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关注,每天跟阿宝一起学习▲
作者/飞白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1
前几天,微博上有个热搜话题:这到底是谁在做饭?
博主@小学生作业bot,以一个叫闹闹的八九岁小男孩视角,拍摄了一段帮妈妈做家务的视频。
视频开头,闹闹就说,我妈要是做饭,谁都别想闲着。
果然不出3秒,厨房就传来妈妈的声音:“闹闹,过来把豆角摘摘。”
孩子虽然嘴上吐槽着,但手里的活却没停,乖乖摘完了豆角。
接着,把摘好的豆角拿给妈妈后,闹闹又被叫去削土豆、剥大蒜、打鸡蛋……
直到陪着妈妈完成了一整个做饭的流程。
视频上热搜后,评论里都在夸孩子可爱、能干。
我却想起了一条朋友圈内容:
“孩子,千万别帮你爸妈做家务!
你要发自内心地明白,做家务不是帮爸爸妈妈做,你也要承担。
家不是我一个人的 ,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而且,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做家务,看似事小,却包含着人间万千道理。
不仅仅是学会一个生活技能,更能明白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如何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地安排每一个节奏。
闹闹的妈妈,就是身体力行地在践行这个道理。
但大多数中国家长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因为爱孩子,或者因为孩子年纪小,总是拦着孩子做家务。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必须无条件对孩子付出,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家长。
于是,他们从来不让孩子干活,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
孩子在家,他们就精心地准备三餐,孩子不在家,他们就随便对付。
相信大家小的时候,都听过一个鱼头的故事。
说一位母亲,一辈子都在吃鱼头,然后把鱼肉留给儿子。
母亲骗儿子说,自己每次都吃鱼头,是因为自己喜欢吃鱼头,儿子也信了。
直到母亲临终的那一刻,儿子给她吃鱼头时,她才告诉儿子,自己这辈子其实从来就不爱吃鱼头。
儿子这才明白,原来母亲是为了把肉多的鱼肚子留给他,所以才谎称自己爱吃鱼头。
小时候看这个故事,觉得母爱很感人,长大以后再回头看,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个不寒而栗的故事。
因为这位母亲,在向孩子传递一种可怕的“牺牲感”。
一旦孩子意识到这种牺牲感,就会背负沉重的心理枷锁:我是亏欠父母的。
当父母的爱成为枷锁,就会困住内疚的孩子。

2
台湾的一部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
主人公茉莉的妈妈在结婚后,辞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了茉莉身上。
她处处严格要求茉莉,只要茉莉达不到她的期望,她就会失控,并反复强调自己为了她而放弃的教授职位,以及为家庭做出的牺牲。
她用自己的牺牲感去绑架女儿,试图将她控制起来。
但茉莉一边接受着控制,一边却在母亲变本加厉的苛责和越来越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心理状态越变越差。
品学兼优的她最终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并在16岁的一天深夜,跳楼自杀。
自杀前,她向自己告别:“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茉莉的妈妈通过科技回述女儿的记忆,想要找出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
最终却发现,害死女儿最大的凶手正是她自己。
可是茉莉到最后都没有怪罪母亲,她说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很复杂,她恨,但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应该恨。
这种纠结又郁闷的心态,最终把她逼向了死亡。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父母的 牺牲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一个整天在孩子面前标榜自我牺牲的父母,难以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
北师大教育学部讲师程猛,曾和他的同事收集了130多万字的农家子弟自传和访谈转录。
他发现,大部分孩子很清楚家人的付出和牺牲,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读书的料,像一个苦行憎那样自制和专一。
“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个人事务,而是一种道德事务。”
父母的牺牲感,让孩子背负了沉重的愧疚感,这种感觉,绑架着孩子,让他们为了得到关注和爱,不得不委曲求全。
何其可悲?

3
我们很多人的童年,其实都是在父母无处不在的“牺牲感”中度过的。
但大部分父母,并不是故意去标榜自己的“牺牲感”,他们的这种感觉,是出自一种本能。
因为爱,他们本能地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甚至为了照顾孩子,辞去工作。
但究其根本,很多父母做的这种牺牲,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提到一个“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理论。
内在父母,包括一个人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形象,以及这个人理想中的父母形象。
内在小孩,则包括了一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童年,以及这个人理想中的童年。
武志红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所谓牺牲,满足的其实是自己内在的小孩。
书中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心理咨询师荣伟玲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她在一家不错的咖啡厅买了一个糕点,但这个糕点并不是给她自己买的,而是给同事的小儿子买的。
荣伟玲特别喜欢同事的小儿子,在家里还准备了一盒子的高级糕点,就为了这个孩子去她家玩的时候吃。
而这些糕点,荣伟玲自己从来不曾吃过一口。
哪怕是工作完一天,疲惫地回到家后,肚子饿得想吃糕点,她也忍住了,并随便找了点吃的,把自己给打发了。
因为每当她打开这个糕点盒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么好的点心,我自己吃了,是不是有点浪费啊?还是留给孩子吧。
在咖啡厅买蛋糕的荣伟玲,想起了自己的这些行为,突然开始扪心自问:
眼前的这个糕点到底是给谁买的?
同事的小儿子喜欢这家咖啡店吗?
他喜欢这个蛋糕吗?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后来她终于明白,自己买这个蛋糕的目的,是因为她喜欢,而不是孩子喜欢。
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而买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就吃掉了这个小糕点,但心中仍有一点隐隐的负罪感。
“这个负罪感是我‘内在父母’在说话,他说,你这么大人了,不该这样惯自己。”
那些为孩子“牺牲”的父母也一样,他们“内在的父母”也告诉他们,爱自己不对。
所以,他们就只好拼命用“牺牲”的方式去爱孩子。
但这样的爱,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很沉重。
在这样的对立状态中,父母能感受到的只有委屈,而孩子也感受不到爱,反而是无以为报的压力:
你为我牺牲这么多,我一定要回报你,我要回报不了你,我就压力很大。
所以说,父母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并终止这种“牺牲感”,他们和子女之间的爱才能流动起来。
如果父母难以察觉,那么做子女的就应该在意识到之后主动提醒他们。

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时,才会开始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的小孩,到底喜不喜欢这个糕点?
只有深刻接受了“不知道”这个答案的父母,才能把自己从那种巨大的悲情的自我感动中解放出来,并在未来的人生中学会真正的享受。
不少90后父母的反向式育儿,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比如,有人瞒着孩子,偷偷给自己买大猪蹄。

还有人身体不舒服,也不撑着病体做饭,直接加热一下馒头和鸡蛋,就让孩子对付一餐,自己则点一桌子外卖开胃。
这样的父母,往往更能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共情和体谅。
希望每个中国父母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可以付出,但不要有“牺牲感”。
共勉。
©作者:飞白,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阿宝 别忘了加星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