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若素
来源: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
下个楼,孩子没了?
这是热播剧《消失的孩子》开篇。
清晨7点41分,8岁男孩莫莫在自家楼道内走失。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楼下邻居嫌疑最大。
原来,邻居家的小女孩恩怀和莫莫背着父母偷偷约定,今天翘课去找狗。
原定计划是莫莫先躲在恩怀家,等父亲走后,他们再出发。
谁知莫莫到了恩怀家,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更可怕是,原著小说透露,这一切的设计者居然是女孩恩怀
只因长期孤独,她嫉妒莫莫温暖的家庭,想除掉他,再取代他的位置。
《消失的孩子》披着悬疑剧外衣,实际是现代家庭对养育方式的反思。
为什么孩子的内心邪恶,伤痕累累,自甘堕落?
或许父母给予的爱并不是真正爱,当孩子病了,养育正在反馈信号。

01

莫莫:被爱控制的孩子,会失去自我
莫莫是个三年级的孩子,爸爸是设计师,妈妈开了家化妆品店。
这看似简单、和睦的三口之家,内在关系已经千疮百孔。
由于莫莫调皮好动,学习成绩不理想,妈妈便给他报了许多兴趣班。
莫莫的生活只剩下学习和作业,连全家人出去旅行都是去年的事了。
剧中有个片段。
爸爸给莫莫买了条狗,孩子开心坏了,由于考试名次又下降,狗被妈妈勒令送走。
更过分的是,妈妈让爸爸半夜再拿走,丝毫不考虑狗突然不见,孩子该多伤心啊!
一件小事足以窥探莫莫的家庭模式。
孩子只能做妈妈认可的事,凡事超过妈妈的预期之外,都会让妈妈粗暴的阻止。
《不成熟的父母》书中曾指出:不成熟的关系系统会创造一种情感上的极权主义氛围。
父母凡事以自我为参照,孩子的需求要为他们的要求让路,这种爱何尝不是一种控制。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习惯了为父母的感受负责,他很难分清“你是你,我是我”。
因此,当父母无视孩子的心理边界,实际是对孩子安全感、尊严感、自我意识的破坏。
这种破坏不仅阻碍了亲子间的真情流动,也让成年后的孩子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浮于表面。
那么,父母不该对孩子有所要求吗?
综艺《爱的味道》有一期给出的答案就很好。
在孩子自我内驱力还没完全被激活时,给孩子设定目标没问题,但要倾听孩子,给孩子情感流通的出口,让孩子的压力感有所释放。
就像主持人刘仪伟建议: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再要求孩子。
当父母听见孩子的呼唤,孩子反而理解父母的期盼。
做孩子的人生引路人就好,把方向盘交给孩子,他才有驰骋的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许恩怀: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在寻爱的路上
剧中另一个孩子恩怀,是大人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懂事、独立,从小就会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连生病都能自己去医院。
她以为父母都是这样爱孩子,直到走进莫莫一家,才发现自己是被父母在情感上抛弃的孩子。
剧中有个片段。
恩怀对莫莫爸爸袒露心声:自己很羡慕莫莫,虽然你们也会吵架,但全家相亲相爱。
区别莫莫爸爸为孩子做出的牺牲,自己的爸爸只顾着工作,从未对她嘘寒问暖。
莫莫妈妈虽然过度关注孩子,但也好过自己的妈妈对自己形同陌路。
爱对于孩子如信仰般存在,如果缺失,缺爱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
知乎热门话题:小时候缺爱,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经历?
一位网友回复:很容易感动,渴望得到爱与照顾,但却刻意回避这些情感的流动。
因为内心有太多禁区,不敢触碰,整个人显得冷漠、孤僻。
从心理学上说,缺爱的孩子几乎毫无例外地走向“讨好型人格”
一方面,他们适应了缺爱模式下的人际交往,反而对正常的交流充满抵触和排斥。
另一方面,他们总是过度关注不被爱的伤口,在懂事与讨好中,祈求别人施舍他一点爱。
抱持这种心态,孩子在患得患失的付出中,与幸福渐行渐远。
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它几乎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从孩子幼年期起,父母多用孩子渴望的方式,回应他的内在需求。
唯有承诺与关注,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03

袁午:人生被包办的孩子,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爱的控制让孩子窒息,爱的缺失让孩子匮乏,而爱的包办,正诠释了爱子如杀子。
剧中人物袁午就是这样的孩子。
从小到大,母亲为他包办一切:选专业,上大学、相亲、订婚……都是母亲一手安排的。
剧中有个片段。
母亲拿出袁午和妻子的订婚钻戒,连怎么解释戒指,包括钻石的大小都是母亲负责。
而就是这种无微不至地照顾,30岁的袁午生存能力早已丧失。
母亲去世后,他沉迷赌博,逃避现实的无力,最后妻离子散,变成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为了活下去,他将猝死的父亲藏匿在鱼缸里,只为按月拿到父亲的养老金。
社会心理学家格兰特·霍尔沃森曾说:
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而父母的包办剥夺了孩子的内在成长,导致孩子在生活上依赖、学习上被动、情绪上消极。
孩子无法承担他生命中的各种责任,现实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步履维艰。
孩子的独立源自熟练的能力,而能力的养成需要“时间和实践”为前提。
就像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妈妈从起居小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5岁的女孩花果清晨起床便能独立穿衣、洗漱、吃饭,甚至将用完的物品整齐归位。
当然这其中并没那么容易,年幼的孩子也会抗拒,妈妈一边帮助,一边和孩子沟通,用比赛、游戏的方式,间接地培养孩子“自己事、自己做”的意识。
再智慧的父母无法永远陪在孩子身边,但父母的智慧却能长久的助力孩子。
生存是孩子生活的首要课题,只有独立才有自主,他的人生才能为自己做主。

04

每个人都有权利做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好父母。
父母看似不需要考试,但养育的过程处处是考验。
我们成绩的好坏,看看孩子的状态就知道了。
这不是责备父母,而是善意的提醒:我们的责任影响孩子的担当,我们的言行决定孩子的发展,我们的认知左右孩子的幸福。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提过“教育三原则”理论,即:
亲子关系大于家庭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有效的方法求证理论。
当父母与孩子先有情感的支撑,我们的教育才有心理资本。
当父母与孩子先有问题的察觉,我们的养育才有提升空间。
当父母与孩子先有状态的改观,我们的学习才有正向检验。
陪孩子一起成长,做成长型父母。唯有如此,孩子的人生才能丰盈饱满。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阅过千帆,最终悦见自己。
当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就是最棒的父母。
-END-
热文推荐
本文转自知名母婴育儿领域媒体“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作者陶若素。大小不小于正文字号,并保留原文所有署名。
本期编辑:栗子
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