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无名》也许不是春节档最好的,但一定是这个档期最特别的一部。
它是这个春节档里门槛最高、与观众距离最远、最需要二刷的片子,同时,它又是最接近电影本体,最“像一部电影”的片子,只是讽刺的是,围绕它的绝大部分声音,却又是整个档期里离电影本体最远的。
我没有在替《无名》叫屈的意思,一切选择都是他们自己做下的,当下的结果本身也都是可预见的。
我只是想尽可能尊重《无名》一些,也尊重电影本身一些,让一切好坏都还是从电影本身出发,希望今晚留言区的大家也是。
可能是出于这份下意识的尊重,我们在《无名》身上花了比这个档期任何一部片都要多的时间(和票钱)。
我和猹第一次看完后,给出的评分都很低,但附加反应却也很一致,我们确认自己看懂了片子,但不确认这个评价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电影的问题。
所以我们迟迟没有动手(怎么听着像要杀人),而是一直在讨论,讨论到最后决定两个人再各自买票二刷。
昨晚,我们看完后又打了一个电话,他的反馈是觉得比第一遍确实好了很多,尤其是前半部分,但后半部分依旧很糟糕,我的变化更大一些,我认同后半部分的糟糕,但选择把6分上调到了7分,因为我弄清了第一遍我不喜欢的原因——我好像会错了程耳的意,执意去寻找一个电影里本身不存在的东西。
反正,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动手了。
《无名》
因为里面的人物只有身份没有名字,为方便阅读,本文用演员的名字指代片中的角色。‍‍‍‍‍‍‍‍
以下内容剧透严重
如果你还未看片
建议先收藏或者转发本文
看完电影后再来阅读
-----剧透分割------
正文
从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执意寻找的那个东西说起。
《无名》和导演前作《罗曼蒂克消亡史》拥有相像的故事基底,抗日,间谍的大时代背景,西装革履、拿腔拿调的角色,在枪和血、儿女情长和政治身份里写故事。
但其实这两个片子,是完全相反的,《罗曼蒂克》是以身份写情感,如片名,是身份抹杀了罗曼蒂克,而《无名》是以身份写身份,也只有身份。
于是我在第一遍看的时候,非常失望,因为我不相信程耳在两个小时里只谈论身份,这非常无趣,也非常不适合他的电影语言——它做不到《风声》那样把身份玩出花头。他擅长的细枝末节应该流进的是角色情感的血液,而非谁是国、谁是共、谁是汪伪的谜底线索。
我极力去寻找这种情感的流动,但只看到宛如工具的周迅,张婧仪,以及王佳芝上身却也只有惊鸿一瞥的江疏影。
所以即使我看懂了故事,我也感到非常空洞。再加上开头猹说的后半部分那些明显的问题(这个后面聊缺点的时候他会给大家写),我至多只能给到及格。
但二刷时,当我完全放弃去寻找这个东西,我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东西。
整个电影除了身份,还有一层东西——历史。
片子有一条贯穿的历史暗线,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需要分散兵力去应付美国——汪伪和日本人和谈——公爵被杀间接导致和谈失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伪满洲国关东军溃败。
而这些节点不少都被埋入了“身份”,梁朝伟因为是共,所以放走了江疏影,得到了含有公爵的日本要人名单,导致公爵被杀,和谈失败,日本被迫双线作战,最终战败。
因为黄磊叛逃汪伪,间接导致梁朝伟身份彻底暴露,但意外有助于同为共的王一博潜伏到了最后,拿到了伪满洲国关东军地图,导致关东军溃败,伪满洲国不被日占。
他们无名,不见史书,但真正影响了历史的,就是这些人的一环又一环。
这个点的加入让整个片子丰富了很多,全片不再是一次次无趣又明显的猜身份环节,还可以玩味历史和人的关系,这点加分不少。
另外,二刷时和第一遍差别比较大的是程耳在前面埋下的一些铺垫和暗示。
因为第一遍看已经知道谁是谁了,所以二刷会特别注意人物的细节动作,整体看下来,整个片子是没有太多逻辑问题的,很顺畅。
这些网上已经有很多解读了,我就不多罗列了,说几个目前还没有太多人提到的。
比如王一博和王传君在早餐店吃饭,王传君讲到日本人在中国的恶行:当着一对父母的面强奸了他们的女儿,并将一家人杀害抛尸。此时王一博马上转移话题,即便不知道他是中共,但他并非全心帮助日本人侵害中国的暗线也已经埋下。
还有一个更精细的,黄磊从中共叛逃投敌,渡部派梁朝伟去接应他,在黄磊列举中共要人名单的时候,仅仅提到一个“陈”字,梁朝伟就在纸上接着写了“小”字的第一笔,而其后黄磊才完整地说出“陈小姐”三个字。
在这个细节里,梁朝伟知晓共产党卧底陈小姐的身份已然接近明示,因此,梁朝伟的卧底身份也几乎揭示了。
这些细节都属于有效细节,这些暗线的掩埋也不喧宾夺主,而是融进了整部电影的逻辑和风格。导演终究还是将大量的笔墨用来渲染它也是一部商业片的事实,所以他用了非常直接的方式尽可能让观众“看懂”这部谍战电影。
最为明显的就是音乐的滥用。在渡部、梁朝伟和大鹏一起吃饭的戏中,渡部告诉了梁朝伟一些西方战场的动向和秘密,此时骤起的诡秘音乐配合他投向梁朝伟的意味深长的眼神,把一场本应是暗流涌动的戏直接摆在台面上。
还有王一博赢得了渡部的信任之后,他分享给王一博伪满洲国地图,此时王一博拿到地图后可以看出他在努力压抑自己的狂喜,音乐更是陡然走向悬疑,两者相加几乎暴露了一切秘密,观众不是自我寻找,几乎是被牵引着去发现王一博的真实身份。
这两部分细节之间的矛盾直接暴露了电影最大的矛盾,那就是它想要让观众在视野的受限中获得观影趣味,但是又迫不及待地告诉观众电影的真相。
这也是我们看电影时的整体观感,透着一种既怕观众看不懂又怕观众看太懂的拧巴,这种拧巴的出现,其实就在于导演极力在寻找艺术性和商业性上的平衡。
当然我们无法确认这个东西是导演主观上做的,还是因各方力量的参与而导致的妥协,我们只能就成片来说,这种平衡的寻找在很多时候是失败的。
非线性叙事这个技巧在本片的水土不服就是这种失败的最大证明。
如果说这部片导演试图在作者性上完成对历史中“无名人物”的指涉,那在商业性上服务的其实就是最大也是唯一的悬念:王一博的卧底身份。
也就是说它在故事层面上终究还是一个完整的有始有终的谍战故事,危机感和扑朔迷离才是这个故事成功与否的根骨。
因此非线性叙事在这里的作用就尤为突出,因为这类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情节的中断和非线性的补足玩弄故事,让观众收集碎片完成拼图。
电影是从故事的中间部分开始叙事的,在故事的开始,梁朝伟就已经受到了大鹏和渡部的怀疑,因此派他来接应叛变中共的黄磊也是一次对他的试探。接着,电影才开始讲故事的前情和后续。
这当然是故布疑阵的一种绝佳手段,在《无名》里有这些疑云吗?当然有。
比如在电影的结尾处闪回了梁朝伟因个人暴露将卧底重任委托给王一博,还有在最后一幕中王一博对着王传君举枪说我也是共产党。
但这并不是好的悬疑和破局,而是叙事的无意义重复。因为王一博已经在渡部面前暴露了自己的卧底身份,并且在监狱内杀了他,那么最后再用这样的两段剧情强调一下他是共产党根本算不上是解谜,无非就是再重复一遍谜底本身,我们根本没有在这两段戏中获得额外的信息。
真正精简又有效的悬疑是什么?我们来看另一个谍战片的例子:《风声》。
《风声》看似也是寻找卧底的身份,但它留有的悬念不只有这一层,在观众已经确定了谁是卧底之后,吴志国和顾晓梦在同时被捕的情况下如何秘密交接任务,并且在日军眼皮底下完成牺牲一人保住一人的行动?还有顾晓梦是如何在层层封锁下传递出取消行动的情报?
这些才是让一个谍战故事丰满起来并且一直维持悬念到最后的血肉,而《风声》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详细地讲述了吴志国和顾晓梦如何在囚室里交接任务,以及晓梦用摩斯电码的方式将情报缝在内衣上。
但《无名》弱化了这些悬疑,王一博获得最终信任的方式是在一场十分钟的搏斗之后亲手逮捕了梁朝伟,但他如何在敌人的监视(有几个俯视镜头)下放了周迅?以及在最后如何传递出满洲地图的情报从而导致日本的企图落空?这些都是一笔带过的。
而这些商业叙事与影片想要的作者表达其实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换句话说,“无名人物”的书写其实更需要一个丰满故事的铺垫和强化,因此我在《风声》里感到了卧底的不易与机敏,却在二刷《无名》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情绪仍会为故事的力不从心所困。
所以说,《无名》才更值得一声叹息,或许这些也并不是导演想要的吧。
音乐/
配图/《无名》、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