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图书馆旧照,摄影/王毅
八店街高师娘,善于经营,积财能散,其夫曾作清末官运局师爷幕僚。其夫殁时,薄有积财,于釜溪公园开园之际,捐建图书馆一栋,乡人嘉其义行,故名之曰“高氏图书馆”,以永纪念。
建馆之初
      “高师娘”,或者将其称为“高陈氏”,目前尚不知其详细名字,是清光绪末年自流井一高姓盐商之妻。盐商死后,高陈氏作为遗孀继承了他的产业。高陈氏年老时,愿将产业捐作地方公益。蜀光中学董事长欧阳尔彬劝其修建图书馆,她同意后,欧阳尔彬集合地方有识之士们组成董事会,接收了高陈氏的田产,并于1939年开始在釜溪公园(今彩灯公园)内修建图书馆。因其时资金不足,由董事会成员(大盐商)曾俊臣捐资2万元,主体工程才于该年竣工。
▲高氏图书馆旧照,摄影/王毅
      1946年9月,由川康盐务管理局联合国立中央博物院牵头、自贡市政府、自流井和贡井盐场及场商参与的“自贡盐业博物馆”,在公园里的高氏图书馆建成并正式开放。博物馆展出了川康区各盐场抗战前后的生产情况,全面展示了自贡盐场的锉井、汲卤及输卤、制盐、运输及工程等重要史料和实物。博物馆馆长是我国国宝级艺术史家、时任国立中央博物院手工业调查团主任的谭但囧先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展示中华民族创造的大规模工场手工业文明技术高峰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前承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改良运动,后启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在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于1959年将人民公园内的高氏图书馆作为选址,汇集几家图书馆藏书,建立了自贡市图书馆,直到1974年因房屋损毁、藏书增加,自贡市图书馆才迁离高氏图书馆。
馆体结构
      高氏图书馆整体建筑为坐北朝南、面向湖畔的西式洋楼,两层砖木结构,悬山式的四面坡屋顶。占地面积562平方米,建筑面积696平方米。建筑墙体采用青砖砌筑,门厅外墙及局部采用水磨石饰面,墙角处作了防潮通风孔,屋面木结构为桁架设檩木、椽条,小青瓦屋面,屋檐为冷摊瓦。内部木质楼梯、二层地面的实木楼板至今保存完好。
耄耋之馆
      高氏图书馆是自贡市第二座图书馆,至今已有了83年的历史,80余年前的地方乡贤们卓有远见,为今天留下了一方历久不衰的文脉。如今,高氏图书馆被作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书法研究生书法篆刻实习实训基地,继续坚守着它传承文化的使命。
      2017年,高氏图书馆被列入自贡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再踏入高氏图书馆,木质楼梯传来跨越世纪的回响,师生们在这里搭建的一方书画篆刻天地,又为这个外形冷峻森严的民国建筑增添了一丝书香雅韵。
部分内容来源:
      (点击以上文章可跳转阅读原文)
撰稿/李静宇
摄影/李静宇
编校、审稿/徐 娟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哟!
往期精彩回顾
十三届市委第三轮第四巡察组 巡察中国彩灯博物馆工作动员会召开
建筑·见证丨60余年的风雨相伴——彩灯公园风雨长廊、三孔石桥
自贡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公园路6号(彩灯公园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