果了 [2]。
而一些多肽成分,在几十 ppm 下就能起效 (1ppm =0.0001%),所以根本不需要加很多就能有不错效果,因此出现在微量成分表里就很正常了。
像透明质酸,在护肤品中的添加一般也不高,因为在 0.01%~0.2%,它的保湿效果就挺好的了 [3]。
有些成分宣传加了很多,却在微量成分里,正常吗?
这其实是个还挺正常的现象
咱们再看回《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这条规定👇,也正是这样,才让一些复配原料组里的核心成分,直接进入到了微量成分表里。
简单翻译一下,规定说了两点:
  • 成分表上要以成分名进行填报,不能以原料组的形式;
  • 每个成分,按照在配方里的含量,进行排序
首先,想搞清楚第一点,先要知道原料组和成分不是一回事
配方可以理解为一组由各种原料的组合,这些加起来是 100% 的添加量 (以重量计算),不过每个原料可能是含有 1 个成分,也可能含有多个成分 。
其次,那想看某个成分在配方中的含量需要进行折算,拿这个多肽原料组举个例子——
我添加了 10% 的多肽原料组到配方里,想看棕榈酰三肽-1 实际添加量,需要知道棕榈酰三肽-1 原料组里六个成分里的占比,假如说是 1% (这是克克为了举例瞎编的数据),那放到配方里,棕榈酰三肽-1 的实际含量是 0.1*0.01 = 0.1%。
那新规就要求,把成分的实际添加量算出来👆,并按照这个量排序放到成分表里,所以才会出现在微量成分表里。
这就好像辣椒油 (原料组) 里包含了辣椒、芝麻和油,但是写菜谱 (成分表) 的时候,不能写辣椒油,而是要写辣椒、芝麻、油,并且要算明白辣椒放在菜里一共占了多少,再排序。
所以很多品牌宣传的时候讲的 10% 或者 20% 的添加量其实说的是原料组,而不是成分,折算成某个成分的添加量,就有出现在微量成分表里的可能。
而这样的宣传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倒不是啥虚假宣传。
主打成分在微量成分表里,正常么?
正常
主打成分会出现在「其他微量成分」当中,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 本身低浓度下可以起效的成分;
  • 一般不单一出现的「专利组分」、「发酵产物」和植物提取物等。
咱们刚刚说了,低于 0.1% 也能起效,比如 A 醇、多肽、透明质酸等成分,出现在微量成分中也不奇怪。
那「专利组分」、「发酵产物」和植物提取物等,主要是以多种成分的原料组加入配方里,具体到主打成分的实际添加量,有些就比较少从而进入微量成分中。

说了那么多,想告诉大家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成分表了,这是好事。
但是,只盯着浓度是有点局限的,如果所有人都在追求浓度,品牌只要堆料就能让产品畅销而不用费劲拉巴的搞研发和配方,那对我们才是得不偿失。
毕竟浓度不一定越高越好,同时微量成分 ≠ 概念性添加,有些主打成分放到微量成分表里很正常,要平常心看待。
今天如果大家能搞懂成分表的「其他微量成分」标识的含义,不因为 0.1% 的量就歧视它,那克克就能打板收工啦。
参考内容
[1].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
[2]. Bellemere G, Stamatas G N et al.,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09, 22(4): 200-209.
[3]. Smejkalova D, Huerta-Angeles G et al.,  Harry’s 9th Edition, 2015, 2: 605-622.
我们还写过
别忘了一键三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