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美
在于本无先知却仍勇于创新
燃起开拓的火光
而囊括其中的物理之美
在于触碰极限的可望不可及
在探求中,享受一场灵魂的盛宴
近日,寻找“未来科学家”重磅活动“顶科讲座”邀请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会员谢尔顿·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以视频方式与来自包括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营员的200余名全国学生代表对话交流。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办,从2021年起手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邀请诺贝尔奖等世界著名学术奖项获得者与营员交流对话,让青少年感知科技前沿,领略名家大师风采,热爱科学探索。
回顾过去,才能展望未来
谢尔顿•李•格拉肖教授以《切伦科夫辐射:超越光速的存在——这缕淡蓝色辉光为何频频闪耀诺贝尔奖?》为主题,从切伦科夫辐射开始向同学们介绍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及自上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科研探索经历。
图 | 顶科讲座视频连线截图
格拉肖教授告诫学生们,任何物理研究都是起起伏伏、充满挫折的,但是要用爱、热情和好奇心来追寻自己对科学的研究,努力在今后的研究中对引力波天文学、多信使天文学、中微子物理学、暗物质、暗能量等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对于每个科学家来说,无论是物理学奖、天文学家还是化学家,熟悉科学的历史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才能引导你走向这个领域的未来
反响热烈,干货满满
来自安徽、河南、湖北、重庆、香港、台湾的6名青少年代表与谢尔顿教授开展对话,就关心的科学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探究方法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心得~明天我们也会推送首期《大咖小课堂》,其作为寻找“未来科学家”融媒体活动的线上衍生栏目,将邀请参加活动的学术大咖来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问答,敬请期待~
河南省实验中学 王茂生
“科学无国界”,大洋彼岸的教授,在云端为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点燃科学心灯,远跨千里,为青少年埋下这样一颗种子。我从中,看到了团结,看到了合作。诚然,科学家有地域之别,归属感是与生俱来的认同;科研事业却是全人类共有的盛举唯有众行方能致远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 郝悦琪
科学探索路上需要永不言弃与坚持真理的精神。无论是科研还是人生,都要经历无数次试错,在探索中前进。只要付出了足够努力,就应对自己的成果感到足够自信,即使失败也不要气馁,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次试错的挑战中等待着你。格拉肖教授的讲座让我更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怀揣着科学的心,去探索自然的真理。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李盛轩
通过视频连线,我了解了格拉肖教授的部分科研经历,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我对物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通过同学们的提问和教授的回答,我对未来物理的学习以及物理专业的选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规划。活动不仅增进了新疆营员代表对物理学的了解,激发了科学好奇心,也激励了大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陈予靖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科研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无人区’没有参考答案,光鲜的诺贝尔奖背后,是说不尽的艰难。科学高峰、世界前沿的背后,是脚踏实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这些都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立意高远,更要立足平实。”
而在上周五,第二场”顶科讲座活动也如约而至,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Joseph Sifakis)作为本场顶尖科学家嘉宾与众多学子展开对话,精彩纷呈,同样也是干货满满。小编会在近期对第二场寻找“未来科学家”顶科讲座“进行回顾,敬请期待~
科学家简介
谢尔顿•李•格拉肖,美国理论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士顿大学数学与物理学冠名教授,哈佛大学名誉物理学教授、冠名教授和荣誉教授,中美洲理论物理研究所咨询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基本粒子和量子场论。1976年获奥本海默奖,1979年与S.温伯格、A.萨拉姆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父
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报名寻找“未来科学家”融媒体活动。获取活动后续更多新鲜资讯,敬请关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
近期,有小伙伴反映找不到寻找“未来科学家”融媒体活动报名页面,小编特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Step 1关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Step 2:点击下方菜单栏“T大会”中的活动报名入口即可直达活动页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