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早就开始关注机器人领域,2019 年,我与张朝辉在真格精酿活动中相遇,被他对机器人行业的热爱和热忱吸引。看到电影《流浪地球2》中优艾智合提供的移动机器人,为他们的出圈感到高兴。电影中所呈现的未来已照进现实,优艾智合的移动机器人在半导体、锂电、电厂等领域已规模化应用。
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挑战?希望这次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优艾智合 投资人
真格基金合伙人 尹乐
尹乐:电影《流浪地球 2》中出现了大量的机器人取景,机器人的时代会很快到来吗?
张朝辉:过去几十年,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是非常迅速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落地迅速,遍布工厂、商场、家庭等等,也有陆续上市的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的前世今生
但机器人在大部分领域也仅仅是刚刚被接受,在绝大部分行业的渗透率低到没办法用数据统计,低到令人唏嘘,同样低到令人兴奋。
我们距离“和机器人和谐共生的世界”仍旧非常遥远,迎接我们的不仅仅广阔的天地,更是一个个等待我们去跨越的鸿沟。
尹乐: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优艾智合目前是怎么做的?
张朝辉:当前,机器人普遍被当作一种自动化工具,比如代替某一个工序的作业(焊接、拧螺丝、抛光打磨等等)。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机器人从工具到生产力的转变,从工具到生产力不仅仅是机器人技术的跃迁,同样也是应用场景的爆发。
从“机器人是生产力”的逻辑去理解这个行业,会有很多新的思路和理解——“协同”是构建生产关系的关键。当前,机器人和应用场景的生产关系普遍是单一且薄弱的,更应该在这方面下狠功夫。
比如,在巡检运维场景应用中,从机器人形态到调度写作系统,延伸到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和智能管理平台,如何让机器人不再是一个单点,而是生产关系组成的一个矩阵。
优艾智合机器人做了很多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机器人硬件底层搭建,逐渐延伸到软件管理系统;从行业认知 know how 到企业自动化物流服务,构建价值链贯穿的系统,将独立单元变成连接广泛的生产力系统。
电影中的巡检机器人
在现实生活中也承担着重要的作业任务
尹乐:如何从思考到落地,推进机器人的产业化?
张朝辉:从思考到落地,这段路程其实并不好走。过去几年里,在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过程中,很多企业或者机构喜欢拿一些噱头当做产品,拉长时间看,产品生命力很快就会枯竭,会听到从业者抱怨环境不好,客户需求早期,需要教育等等。其实不然,真正真实的需求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究这份生命力的种子,用尽全力使其枝繁叶茂。
打造一个好的机器人产品并不容易,交付好的机器人项目同样有曲折。行业有差距,需求有不同,项目要求变化,没有标准等等,从前端进来的问题,必然会延伸到后端,比如供应链生产、交付等等问题。
克服困难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理念和态度最为重要。我们始终坚持“长期承诺,客户成功”,力求 100% 的项目交付,不做烂尾项目,要对得起承诺给客户期许。经验会有的,方法也会有的,但理念和态度是错的,事情就做不成了。
尹乐:中国在机器人产业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张朝辉:未来机器人产业,特别是移动机器人产业,中国拥有丰富的工业场景和需求,最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以及最快的迭代速度,我相信一定会在中国孕育出全球领军的企业。
尹乐:优艾智合经历过一些转型,创业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面对并解决的?
张朝辉:创业初期团队在市场应用上遇到了瓶颈,彼时资金也消耗殆尽,也经历过迷茫,但从没想过放弃。那时候几个团队成员天天开会,最终敲定了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大业务线,一路走过来成就了今天的优艾智合,回头看庆幸团队当时对市场的洞察以及反应能力。
优艾智合机器人产品矩阵
尹乐:创业已有六年,你觉得创业者最容易踩的坑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给创业新手?
张朝辉:创业路上要学会“舍”,勇于并善于做减法,其实是一种智慧。
尹乐:你认为作为创业者最重要的三个品质是什么?
张朝辉:坚韧、拥抱变化、做难而正确的事。
更多被投新闻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