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不久前,一位女性公众人物“塌房”了。
她名誉全球,追随者百万,大街小巷的每个书店,都摆着她的著作。
还被评为“世界上最会整理房间的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塌房新闻爆出后。
大家却纷纷感叹:「这简直是年度最治愈的消息」

“她塌房,是年度最治愈新闻”

从众星捧月,到被嘲讽“带头打脸”。
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方式迅速“塌房”。
身为一名“整理师”,近藤麻理惠的日常工作,是为不擅长居家物品整理的人,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帮助。
只留下“能让自己感到心动的物品”,其它都丢掉,是她的核心整理秘诀。
△独创心动整理法 | 图源:网络
由此延伸出的成名之作《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销量超过1200万册,被译为40余种语言,风靡全球。
她所独创的收纳和整理技巧,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家务效率,更让无数人在体验后直呼“神奇”“真的像魔法一样”。
她的粉丝里,有不少家庭主妇。
“收纳魔法”的出现,似乎解放了女性在家务中,被消耗过度的时间与精力。
然而,就在上个月,近藤麻理惠却公开宣布“放弃整理,家里现在很乱”。
△“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 | 图源:Washington post
放弃整理的理由很简单:“忙不过来”。
去年刚生了第三胎的近藤麻理惠,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感叹:
“在最忙的时候,一边要控制厨房里可能发生的危险,一边联系水管工人,还要避免灶台上烹煮的食物烧焦。”
曾经的“收纳女王”,如今出现了被迫放弃收纳的情况。
她的这一举动,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房屋的整洁有序,只是个伪命题。
这条看似属于“塌房”的报道,被无数人戏称为“年度最治愈新闻”。
无论是路人还是粉丝,都笑得合不拢嘴,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
毕竟还有什么事,比知道近藤带头“开摆”,更能治愈家务焦虑呢?
更有网友直言,「整理学不存在了」。
△各国网友都被“治愈”了 | 图源:Twitter/豆瓣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近藤第一次动摇了。
对于她来说,“收纳整理”是谋生手段,更是兴趣所在。轻言放弃,等于否定自己过往的努力。
从小,她就对它情有独钟,长大后,更是把它发展成了自己的终生职业。
但生育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远超她的预期。
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碍于职业人设,没办法请家政妇搭把手,她只能逼着自己坚持。
但当二胎呱呱坠地后,她发现,完美已然成了一种奢求。三胎的到来,则更是“雪上加霜”。
对生活秩序感的执念,终于被现实打败。

干不完的家务活,失效的整理魔法

“收纳女王”举起了白旗,带头放弃家务内卷。
不少粉丝认为,即使近藤放弃整理,家里也比会别人整齐很多。
100满分到80分的转变,也比普通家庭主妇低于60分的不及格更加“完美”。
近藤停下了脚步,无数妈妈们却仍被逼着往前走。家务内卷的不归路,她们被夺走了拒绝的权利。
同样是三胎宝妈,北京的一位母亲,就是舆论眼中“家务差生”的代表。
丈夫出门喝酒,婆婆带娃抽不开身,家里乱如废品站。
下班到家的她,面对怎么都做不完的家务,无奈吐槽“家务不是一个人的事”。
△无穷无尽的家务地狱 | 图源:微博@水木视讯
然而,她的这番话,却被视为是“做不好分内事,还为自己的懒找借口”。
同在一个屋檐下,夫妻共同赚钱养家,家务却被理所应当地认为是女方的责任。
“分内事”这个词,一面像是魔咒般紧紧箍住女性,一面却成了伴侣逃避家务的正当理由。
小红书上有位博主,曾设计过一场行为实验。
在她家的床头,有张纸巾在地上掉了整整一个星期,老公却熟视无睹。
于是她故意在纸巾上,放了张百元纸币,以此来测试:
老公平时究竟真是“眼里没活”,还是对家务“装聋作哑”,只想等她来收拾。
△博主故意把钱和纸巾叠放在一起 | 图源:小红书
结果第二天,钱被拿走了,纸巾还在。
面对博主的质问,老公解释自己没捡纸巾,是因为“不敢”,担心纸巾是特意放在那里的。
被博主戳穿后,又狡辩本想“早上捡钱,晚上捡纸”,不是故意装看不见。
评论区里,不少女性纷纷表示,家里有同款“老公”,从来不肯分担丝毫家务。
偶然兴起刷个碗,也真的仅限于“刷碗”:
洗碗布随意一丢,碗筷不放回原位,桌上的水渍也被完整保留。
有人还模仿博主设计了类似的“测试”,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负面结果。
△博主和老公的聊天记录:看不见垃圾,但看得见钱 | 图源:小红书
其实,与其说他们是“故意看不见”。
不如说是“缺乏意识”。
这种因缺乏意识带来的“盲目”,潜移默化中,将原本“公共”的家务,全部划分给了女性。

是家务,不是“女”务

有时,“盲目”的不仅是丈夫,也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员。
以挑选礼物来举例。
爸爸收到的可能是剃须刀、按摩仪、烟酒茶等。
而妈妈,除了会收到护肤化妆品、衣服首饰之外。
家电类,也在第一梯队的礼物候选名单内。
△网友总结的送父母的礼物清单 | 图源:小红书
诚然,可以理解子女挑选礼物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妈妈的家务效率,帮助她减少一些辛劳。
但这种送给“特定对象”,而不是送给“家庭整体”的礼物。
其实也是在无形中,强化着家务的责任归属。
与责任一同交给女性的,还有舆论的压力。
家务做得好,不一定能得到夸奖,得到的是不断提高的“完美”标准线。
做不好,却会被贴上“懒女人”、“嫁不出去”等充满恶意和个人攻击的标签。
△当“家务”换了性别主语,含义也大不相同 | 图源:小红书@小舟
有宝妈曾在网上求助:
「别人带两个孩子,还能同时做饭干家务,为什么我只带一个孩子,却什么也干不成」
她将无法兼顾家务的窘迫,归为是自己能力不足。
却没有意识到,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其他家庭成员缺位的结果。
△宝妈自责没能力 | 图源:小红书
家务,是现代的”西西弗斯巨石“。日复一日滚落,没有尽头。
无数女性花钱花心思,只为把这块巨石,推得比昨天更高些,更快些。
她们去购置高价家电,去向近藤麻理惠等一系列整理大师学习。
简单的叠袜子教程,播放量就超过了150万次。
在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家务责任”困住的女性缩影。
△近藤的家务整理真人秀 | 图源:网络
“收纳女王”的塌房,不一定是件坏事。
它只是更多女性走下“神坛”的第一步,也让更多人明白:
世间哪有什么真正的魔法,再神奇的收纳方式,也解放不了被困在家务里的妈妈们。
比起想尽办法让她们成为一个全能的“家务机器人”,维持完美的女性形象。
她们更需要的,是舆论的解绑,是从根源上厘清:
家务的主体,属于“家庭的每个成员”。
而不是“女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