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还记得这段麻瓜必背的化学咒语吗?
上一次听到还是在《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喝醉之后在台上的尴尬献唱。
学生时代,只要上过化学课,就都被那张小小的元素周期表“折磨”过,而且它其中还有数不尽的规律:横着看、竖着看,各有N种不同的相关性。
而这样一张巧妙的元素周期表刚刚过150周年生日,它的发明本身其实有很多故事。
1774年,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安东尼·罗朗·拉瓦锡通过磷燃烧的实验准确地识别了氧气的作用。
1803年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关于原子论以及原子量计算的见解。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提出后,化学科学家们就把元素的概念和原子论联系在起来,并多次尝试通过测试各元素的原子量来建立一种更为精确的元素分类方式。
1866年
,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前辈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卡片排序的方式来探寻化学元素之间的周期律
。但是这一时期的元素周期表是饱受诟病,不被认可的。
直到1875年
,“镓”元素的发现印证了门捷列夫的预言,从此他一炮而红。经过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的探寻,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
也日渐完善,终于成为了当代我们见到的样子。
元素周期表是深入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想要记得牢,死磕不是好办法,不如试试这款用化学元素周期表设计的桌游《元素轨迹》,很管用哦~
长按二维码购买
作为化学启蒙游戏,这是一款围绕化学元素周期表展开的轻型策略桌游,好玩不难,而且《元素轨迹》的出版公司是美国 Genius Games,它们一直以来都以发布各类科学主题的策略游戏作为它们的方向,在专业度和游戏性上都有保证。
比如之前推荐过的,《细胞工厂》是对人体细胞的活动进行科普,


《元素轨迹》出版后获得国际科学期刊杂志《Journal of Cell Science》的推荐。游戏的背景基于化学科普,内含大量中学生必会的理科知识点。游戏规则精简,上手非常简单
游戏设置2-5人可玩,并且不同人数都能拥有很棒的体验。
整体色彩搭配很透亮,通过这些色彩斑斓的小方块,带孩子们全方位领略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魅力!对于科学,尤其是化学启蒙,先有个好印象!
接下来你可能会困惑,娃都没接触过化学,更不要说背下元素周期表了,多以对着这样一张真·元素周期表,要怎么玩?
其实,玩《元素轨迹》不需要有任何的化学知识,甚至连最基本的化学基础都可以不需要有。
游戏围绕元素周期表设计,将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为游戏机制引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玩家将通过移动小烧瓶收集新的元素,推进他们的研究,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非常有代入感。
原子序数、原子量、电离能或者原子半径的增加与减少,都可以使你的小烧瓶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来移动,最终到达你的目标元素。
玩家通过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研究从而获得一定的胜利点数,如何激活周期性趋势以及移动的路线是游戏最主要的策略点
游戏过程非常有化学实验室的代入感,就差穿上一件白色实验服了
开始游戏前,先像图片所示的这样,摆放好游戏配件:
每位玩家手中会有一张目标卡牌,这就是你这一局游戏的“研究方向”。
你需要用能量激活周期性趋势,使得小烧瓶在周期表的各个元素之间移动,这样才能研究到不同的元素。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移动工人收集资源的游戏。
游戏版图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玩家每回合放置/拿取能量标志到1个周期性趋势区域,并按照对应的移动方式将自己的烧瓶移动元素周期表的特定位置。
# 如果停留位置的元素存在于打开的4张元素目标牌中,则将自己的研究方块放在该目标牌的该元素栏中。
# 如果停留位置符合自己显微镜所在的元素组牌,则移动显微镜到下一位置,并推进自己的学术条。
当某位玩家学术条堆满或者任意一堆元素目标卡拿完,游戏结束,分数最高的玩家获胜。
注意事项
1、选择想要完成的目标卡时,尽量不要和其他玩家选择同一个目标卡,除非你能有把握比他先一步完成目标。
2、最终结算有几个方向的分数,玩游戏的时候要多方考量不要只着眼于一点上。(小编玩的时候只集中精力完成目标卡,忽略了其他得分的渠道,看似得了高分但是最终结算的的时候总分并不高)
3、玩家在能量标志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多次激活周期性趋势。但是能量有限,玩家需要规划好自己的行进方式。
这个游戏玩下来,或者玩的过程之中,孩子会接触到“元素”,“元素族”,周期趋势等多个推进游戏的概念,也有机会了解到“原子数”,“原子量”,“原子半径”等引申的知识。
除了附赠的游戏背后的科学《知识手册》,知识覆盖的或深或浅,也要看家长的参与和补充。
作为家庭游戏向孩子普及化学元素知识,或者在学校中使用帮助学生记忆元素周期律,是非常合适的。总结就是:化学启蒙、策略竞争、全局规划的家庭游戏。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