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视频一看几个小时,有何魔力,有何商机?
作者丨王柏匀
来源 | 财经(ID:mycaijing)
2023兔年春节前,不少剧本杀店准备长假期间大干一场,有的紧锣密鼓上架新剧本,有的忙着招纳兼职DM(剧本杀主持人)。《财经》新媒体走访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治愈系”剧本备受追捧。
不仅是剧本杀店,很多线下解压场所也在过年期间不打烊,有员工告诉《财经》新媒体,他们在除夕与春节当天都营业8小时。显然,线下的解压场所在新年伊始就已铆足力气,同时,心理咨询等线上解压产品也不断推出各类优惠活动,解压经济的操盘手们正蓄力等待行业的爆发。
但对解压经济而言,过去的2022年可谓悲喜交加:一方面,线下剧本杀、减压馆等场所受疫情影响频频休业,运营承压;另一方面,线上治愈系、解压系视频与音频内容纷纷崛起,射箭、陆地冲浪、飞盘等运动类解压方式开始受用户追捧。
多位解压经济相关从业者表示,减压需求上涨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特征的变化,自我反思、寻求安慰、释放情绪等用户心理特征或成为市场新的切入口。
-01 -
特殊的解压方法
“你有什么特殊的解压方法?”过去一年,在互联网平台上存在大量与“解压”相关的话题,其在微博的阅读量已上升至数亿次。其中,一条关于“羊毛毡定格动画能有多解压”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71万次。
“我可以一直看几个小时的撕膜视频,就是用一个小镊子撕下风干的胶水膜。”一位经常看减压视频的用户表示。
《财经》新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用户会主动搜索情绪释放、减压等方面的内容。短视频从业者黄璐表示,目前的减压短视频大致可分为解压玩具类、手工制作类、治愈生活类、心理分析类、萌宠类、切割物品类等。
于是,在这个以用户喜好驱动创作的领域里,很多UP主开始在创作中融入减压等治愈元素,如车胎轧水果、手握压榨、捏捏乐等。小红书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新媒体,在小红书上,减压类内容有所增加,如2022年一季度,tufting(簇绒,利用簇绒针将起绒纱穿刺于织物的布上形成的织物)相关内容同比增长近5倍。同时,在B站上,2022年6月的黑马榜第一位也是解压类视频UP主。
最近一段时间,冥想初体验、睡前放松等音频也非常受欢迎,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表示,其平台上的冥想类音频的累计播放量超过数百万次。
不仅如此,以解压为目的的线下娱乐活动也蔚然成风。尽管最近两年做剧本杀生意的店铺频受疫情冲击,但北京某店主仍表示,他们能观察到用户需求其实在增多。此外,飞盘、路冲等运动风减压活动也备受用户喜欢。央广网报道称,2022年中秋假期,解压相关服务的在线搜索热度持续提升,其中射箭、Livehouse、撸宠等新业态的搜索热度增长均超70%。
“好多内容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我们事先也没有想到,大家的解压方式这么丰富多彩。”负责小红书相关内容运营的许阳说,“这些内容里也有一些共性,比如都不是单纯追求感官的沉迷,而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02 -
大需求小市场?
解压经济并不是一个新兴市场,此前一直比较小众,但这两年的用户解压需求上涨趋势明显。
黄伟强告诉《财经》新媒体,自2020年开始,他们的业务量有一个明显的上涨,目前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低价或免费的心理咨询业务高速增长;二是B端业务开始增加。“很多学校与企业都意识到学生与员工的压力问题,因此,他们向我们采购了不少数字化心理系统等产品。”
实际上,很多领域从业者都关注到用户的解压需求上涨趋势,不同的是,他们都根据所在市场特征选择不同的道路。玩具商张言坦言,他们也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了大量关于解压玩具的短视频,“很多卖减压玩具的商家都会制作这类短视频用于广告和卖货。但目前来看,转化效果一般。”
“与过去相比,现在无论是解压玩具种类,还是生产解压玩具的工厂都非常多,”张言表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款减压玩具特别火爆,如摇头驴、捏捏乐等。目前,淘宝平台中,减压玩具、减压神器、捏捏乐等商品数量高达30万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围绕解压需求的服务及产品正在迅速崛起。如心理咨询领域,《2022全国心理机构生存状况调研》显示,2021年心理机构融资迎来一个井喷期,国内全年融资事件25起,涉及20家企业。2022年,截至七月底,有6家企业获得融资。
需要注意的是,解压市场的觉醒来源于多方面。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变化的环境让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充满了未知,用户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减压需求随之持续迸发。另一方面,当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时,人们容易陷入价值感较低的状态中,情绪需要得到改善。
解压需求上涨的背后隐藏的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观察最近一段时间用户的诸多减压消费行为可以发现,用户需求特征呈现自我反思、寻求安慰与情绪释放。
长期关注消费者心理的从业者林豪表示,社交活动与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成反比,客观环境因素等正在催化用户的消费观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发展。这意味着,消费者趋向于在群体中寻找归属感,“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只能说有这样消费观的用户会增加。”
以往很多用户非理性的消费习惯正逐渐趋于理性。同时,林豪认为,这样的消费习惯或可能伴随着狂热,“既理性又狂热,也就是在生活必要商品层面会降级,但用户会更加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甚至以缩减生活必要支出为代价。”
也有从业者认为,目前的心理减压仍是一个大需求小市场,未来这一领域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大需求大市场。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铅笔道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原标题《深夜刷解压视频的人们,正在被商家盯上》。封面来自电视剧Jexi

欢|迎|联|系
想获得调研,请联系:pencil-news
想商务合作,请联系: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Pencil-news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Pencil-news
章转载,请联系:Pencil-news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喜欢的话,别忘了分享、点赞和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