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手臂 配对 效率 容量
作者:Nick_Tumminello
编译:弓与琴
为了最好的训练结果,要确保两件事:投入努力和连贯一致——换句话说就是,训练投入激情,并保持渐进负荷
有了以上前提之后,训练方法才有优劣之分。这篇文章里,我要向你介绍一条用更少时间练出更大臂围的路子。
训练量:每周至少15组二头和三头训练
先聊基础的,对于大部分肌肉来说,每块肌肉每周练12组以上,是合理的容量区间。当你想加强某个部位的时候,该部位的每周训练量,就至少该提高到15 组了 。
对于手臂,就是每周练15组肱二头肌和15组肱三头肌。
你有能力继续加容量,超过20组也可以,主流研究基本上秉持着这么一个观点:练得越多,收获越多——前提是你能从中恢复过来!
但当尝试增加每周组数的时候,你应该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一点一点加组数,而不要一次性就把容量提到超高值,这么做会毁了你的长期进步。
不把复合动作算进手臂训练容量里
确实肱二头肌会在引体、下拉、划船等动作中被练到,肱三头肌会在卧推、臂屈伸、过头推中被练到。但这些复合动作对手臂肌肉产生的刺激还不足以单独计算组数。
比如说,俯身杠铃划船带来的肱二头肌适应性刺激只有常规弯举的 50%,远不如直接训练。因此,如果把复合动作也记入组数的话,训练量是缺斤少两的。
但你可以合理地把下拉和弯举结合,这个组合是增长二头肌力量和围度的神器。
练胸练二头,练背练三头
对一些习惯了胸和三头一起练、背和二头一起练的“老炮”们来说,这么做可能稍有奇怪,我会在下面的篇幅里解释。
现有的科学研究基本同意这一点,在训练容量一致的前提下,高训练频率高可能比训练频率低好一些(一周练3次比一周练2次好)。
假设肱二头肌设定的训练量是一周 15 组,那么有两种方案:
A.每周练3次,每次 5 组
B.每周练1次,每次 15 组
初级训练者一般更适用于A方案,但对于某些成熟训练者来说,这两种方法效果相差不大。
而既能增加手臂训练频率,又不额外增加训练日的方法,就是把推胸和二头组合起来做“配对组”,拉背和三头组合起来做“配对组”。
训练安排
配对组(Paired-Sets)跟超级组有点区别,超级组每做完一个动作会马上进行下一个动作,配对组中间则会有短暂的休息。
想训练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训练组数,配对组是一种完美的训练策略。
下面有几个配对组的例子
背和三头
动作
组数
次数
休息时间
引体向上或者高位下拉
3
12
1 min
哑铃颈后臂屈伸
3
12
1 min
哑铃单臂划船
3
12
1 min
哑铃仰卧臂屈伸
3
12
1 min
胸和二头
动作
组数
次数
休息时间
哑铃上斜卧推
3
12
1 min
哑铃二头弯举
3
12
1 min
俯卧撑(脚垫高)
3
12
1 min
EZ 杆牧师椅弯举
3
12
1 min
假设以 1 秒向心 3 秒离心的方式完成每个动作,那么每个动作需要 4 秒,1 组需要 48 秒(顺便提一下,对手臂生长来说,3 秒的离心比 1 秒的向心更重要)。
我们仔细看一下
l引体向上或下拉,每组训练时间 48s,休息时间 1 分钟。
l哑铃颈后臂屈伸,每组训练时间 48s,休息时间 1 分钟。
虽然,每个动作看起来只是休息一分钟,但是将动作配对组合起来之后,两个同样的动作之间隔了2分48秒。文献综述表明,同一肌群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在 3-5 分钟时,有最佳恢复效果。与组间1分钟的休息相比,3-5 分钟休息的受试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力量。这与我上面的248秒接近,这是最大化收益所需要的,休息足够才能确保你的动作有高质量。
配对组完成一组需要 3 分 36 秒,三组做完需要 10 分 48 秒。
如果我们传统一组一组练的方式,我们来算一下时间,假设休息时间一致。
先做引体向上或下拉,每组训练时间 48s,休息时间 2 分钟 48s。
再做哑铃臂屈伸,每组训练时间 48s,休息时间 2 分钟 48s。
算下来,两个动作用了21分36秒,两倍于配对组的训练时间,并且没有额外好处,因为没有额外的训练量。
配对组需要组合互不干扰的肌群
“胸和肱三头肌搭配,背和肱二头肌搭配”的传统搭配的问题是,这两个动作会用到类似的肌群,这会干扰肌肉恢复和训练表现。
因此,配对组中,第二个动作应该与第一个动作针对不同的肌肉群。
理想情况是,选择互不干扰的肌群进行配对。二头一般与推胸的动作的互不干扰,三头一般与拉背的动作互不干扰。
训练第二个动作的时候,第一个动作用到的肌肉还在休息恢复中。当你再次练到这个动作这块肌肉时,已经是几分钟后了,肌肉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恢复并准备好在每组中发挥最大强度。
配对组是非常实用的训练方法,既可以节省训练时间提高效率,也可以把多出来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训练量中,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我非常建议你到健身房实践一下。
FE--
穿


......
扫码购买课程
参考文献:
Mannarino P et al. Single-Joint Exercise Results in Higher Hypertrophy of Elbow Flexors Than Multijoint Exercise. J Strength Cond Res. 2021 Oct 1;35(10):2677-2681. PubMed 3 .
Gentil P et al. Single vs. Multi-Joint Resistance Exercises: Effects on Muscl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Asian J Sports Med. 2015 Jun;6(2):e24057. PMC 1 .
Gentil P et al. Effect of adding single-joint exercises to a multi-joint exercise resistance-training program on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in untrained subjects. 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13 Mar;38(3):341-4. PubMed 2 .
Schoenfeld BJ et al. How many times per week should a muscle be trained to maximize muscle hypertrop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frequency. J Sports Sci. 2019 Jun;37(11):1286-1295. PubMed 5 .
Robbins DW et al. The effect of an upper-body agonist-antagonist resistance training protocol on volume load and efficiency. J Strength Cond Res. 2010 Oct;24(10):2632-40. PubMed 3 .
de Salles BF et al. Rest interval between sets in strength training. Sports Med. 2009;39(9):765-77. PubMed 1 .
Pereira PE et al. Resistance training with slow speed of movement is better for hypertrophy and muscle strength gains than fast speed of movement. Int J Appl Exerc Physiol. 2016 Jul;5(5):37-4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