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eth  编 | Mina

这几天读到一篇文章,才知道现在连申请美国夏校都卷上了天。据说每年在中国大陆,美国文科夏校天花板TASS仅招1人,理科顶尖夏校SSP只招不到5个人。
前些天还在和一个同学妈妈闲聊今年夏校的事,思想还停留在随便找一家上上。这才知道,申请夏校不亚于申请私立高中,不仅仅看成绩,还要考察学生兴趣的广度与深度,参加过什么竞赛,是否能写出一篇融会贯通你所有行为的文书,以及这份文书最终是否能打动招生官。
*小编提醒,作者倾诉在北美求学的女儿的教育心路历程,精彩后文继续!
突然觉得走在国际教育这条不归路上的孩子们太不容易了。且不说申请大学时GPA、标化成绩还有改了又改的文书有多折磨人,国际教育这条路越来越“卷”。现在倒好,申请夏校也要如法炮制。
从公立到私立,好不容易切换了教育阵地,本以为孩子可以从此开开心心的学习,在全人教育的熏陶下走上美好快乐的成长之路,但现实却一再把我们从美梦中敲醒。
当我们总是喜欢批判唯成绩论时,百花齐放的全人教育方式真的就那么香吗?
01.
年前,一个同学妈妈提醒我,得开始研究明年夏校的选择与申请了。还没容我反应过来,另一个同学妈妈已经研究好了某商赛的赛前辅导,开始招募组员为一年后的比赛做准备了。
就连对运动和课外活动一直无感的女儿,有一天也突然跟我说:“我找到了好几个论文写作比赛,准备投个稿参加一下,得为今后的大学申请做点准备了。”
我知道,她这种积极绝不是纯粹源于自身的主观意愿,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是有的。国际教育体系下的孩子都知道,课外活动的多少和多样性、校外的比赛和取得的各种成绩在升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事实上,不单一依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方式,看似合理,但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与负担完全不输于公立体制下的分数压力。两者的区别无非是广度与深度的问题。
在学校里,孩子们都知道必须得参加社团,尤其是那些不喜欢或不擅长运动的学生,进入不了任何运动队就意味着你无论如何也得参加个什么。
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随便选一个,比如gender sexuality alliance,其实并非有多支持性别认同,而是为了显示一种对他人的包容性,说白了,比较功利。
海外社团、社区等概念,对于内向不主动的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国外很多的私立中学在招生宣传的时候都会格外强调自己的社团有多丰富。有的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甚至会规定每周的某一天放学后,所有学生都必须留校参加社团活动。习惯成自然嘛,当然这么做也确实是出于“为了学生好”。
社恐”的学生呢?为了毕业的时候不能太难看,咬牙勉强着。
不过,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社团不过是几个对某个topic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课后聚在一起,自己找点与之相关的事做而已。曾听说某公校的一个唱歌俱乐部就是大家在油管上找几个视频,跟着一起唱唱歌,high一下。
关于社区服务,除了少数非常有使命感的孩子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很多人都试图找到一份可以持续不断做的项目。有的人去学校做小助教,有的人专门考个证书去做社区游泳池的救生员。
你说孩子们去参加各种五花八门的活动和service,到底是出于自身兴趣,还是为了去满足大学招生的条件? 好像已经真的说不清了。大学招生的要求深深的映射到每个学子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分不清每个人的所做到底是爱好还是义务了
考大学成了一件倒推任务,当大家大致知道大学招生官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但招生官心目中的那个“被选中的”又是个模糊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模板,大家只能尽可能地去做,越多越好。
02.
我还记得有一回,女儿无限感慨的跟我说,她有点羡慕那些参加高考的人,好歹只要关注成绩这一项,其他的都不用管
她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当初我们煞费苦心地从上学第一天就把她送到国际学校,到底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当我们的关注点都在国内传统教育为了提高分数而卷上天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那些在另一条跑道上的学子们,他们何尝不也是在卷着,卷得没有一条“分数”线,没有正确答案。
曾听到身边不止一位家长说过,自家的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从前被成绩压得没了生机的孩子们渐渐的复苏过来,人变得有活力、主动好学了。相比之下,没有经受过公立教育洗礼的孩子们能感受到这种被点亮一般的幸福感吗?
我们这一辈自然多为公立教育出身,回首当年,身为学生的我懂得什么叫做坚毅(也可以叫做逆来顺受),什么叫努力与勤奋(毕竟努力和分数绝对成正比),什么是竞争及其带来的内在动力(每天面对全班大排名你会怎么想)。
然而,国际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每天沐浴在宽松友善的学习环境里,却很难有机会在学校里培养出这些能力。
当然,现在公立教育体系也已经改革了,比如排名,比如作业。
03.
曾经觉得“没有上过(国内)公立学校的学生生活是不完整的”,现在回头想想,依然认同自己当时的想法。关于传统的公立教育,大家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卷”这个现状上,但是,对某些性格特点的孩子来说,也许公立教育真的就更加适合他们呢
比如我家大侄子,从小就是个妥妥的理工男,不爱社交、不善言语,每天沉浸在计算机和高科技的各种高深技术术语世界中。只要保持学习成绩稳定,高考发挥正常水平,就能上个国内不错的大学。
设想一下,如果把他送进国际教育体系中,运动就别想了,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估计也是勉为其难。在国际教育的跑道上,估计他只能靠拼命参加科技竞赛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了。
一个朋友的女儿,简直就是个不在艺术学校学习的艺术生。音乐舞蹈样样都爱,忙到几乎没有留出什么时间为高考刷题提分。
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后,她说,我对自己很满意,因为中学阶段做了我想做的所有事。她不卷是因为她和她的父母都没有执念——对名牌大学的执念。但在国际教育体系下求学的孩子们敢舍弃这种执念吗?他们的父母愿意舍弃这种执念吗?
这种目标与心态下,谁更卷呢
想想女儿的那一句关于“有点羡慕高考”的话,其实说实话,我也有点认同。自打女儿进了高中,她和同学的日常聊天从扯闲篇变成了有升学针对性的话题,我这个局外人也开始“帮忙”收集各种资源。
手机里加的是义工群,网上关注的是各种活动机构,就连日常当作消遣的读书时间,现在也都变成查阅大学招生录取了。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下,人总是容易焦虑的
但我的女儿还有退路吗?
这件事真的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走了国际教育线路的学生再也回不去公立教育体系,但是那么多公立教育体系下不能发挥潜能的孩子却可以选择转去国际教育体系,而且转变往往都向着好的一面。
曾经听到某私立国际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向围着她讨经验的家长分享,“如果有可能,还是让您家孩子在公立体制下先读完小学吧”,她说,自己一路走来,一直很感谢公立教育对她的培养。这不正是我想说的那句“”没有上过公立学校的学生生活是不完整的“吗?
想了这么多,可见我这个高中生的家长已经开始焦虑了。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