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月,“迈出”疫情封控大门的中国市场涌现生机,“鸽派”转向和就业数据博弈下的美国市场也是风高浪急。全球经济基本围绕通胀、加息、就业、经济增长等主线展开,随着中国复苏和美国预期衰退的普遍预期,投资市场买方和卖方将达成怎样的共识?投资人在开年之际又将如何开展投资?
202328日,美信全球联合创始人吴晓雯,就最近市场变化以及今年宏观市场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下为主要直播内容:
全球市场整体回顾
从宏观上来看,受中国疫情放开和美联储鸽派转向的影响,今年年初全球投资市场有转暖之势,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3.8%、标普500指数上涨7.25%、道琼斯工业指上涨2.42%、上证指数上涨4.62%、恒生指数上涨7.59%、国企指数上涨7.22%、日经225指数上涨5.79%、英国富时指数上涨5.82%
回顾一月,全球股票指数大部分上涨,美国市场尤其瞩目,迎来年初高光时刻,欧洲股市也迎来一波反弹,港股、日股、中国A股则较为温和。
市场共识:2023年美股小熊市,A股小牛市
【美股】
2023年迄今为止的反弹之后,标普500指数如今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好于市场预期的经济增长和美债收益率下降趋势。但同时,美股整体估值抬升、企业盈利低迷和利率上升意味着末来美股上涨空间非常小。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卖方机构基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2023年美国经济以温和衰退为主,整体来说,美股将迎来小熊市。
过去一个月,“美国股市的触底反弹”是过去一年表现不佳的技术性回补。整体判断,后续将难以看到如此强劲的反弹,余下走势不宜过度乐观。为什么我们说一月份是技术性反弹?
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投资者们对美国经济弹性的正向押注、通胀缓解的这一利好迹象,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透麗抗击通账取得成效后,市场已完全消化美联储暂停加息预期。
美信全球联合创始人吴晓雯表示:“过去几个月,美股整体估值未出现明显提升,换言之,企业营收不会在短短三个月间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大盘科技股,企业营收仍然低迷,加之通胀压力下的高利率,整体判断美股一月份迎来技术性反弹,但中短期来看(6-12个月),美股盈利空间较小。”
不过,大部分投资人正大力押注美联储年底前的“加息转向”,将大力刺激全球风险偏好持续上行,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美股投资仍持乐观态度。
然而,上周五美国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美国强劲的就业水平或将刺激通账率保持在高位,这一数据可谓重创了市场对于美联储转向的预期。
这也造成了美股“阴晴不定”的行情,即利好消息一出随即暴涨,利空消息一出随即大跌,接下来市场将不断被消息面和情绪面所左右。
包括本月正值美股四季度财报公布季,专业炒股人士会紧盯财报而进行更频繁的操作,进而加剧了市场波动。从企业财报来看,受益于通胀环境的行业(公用事业、水电、消费品),其收入和盈利普遍超出预期。
A、港股】
结合捐赠基金、养老基金、险资等买方机构的普遍观点:亚洲股票短期存在机会。
春节前期,港股一直处于上扬态势,虽然在免年迎来了开门红,但之后调整加剧。从市盈率回归和盈利修复来看,恒生指数仍存13%的上涨空间。东吴证券发现,当前人民币汇率对于疫后复苏的定价最为充分,超过了90%,而A股、港服以及债券收益率的这一定价均在60%-70%之间。国海证券预测,20233月两会之前,港股风险总体相对可控,需要担心的反而是20233月至4月港股行情能否持续。
关于A股,从历史回测来看,春节过后A股整体上涨概率较大,“春季躁动”日历效应明显,过去十年春节过后主要宽基指数月度上涨概率超过70%,创业板平均张幅较大。另外春节消费回暖推劢经济预期上行,叠加年报披露窗口临近推动盈利预期改善,外资持续流入推动风险偏好上升。
不过,这个机会窗口会“打开”多久?不难发现,A股消费等行业的短期上涨,背后刺激因素主要为12月中国疫情政策放开带来的利好,但短期利好预期很快会被市场消化。所以短期来看(3-6个月),A股存在上涨空间。
但就长期投资来看,相比美国市场,中国企业并不具备成长属性。过去几年,中国股市确实涌现出很多优质的成长股,但长期成长主线并不明确,阻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压力、人口红利减少、互联网巨头等私有企业受到政策重创,打击了人们的创业信心。相比来说,美国有不断的科技企业、软件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以及投资人特殊风格偏好——即使企业暂时无法盈利,但美股投资者普遍偏好于成长型企业。
综合机构观点:中国A股短期机会涌现,长期具有不确定性,美股长期机会相对较多,尤其是私募股权市场(VC早期投资)。
如何配置全球资产?
2023年,哪类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策略会符合今年市场呢?
长期来讲,大多数投资人并非将“宏观”作为投资决策的第一参考因素。宏观最主要的指标是利率,而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市场都处于超低利率环境中,因此在投资风格上,宏观型基金相对黯淡无光,而在个股和公司上有深入研究的基金管理人则赚得盆满钵满。
2022年,很多深耕于个股研究的基金管理人路途坎坷,收益较差,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基金管理人能力,而是投资策略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宏观型策略在去年表现优异。
2023年,全球市场风格以宏观和基本面的博弈为主导。吴晓雯表示,要选择兼具宏观和基本面的基金。因为今年宏观市场趋势渐渐明朗,相比去年市场环境,今年基本面将起到更多的作用,基金管理人要通过深入挖掘个股投资价值来搏取收益。
不同偏好的投资人怎样选择资产?
对于“想搏增长”,“愿意操心”的投资人,短期投资上,可以抓住A股、港股的投资机会,长期投资上,关注美股投资机会。待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扰动过后,可适度考虑对冲基金。
对于偏好“想搏增长”,但“不喜欢盯盘换仓”的投资人,可以适时抓住一些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会,从中美私募股权市场来看,美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对于“不想操心宏观市场变化”的投资人,可以关注固收或与传统金融市场低/无相关性的资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