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中国奇谭》了吗?第一集开始就大火,大家纷纷称赞这是2D国产动画的崛起。
第五集《小满》和第六集《飞鸟与鱼》,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仔细想想,这两集都涉及了同一个主题:
第五集《小满》,小满被一只鲶鱼吓到。
第六集《飞鸟与鱼》,讲述了鲸鱼Alice的故事。
当然,鲸鱼实际上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看到小满和鱼,我就想到了年画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再说飞鸟和鱼,脑子里只有一句“转身离开/你有话说不出来/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我真的没有办法不唱出来。
只有电台版了,耐心等一分钟
鱼到底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含义呢?飞鸟和鱼是怎么和爱情联系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好好聊聊“鱼”。
一代网红的今世前生
你在网上转发过“锦鲤”吧?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我懂。
2013年,微博号“锦鲤大王”开了转发锦鲤图片许愿的先河,接着,在广大网友众人拾柴、商业营销推波助澜中,“锦鲤”成了网络世界金光闪闪的图腾。如今一说这个词,“好运”“幸运儿”等含义,反而比它那观赏鱼的本义更深入人心。

用锦鲤表示幸运,其实不算新鲜。
鱼与“余”同音,在中国传统中,本就有吉利的含义。
今人转锦鲤求好运,古人也经常用鱼讨彩头。上图的明代玉佩用“连鲇有鱼”表现“连年有余”这个吉祥意象。
上图的清代鼻烟壶雕刻了一条鱼,是为“莲年有鱼”。
鲤鱼更是身披神话光环:黄河有瀑布称“龙门”,相传每年暮春,鲤鱼自百川逆流而上,至此奋力跳跃,跃过龙门者,便被天火烧去尾鳍,化为龙身。因为这层“真龙预备役”的身份,鲤鱼自古就是备受喜爱的吉祥物。
年画娃娃抱着鲤鱼
《小满》里出现的鲶鱼

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就专门派人送来一尾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因此给儿子取名孔鲤,取字伯鱼。

鲁昭公派人给孔子送鲤鱼,表示祝贺。
《诗经·陈风·衡门》咏道:“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吃鱼何必非要黄河的鲤鱼和鲂鱼?这也正说明了黄河鲤的名贵。
古时鲤、鲂常常并提,都是鱼中名品,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说法
(洛、伊均是黄河支流)。其实鲤鱼肉粗刺多,能得到这么高的地位,还是多亏了文化背景加分。

红烧鲤鱼
古代就开始吃烤鱼了?
“鱼”的繁体字写作“魚”。好好一种水中生物,为何有表示火的“四点底”,难道古人对鱼的了解,是从烤鱼开始的?
其实这只是字体演化中的小误会。
鱼字的甲骨文、金文,都是写实简笔画。战国石鼓文本意是把鱼身简化、突出鱼鳍和鱼尾。结果到了小篆,直接把鱼尾写成“火”的模样,隶定后也就成了“魚”。

上图第一排分别为鱼字的甲骨文、金文,第二排分别为鱼字的战国石鼓文、小篆。
甘肃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侧面的鱼纹竖起来就是甲骨文的鱼字。
简化字“鱼”把四点底写成一横,倒也不是现代发明,而是由草书写法而来。唐代“草圣”怀素的书法名作《食鱼帖》:“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就把鱼字下部写作横。怀素是和尚,为人却狂放不羁,不避荤腥,特爱吃鱼。

怀素的《食鱼帖》
鱼在古代通常做成“鱼脍(kuài)”,搭配葱花、芥辣等调味料来吃。“脍”泛指切细的生肉,
鱼脍约等于今天的生鱼片。
相传隋炀帝下江南,迷上了当地的鲈鱼脍,赞为“东南之佳味”。《世说新语》里还有个故事,说晋朝张季鹰在洛阳为官多年,秋风起时,忽然想念老家吴郡(今苏州)的莼菜羹、鲈鱼脍,就把官一辞,回家去了。从此,“莼羹鲈脍”不仅代表江南风物,也成了乡愁的同义词。

古代的鱼脍是将生鱼肉切细,与葱、芥等调料搭配食用,具体模样、味道如何,我们可以藉由今天的生鱼片(刺身)来想象。
鱼部常用字
带有“鱼”的常用字不多,基本都跟鱼直接相关。很多人首先会想到
“鲜”
。现代人常常这样解读:鱼肉、羊肉最鲜美,所以鱼羊为鲜。而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则认为鲜字从鱼、羴,羴(shān)只是表音构件。
鲜的本义也不是味道,而是“活鱼”,古代也写作“鱻”。
如今在海鲜、河鲜等词中,它仍然保持本义。

与“鲜”相对,死掉、腐败的臭鱼,则是
“鲍”
,所以才说“久居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这里的鲍鱼并不是指那种美味贝类。小说《围城》中,勾引方鸿渐的女子叫“鲍小姐”,实已暗含贬义。鱼的臭味,早期也有专门的字“鮏”来表示,后来一般写成“腥”。

“鳞”则是古人眼里最典型的鱼类特征,先秦典籍中,就将鱼类称作“鳞物”。规则排布的鱼鳞有秩序之美,人们也常用它类比其他东西:水面细密的波纹是“鳞波”、密集整齐的房屋是“鳞次栉比”。
“渔”
虽然从水,但意思是捕鱼,其实也该归进鱼部。它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一条河里鱼类大丰收,商周金文则是双手抓鱼。如今的字形只保留了“水”的元素,却没体现出那双抓鱼的手,可谓失去灵魂。

上图分别为“渔”字的甲骨文、商周金文的两种写法。
双手抓鱼

还有个甲骨文,是鱼与一张大嘴,很像在说吃鱼的事儿。
其实这是
“鲁”
,意指言语笨拙,不妨想象成“像鱼一样不会说话”。到了小篆,下部变为“白”,汉隶则为“日”。直至唐代,颜真卿的书法里的鲁字,有时下部还会写成“白”。后来,渐渐还是“日”占了上风,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

上图分别为“鲁”的小篆、汉隶,和颜真卿书法里的鲁字。
飞鸟、鱼和爱情
终于说到飞鸟和鱼了!
有一首流传甚广的爱情诗,末段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它曾被传为印度文豪泰戈尔之作,其实在泰戈尔作品集中找不着,这几句又明显受北宋晏殊词句“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的影响,作者大概率是中国人。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飞鸟与鱼常常并提,并且二者都能象征爱侣。闻一多先生的论文《说鱼》,便提出鱼在《诗经》或其他一些民歌中,是配偶的隐语。《诗经》中紧跟着“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确实是“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鸿雁与鱼,是古代常常并提的意象,西汉时期还流行一种“雁鱼灯”,整体造型便是鸿雁回首衔鱼。
以鱼喻配偶,应是源于
鱼类令人惊叹的繁殖能力
。而照这个思路,汉乐府中的“鱼戏莲叶间”也不仅是描绘鱼游莲塘的实景,还一语双关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在采莲季节相恋、嬉游的情形。难怪《荷塘月色》中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温馨旖旎的“鱼戏莲叶间”,也是古人常用在铜镜、瓷器等居家日用品上的装饰题材,称为“鱼藻纹”。
飞鸟与鱼,还都是古人的信使。
前者有鸿雁传书,后者则有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其实是雕作鱼形的木板,将书信夹在中间封好,称为“鱼函”,“烹鲤鱼”就是拆开鱼函。

古诗中的“鱼传尺素”,是指用对半拼合的鱼形木匣盛放书信,称为“鱼函”。而这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翡翠鱼式盒,似乎正是对鱼函的“致敬”:做成了两半对扣的造型,机关在鱼眼处,打开后里面能装小首饰。
甚至也有用真鱼当信封的: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为了制造舆论,偷偷将写着“陈胜王”的布帛塞进鱼腹中,让杀鱼的人以为是神之旨意。
还有把更奇怪的东西往鱼肚里藏的:春秋时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将利刃藏在烤鱼中,临场拔出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柄短剑因此得名“鱼肠”。
咦(嫌弃),这鱼还能不能吃了?
看完这篇文章
再重新看看《中国奇谭》
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往期内容回顾
撰文 | 宰予 任箴 
摄影 | 动脉影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0年8月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