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样的问自己,“眼前孩子的这个行为,到底要告诉我什么讯息?”以这种方式来思考,让我增加想要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动机。而不会仅从表面的偏见,就直接来决定如何处理。
就以我们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最常遇到孩子“哭”这件事情为例。
当孩子哭,我们很容易告诉孩子“不要哭,不要哭”。
当我们这么想,这么做,似乎也在告诉孩子,哭这件事情是不被允许的,是不应该的,所以你应该立即停止哭这个举动。
但我们仔细来想,当不想要孩子哭,似乎也在反映一件事,哭或许牵动着我们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烦躁、无奈、厌恶、不安、生气、反感等。

  • 我们可以来思考为什么孩子哭,会让我们出现这些负面情绪?

从以上这些例子,在跟孩子强调,哭不是好事,不是大人喜欢的事,不是大人能够接受的事,不是大人期待你表现的事。
但我们想想,如果哭真正要传达的是孩子情感的表达,我们却不希望他以哭来表达,那我们又期待他怎么做?
有些孩子哭,是高兴的哭,喜极而泣的哭。有些孩子哭,是遭遇挫折,面对问题无法解决,反映出来的情绪。
有些孩子的哭是刻意,故意,吸引关注,以作为手段来掌控你,支配你。
有些孩子哭是对于生活周遭事物的思念,感伤,难过,不舍。
面对孩子的哭,我们先不急着否定,压抑,让我们试着先解开哭想要传达的讯息。
我们不能期待,孩子来跟你解谜,为什么他要哭?
但我们可以试着好好的来观察,哭所代表的涵意。
面对孩子感情的流露,对事物的感伤,想念,害怕,恐惧等情感的哭。无论男孩、女孩,请允许孩子流泪。这时我们可以在一旁静静陪伴,安抚。
当哭作为掌控的手段,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哭,是否收放自如,干净利落。
孩子面对不想要做的事,就哭。对于想要的事,要不到,就哭。当孩子逃避不想要做的事,当孩子达到所要的事,哭就停止。哭已经成为孩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时我们可以很清楚让孩子了解,他的哭的行为背后目的,同时也让孩子了解,以哭作为手段,是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除非他以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