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先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秩序被打破,新一轮国际货币的权柄角逐聚焦在美元和英镑之间。彼时,苏联整体国力孱弱,仍在实践中摸索建立社会主义央行和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作遏制战略的主要针对对象,先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石油美元等行动,在做强美元的同时,钳制苏联经济发展、压缩苏联卢布国际空间。苏联则依靠经互会贸易、对外援助、能源出口等手段,维持着卢布在阵营势力内的主导地位,创建了以“转账卢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短暂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相抗衡的局面。“转账卢布”是其最接近“国际货币”的尝试,但其不可兑换性,以及对外援助未形成有效回流机制,使得国际化“稍纵即逝”。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苏联卢布之上的金融体系也随即走向崩溃。获得独立身份的加盟共和国先后离开“卢布区”,建立可自主管理的主权货币制度。苏联卢布也随“卢布区”的瓦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用户查阅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阅读完整版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