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好房君
来源 | 装个好房子(ID:ihaofangzi)
20年,未曾丢过一件物品,守着满屋子垃圾过日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多数人对此或许都没个概念,因为正常情况下,谁会这么久不丢东西?
要知道,据相关数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要产生1.2千克的垃圾。如果20年不丢,算下来就是5.256吨,倘若这么多垃圾都堆积在家里,那画面实在不敢想象。
美国纪录片《Hoarders》
但殊不知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却是真实存在的。
来自香港的T(化名),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独居在37m²的小房子里,白天出门光鲜亮丽,晚上却与垃圾共眠,就这样瞒着所有人,囤积了整整20年。
可听完这背后的故事,却很难让人对他感到厌恶,或指责他懒惰,只留下了一地的心酸与无奈……
大约在半个月以前,T突然倒在了家中,再也没有站起来。

当时,他移民到美国的家人们,像往常一样回到香港看望他,约他出门饮茶。
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T从来不让妻儿子女上楼,大家只能在楼下等他收拾完毕,再一起出发。
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
尽管这样的行为,让关系向来融洽亲密的家人感到不解,但基于对T的尊重和信任,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的家里藏着什么不能见人的秘密。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次的T,却再也没能从那个神秘的房子里走出来。
那天,楼下等待的儿子给T打了很久的电话,可一直显示无人接听。
他实在是担心极了,只好上楼查看,却看到年迈的父亲倒在走廊,送往医院抢救也已返魂乏术。
强忍着万分悲痛,全家人处理了T的后事,办完了丧葬礼,可送别却还没结束。
直到走进20年来,T独居的这间房子,所有人才惊觉:
原来,家人眼中的和蔼父亲、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居然一直过着这样糟糕的日子……
T独居了这么多年的家,如今连大门都很难打开。
原因无他,门背后堆满了各种杂物、书籍,几乎只能推开一条狭窄的门缝,还必须侧着身进入室内。
室内的景象,更是只能用“离谱”二字来形容。
明明是一间地段不错的37m²一居室,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谓价值不菲,但却活生生住成了一间「垃圾屋」。
屋内几乎没有1m²的空地,所有的走廊过道、公区卧室里都堆满了脏兮兮的杂物和垃圾,根本无法分辨所谓的客厅和餐厅。
就连解决“三急”的卫生间,也面目全非。
这里的空气中,似乎充斥着压抑和沉闷,昏暗的灯光、发黄的浴缸、墙壁和各种衣服,完全不像正常人家里应有的模样。
卫生间都如此脏乱差,更别说供人休息的卧室了。
屋内紧闭的窗户、拉起的窗帘、用来封住光源的纸皮箱,以及书桌下堆满的杂物,不难看出住在这里的T,内心非常需要被百分百的黑暗,和充实的物品所包围。
除此之外,卧室如今也成了虫子、蟑螂的“家”。各种各种肉眼可见的虫卵和尸体,布满了衣物和被套。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别说正常生活了,就连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成了问题。
那这么多年来,T是怎么过来的呢?
没人知道,就连他的家人也完全没有头绪。

为此,T的儿子特意找到了专业的遗物整理师,希望借他们之手,能找到父亲生前的真实痕迹和感受。
可当遗物整理师上门了解情况后,也傻眼了。
因为想要收拾这间“垃圾屋”,光靠两个人完全不可能办到。于是,他们只好又找来了10个义工,在不同时段上门帮忙清理。
经过3天的打扫后,根据屋内的基本情况,比如卫生间没有使用痕迹,口袋里装着大量的酒店洗漱用品,整理师大胆得出了一个结论——
由于家里物品数量过多,T在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已经放弃了在这个家生活,大多选择出门解决起居需求。
满满一包的牙刷
他偶尔去澡堂,偶尔住酒店,但是也经常回到这间熟悉的房子,把外面带回来的东西,继续囤积起来。
按照如今的囤积程度来说,T大概率已经20年没有丢过家里的任何东西了,所以家里才会变成一个无处落脚的“垃圾屋”。
独居、囤积、家人离港、孤独死,都让人先入为主地联想到T生前的那种「悲惨」的既定模样——
贫穷、有心理疾病、跟家人关系不好。
然而,透过整理T的房间,却意外重组了他的人生、职业、学历、兴趣、生活习惯,令人惊觉跟想象的形象完全不同。
美国纪录片《Hoarders》
其实,囤积癖的人一般都有很多回忆,T也不例外。
他喜欢收集杂志,用优质布料度身订造西装、写得一手优雅的中英文手写字、堆满角落书架的英文书,不难看出他的学识和品味;
他喜欢摄影、驾驶电车、使用电子产品,上世纪70~90年代的潮流物品和家电都有不少,在那个时期也算得上中产阶级。
他的日记里,写满太太移民后,每次跟他通话聊的种种生活点滴,比如儿子在那边的工作情况、妻子一天做的事情,吃了什么、买了什么,都细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关系非常和睦的候鸟家庭。
(候鸟家庭:为了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亚裔家庭选择让父亲在国内工作,母亲带着子女到国外读书。)
同时,整理师还意外发现,T生前还是一位时装爱好者。
他收集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穿搭杂志,是一位衣品不错、注重外表形象的男子。
就连他的衣柜里也一反常态,完全不像地面上堆积的垃圾那般杂乱,反而收纳着许多干净、崭新的西服和衣裤。
除此之外,从家里找到的各种职业资料,以及房子的地段和早期装修,也不难看出他生前是一位身处高职的成功人士。
可即使后来孩子们都工作了,T也退休了,家里人都希望他能一起过去生活,他却依旧坚持留在香港,固执地守着回忆,这一分别就是20年。
尽管留在了熟悉的环境里,但因为长时间一个人生活,没有家人陪伴,T愈发消沉、孤寂,只能通过这种囤积的方式,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
不过,整理师也发现,过去的日子里,T并非没有尝试过收拾房子。只是缺乏经验、无人帮忙,加上年纪又大了,才彻底放弃了。
我们常说的囤积癖,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懒惰、贫穷、孤僻所导致的。
就像这位「人前光鲜亮丽,人后却与垃圾同眠」的主人公,他的生活不可谓不富裕、不充实,但依旧会把好端端的房子住成灾难现场。
在每一个囤积癖患者的背后,大多都藏着一个无人知晓的故事,可能是丧失亲人的打击,也可能是无法适应孤独的苦闷。
或唏嘘,或无奈,但必须承认的是,当变故发生之后,他们的人生很难再回到正轨。
收拾出来后的房子
但话又说回来,过度的囤积并不会让内心的孤独感真实消散。
如果一直带着伤痛生活,只会让人和环境,都变得不堪重负。适当断舍离还自己一份体面与整洁,或许会让杂乱的人生,透进一束阳光。
毕竟,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的旧物,倘若因为囤积而变成了垃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呢?
本文图片与素材来源:油管《试一次》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 文章来源: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装个好房子(ID:ihaofangzi),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探寻美好居住方式,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End -
 免费领取 
○ 400多页哈利波特练习纸
○ RAZ全套资源,含音频、QUIZ、单词表
○ 400多节外教课轻松搞定孩子词汇和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