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带,也就是连接我们手臂与肩膀的区域,这个区域的体态问题很常见。

比如溜肩、含胸、斜方肌大、 翼状肩胛等等。
网上解决肩带问题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不光健身博主们努力营业,连女明星们都在带大家“练肩”。
比如张钧甯的“开肩大法”:
她还在某综艺中亲身传授过尼格买提这个动作,吓得小尼问她:“你是哪个星球的人?”
还有吴昕的“十字瑜伽棍”,我猜不少人跟风买过。
当然还少不了各类运动健身博主的拉伸、肩胛灵活/稳定性训练等等。
但这些方法,练过的同学都知道 —— 对于刚才我们所提到的肩带问题,改善效果甚微,甚至还有反面效果,比如斜方肌更高、肩胛更突出。
因为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都只聚焦在肩膀上,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在纠正训练层面并不可行。
肩带的问题,基本不出在肩带,
而是出在胸廓上。
今天,我们就从全局出发,和大家聊聊
肩带纠正训练的新思路

01
肩带问题基本不出在肩带
而出在胸廓
虽然我们的肩带看起来只有锁骨和肩胛骨两块,但如果将两侧的肩带结合起来,再加上后侧连接肩带中间的肌肉,实际上整个肩带系统就像是一个圆环,这个圆环正套在我们的胸廓上
这也意味着,胸廓和肩带的运动会相互影响
举个例子带大家感受一下。
你能做出单纯的“驼背”动作而不“含胸”吗?
或者,能做出单纯的“肩膀后夹”动作而不“挺胸”吗?
我猜99%的人都做不到。
因为我们的肩带是胸廓整体形态的重要一环
如果你想驼背,就需要让胸廓后侧尽可能向后隆起(扩张),如果此刻肩胛不让出位置,这个隆起(扩张)就会受阻 ,你不得不在驼背的时候,让肩胛骨往外+往前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含胸”的样子。
如果你想把肩膀往后夹,就需要位于肩胛骨中间的胸椎让出点空间来,我们很自然就会在肩胛骨回缩的时候伸展胸椎,也就是“挺胸”。
现在,你应该能理解为啥我说:肩带的问题基本不出在肩带,而是出在胸廓。
这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胸廓)不牢,那上层建筑(肩带)自然无法稳固
02
“下坠肩”
胸廓引发的肩带问题
地基(胸廓)不稳,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下坠肩”
理想的肩什么样?
理想的肩带形态,并不是网上所鼓吹的“直角肩”,而要看肩胛骨与锁骨的位置
肩胛骨应该位于我们第2-7胸椎之间,内侧缘距离脊柱大约4-5个手指宽度的距离,同时上旋10°、内旋30°、前倾10°
锁骨在正常状态下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上抬起大于10°,呈一个很宽大的V形
什么是“下坠肩”?
而我们所说的“下坠肩”,则是在理想肩部形态的基础上,整个肩带系统掉了下去
锁骨变平,肩胛骨掉到更低的位置,甚至有一点下旋。
从外观来看,人好像没有肩膀,脖子向下似乎直接就连到了手臂,同时斜方肌看起来还很高耸入云。
03
“下坠肩”的成因
胸廓的高压状态
对于这样的肩胛姿态,核心问题就出在胸廓 —— 胸廓承托不住肩带了,肩带就下坠了。
我们可以把胸廓想象成一个支撑着肩带的笼子,这个笼子并没有那么强硬,相反,还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这种柔软度赋予了它产生形变的能力,你可以在一吸一呼之间看到胸廓的起伏
这种起伏被我们称之为“扩张”与“压缩”,吸气时扩张,呼气时压缩。
那是什么控制着这种扩张与压缩呢?答案是肌肉
肌肉的激活程度高,产生的力量大,它就可以产生“压缩”
反之,激活程度低,产生的力量小或甚至不产生力量,它就可以被“扩张”
一方面,我们久坐伏案的状态,让胸廓周围的肌肉持续紧张
另一方面,现代人大都处于持续的慢性压力状态之下,这也会让我们的肌肉处于持续的高激活状态
肌肉一直放松不下来,相当于对胸廓的前后都进行了“压缩”
这种压缩,减小了这个胸廓这个笼子的直径,而套在上面的圆环 —— 肩带,自然就没了支撑,只能往下坠了
同样,由于没有支撑,你再怎么开肩、练肩,肩膀也不能自己跑上去,毕竟它总不能架在空气中。
04
解决方案《下坠肩纠正》
85折秒杀2月16日截止
想要解决“下坠肩”的体态问题,先要稳固“地基” —— 即改善胸廓的高压状态
根据以上思路理念
根正派课程团队开发了
《下坠肩纠正》课程
85折秒杀2月16日截止
报名后主动联系【客服】发送已购截图进群
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新课
可以扫码联系客服发图咨询
课程从解决胸廓压缩入手,纠正
由于胸廓压缩所导致的肩带异常
,包括
锁骨下抑、斜方肌大、肩胛下旋、翼状肩胛
等。

👇扫码直达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