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更多育儿信息
作者:妙黛+栗子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01
这年头,“问题孩子”太多了。
网瘾、厌学、叛逆、早恋,孩子就像难以驯服的野兽,每一天都挑战着家长的神经。
要是有一个神奇的东西,把孩子放进去之后就变好,出来就成了乖巧懂事,好好学习,感恩父母的“好孩子”那该多好啊!
前有杨永信的“13号室”,后有豫章书院,我们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机构,更不知道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这不,最近从知乎和微博等平台,又一个机构浮现在我们面前。
河南省雅圣思素质教育基地,据官网介绍,招生学生主要是10-20岁有双瘾,早恋,叛说,自卑自闭,厌学跳课,离家出走,暴力倾向、心理人格异常、打架斗殴、与父母沟通困难、亲情冷漠、奢侈消费的青少年
看这些问题,妥妥地打到了父母的心坎上啊!
不仅紧紧地抓住了父母的痛点,还能给父母提供“全自动全放手”式的服务:
根据招生简章,该基地实行寄宿式、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模式;
“通过心理疏导,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重塑品行,使孩子在三到六个月时间知错改错,还父母一个健康、自信、懂孝道,知感恩,积极向上,乐观勇敢,自律、自强的家之孝子,校之学子。”
这套路就问你熟不熟悉。
果不其然,在网上有自称在河南省雅圣思素质教育基地学习的网友称,该机构打着素质教育、感化孩子的旗号,打骂体罚戒网瘾学生:
“该校学费生活费共四万八千八,全封闭式管理,每天除了训练啥也不干
教官拿皮带抽人背轮胎跑步。
吃饭是白米白馍或者不给吃饭
接待家长教学生说假话,写信电话有老师监视,不得透露真实情况。”
甚至还有孩子被活活打傻了?!
自称在雅圣思学习的网友爆料
讽刺的是,在之前的一个对该机构创办人陈米民的访问中,他表示受到了很多学生发来的拜年短信;
甚至,在截图中,学生称呼陈米民为“干爹”,并表示“你把我从深渊中拉出来,感恩你,更应该叫你爹!”
公开采访中晒出的学生和雅圣思法人代表 陈米民聊天截图
对于这个事情,河南中牟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回复,雅圣思素质教育基地不归教体局管,“这个不是学校,是个教育基地,是没有通过我们审批的。我们这边不了解这个基地的情况。”
另一位工作人员回复称:“现在成立了一个专班,入驻学校正在调查,这个情况不是教体局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得几个部门联合调查。”
结局如何,我们密切关注,但是对于这种教育机构的套路,我们并不陌生。
02
之前一个名为“大爱无疆,剧毒教育”的机构,大胆融入“传销洗脑文化”,教育与传销的结合,让多少家长爱不释手,疯狂掏钱。
看到里面一个个的“成功”故事,除了愤怒就是心疼。
根据红星记者采访,在学员曝光的聊天记录中,有个孩子一直曾经试图“自杀曝光”这个黑心的训练营:
“你帮我弄到氢化物,起码让我有个全尸,从自己身体情况看,我没法活。死我一个,后面会少很多无辜的受害者。
训练营带给这些孩子的恐怖,不止一个。
22岁的女孩苏星现在回想起两年前在“训练营”里面的生活,还会被噩梦警醒。
那时候,20岁的她被“惩戒”用30厘米长的戒尺打屁股。
所谓“惩戒”是对老祖宗文化的尊重,是一种家风、家规。惩戒不是殴打,他们只惩戒18岁以下的孩子,目的在于让他们知道做人的底线,不能以下犯上。
这也是他们的特色“竹片噼啪汤”,竹片打在身体上的声音,就像喝了一碗鸡汤一样令人神清气爽。
所有不守规矩的孩子,都要被惩戒教育,苏星亲眼看到,一位试图逃走的男孩被惩戒。
“使劲地扇他耳光、用筷子撬他的嘴巴、还把椅子直接砸向他。”
这里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孩子。
孩子如果不服从管教,坏了规矩。不仅孩子要受罚,家长也要连坐惩罚。
苏星的问题是躁郁症,父母一直认为家庭关系变差是苏星高中时被诊断为躁郁症开始的。
他们也不认可“心理疾病”这回事,觉得她是没病装病。
而居裕然一直也主张:现代医学确诊的精神疾病,在他这里都不是病,必须断药!
得了,无知的父母和洗脑的传销分子,一拍即合!

经过洗脑、殴打、扒皮精神问题,不堪折磨的孩子开始学会隐藏真正的自己,假装出肉眼可见的“乖巧”。
自此之后,很多家长对此深信不疑,即使掏空家底,也要参加他的线下活动,而他各种活动的收费是3-120万元不等,有的学员10天就被收费10万。
如果有一个组织,可以花钱解决难题,还能教父母做人,简直是救世主啊!
这个组织的创始人真的很有“本事”,不仅懂教育,还懂传销。
居裕然原名居志国,是辽宁省十大传销案件涉案人之一。
一个传销分子,信他的简介你就错了!
出狱后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孩子都很失败,他想要“拯救”他们。
有痛点,有痒点。这些机构知道如何戳到了父母的痛处,让父母无处安放的失责有了落脚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构“治疗”的问题,几乎都是青春期孩子会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父母往往到了青春期之后,才发现孩子有问题,才发现孩子不听话了。
真正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是因为孩子本身就是坏孩子吗?
不是的,恰好是这些想着把孩子送到各种训练营的父母,在教育上的失职,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孩子”。
03
记得豫章书院出事被查封的时候,很多家长情绪非常激动,想要守护住学校。
即使知道,孩子在里面会被体罚,被虐待,他们还是想让孩子继续待在里面。
“我们本来待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告诉我们出事了。
我们这些流浪的孩子去哪里,去你家吗?”
是啊,这些孩子家里管不了,学校不待见,好不容易有豫章书院帮忙“教育”,凭什么关闭它?
自己教育不了,就甩锅给别人教育。
送进去一个问题孩子,出来一个能跪下给父母磕头,给父母洗脚的好孩子,多好的事啊!
父母眼不见心不烦,但是孩子在里面经历了什么,他们如何变得乖巧懂事的,父母就像被屏蔽了一样。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孩子“打怕了”,让他们短暂屈服,假装成父母喜爱的样子。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逃离魔掌。回到家之后,一旦不听话了,就要被吓唬“送回去”。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是孩子真实的内心。
也许父母只看到孩子变好了,却不知道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早就渐行渐远。
父母当然知道,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后果。但是每当想到这个时,他们总有一个声音安慰他们:
打一下而已,跟他们将来吸毒、堕胎、坐牢相比,这算什么。
走捷径是人之常情,可教育的道路上,从来都不存在捷径。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错过的教育,也总有秋后算账的一天。
04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当年接受杨永信电疗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有一个很长的回答,讲述了自己在里面的经历。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出来之后他怎么样了,真的“变好”了吗?
回来之后,他还要继续被要求“吃药”,后来知道是抗抑郁的药。
停药之后头疼恶心,但是正常人一直吃会有精神问题。
他只能偷偷倒掉,不被父母看出来。有任何事情只能找朋友聊聊,也不敢去找父母。
即便如此,他还在安慰自己,父母是为了他好,他必须假装像没事人一样。
回到家以后,父母要求他像在网戒中心一样,坐姿要像军姿,晚上要早点回家。一有松懈,就扬言把他送回去。
每当想到那里,他的本能反应就是逃跑,然后手脚冰凉,恨意涌上心头。父母每当说起他不如在那里好了,他就立刻闭嘴一言不发。
从父母的角度看,自己为了孩子费尽心力,出钱出力送去“训练营”,孩子变好是对自己的回馈。
但是我们走进一个孩子的内心之后,才发现那是他们一生的阴影。
真正负责的父母,是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给他们一个健全的性格,健康的心理。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尊重与接纳,需要眼见孩子跌倒无数次,需要和孩子一起体验从无到有的心酸。
就像很多父母,宁愿喂饭到5岁也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吃饭。
因为孩子练习吃饭的过程不仅需要耐心,还要经历弄得到处都是的凌乱。相比之下,自己一直喂饭,不仅省事还能自我感动,两全其美。
多少父母在教育上,也是以付出的名义在“犯懒”。
看起来为孩子付出了,实际上是极大的不负责。
05
我们都是从青春期走过的人,知道什么样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坏孩子——不好好学习、沉迷上网、早恋、专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但是真正剖析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就知道,他们不是故意变坏,而是从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情感,他们只能从别的方面去找寻。
我曾经认识一个“坏孩子”颖子,上学的时候她是出了名的令人头疼。上课用MP4看电影,下课就上网吧,还和隔壁班的一个男生早恋。
她的父母也想送她去那种夏令营,甚至还想过送她去部队。
一提到这个孩子,亲戚们都嘬牙花表示惋惜。
可是,似乎没有人关注过,这个“坏孩子”的内心世界。
颖子生活在一个“又冷又热”的家庭,冷的地方在于父母几乎零交流,谁也看不上谁。热的地方在于,两个人的所有目光都盯着她,经常“团结一致”地打她骂她。
孩子需要教育的年纪,父母觉得孩子自然而然就能长大。
到了已经不需要父母的年纪,父母又怪孩子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
我们教育一个孩子,到底是为了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还是为了满足自己“为孩子付出过”的需求?
孩子“长歪”是因为缺乏这个过程,真到了“歪了”的时候,再想有个方法能一刀砍好,世界上哪有这样的“美事”?
都说不破不立,教育也是一个又破又立的过程。
该陪伴的时候陪伴,该立规矩的时候立规矩,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教育路上,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将为家庭的幸福埋下隐患。

杨永信、豫章书院、“大爱无疆”会消失吗?
不会的,世界上有多少不负责、不愿意尊重孩子的父母,就有多少这样的机构打开门等待着。
既然看到这里了,点一下右下角的【小拇指】【小星星】吧!
-END-
热文推荐
作者:妙黛+栗子。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栗子
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