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靠谱
与此前说过的“过敏体质”一样,现代医学没有公认的“疤痕体质”的定义。疤痕体质是一个并不严谨的俗语。
了解以下相关知识,可以以免给自己扣上疤痕体质的帽子:
皮肤损伤到一定程度后,例如有明显的出血、皮肉开裂,在修复过程中都会形成瘢痕,也就是我们说的“留疤”,这种情况很普遍,基本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大概只有0.15%的人在皮肤损伤后,会有过度的修复反应,留的疤则会特别明显,甚至有瘙痒和疼痛,这时我们叫做瘢痕疙瘩(疤会向周围正常皮肤扩展,且不会自己消退)或者肥厚性瘢痕(疤局限在损伤区域,有希望自己消退),有的人就会将这种情况归因为疤痕体质。
其实,瘢痕疙瘩或者肥厚性瘢痕并不见得和体质有关系,它们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少时候和局部的感染、伤口张力太大或者外来的异物作用都有关系。
不用过于担心,即便自己已经有瘢痕疙瘩,也不代表任何的皮肤损伤都会引起这类病变。它们一般发生在特定的部位,举例来说,瘢痕疙瘩主要长在胸口、肩膀、后背上方或耳朵上,很少长在眼周和脸上。
一定程度上,瘢痕疙瘩或者肥厚性瘢痕也是可以预防的,例如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或手术,及时正规治疗痤疮、感染等皮肤问题,皮肤损伤或手术后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让伤口顺利愈合(保持伤口湿润、不要牵扯伤口、做好防晒工作等)
在创(烧、烫)伤或手术伤口愈合后,对于经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医生评估后,增生风险较大的伤口或创面,积极预防瘢痕,如外用硅胶制剂、减张治疗、弹力加压治疗、激光干预等。
医学校对:殷悦医生
参考资料

[1] UpToDate.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keloids-and-hypertrophic-scars
[2] Jean Bolognia, Julie Schaffer, Lorenzo Cerroni. Dermatology, 4th edition. 2017

本文首发于「怡禾皮肤」,关注后可查看更多皮肤专科医生撰写的皮肤相关科普。‍‍‍‍‍‍‍‍
如果你被疤痕、湿疹或其它皮肤问题困扰,可通过下面图片向医生问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