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成绩单在中美竞争的“大考”中究竟成色如何?2022年3%的经济增速对于中国来说,算是“有得有失”,在偏通缩和汇率贬值的环境下,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过,在“实际增速”这一科目中,中国最终还是技高一筹
近年来经济增长似乎成为中美暗自较劲的重要领域,2022年初,中国5.5%的经济目标背后就有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唱多美国增长的影子。而后中国经济经历了防疫和地产的双重压力。反观美国,尽管货币政策加速收紧,但稳健的就业和消费让美国经济在一众发达经济体中"独领风骚",2022年确实可能是近年来美国增长“逆袭”的最好时间窗口。
2022年12月,美国总统拜登特地发推声称“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超过中国,这一幕在1976年以来就再未发生过。”不过周二公布的经济数据,3%的增速可能要让拜登总统幻想落空:
即使2022年第四季美国经济年化季环比能够达到4.1%,全年增速也仅有2.2%。对于美国202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年化季环比),市场的预期中值是2.9%,而更乐观的亚特兰大联储预测是4.1%,即使按后者来计算,2022年美国经济全年增速也仅为2.2%(按照市场预期中值则是2.1%),不及中国3%的增速。
不过由于价格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拖累,2022年中国GDP占美国比例仍是下滑的。尽管经济增速占优,但是从平均值来看,2022年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4.3%,除此之外,第四季度GDP平减指数骤降至0.6%,拖累全年水平至2.4%,而美国虽然第四季度通胀开始明显减速,但全年平减指数预计仍达6.9%左右的水平。按此计算,2022年中国GDP换成美元,约占美国的70.3%,较2021年底的76.1%下降约5.7个百分点。
那么,如果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5%的增速,能否完全逆转2022年对美国GDP占比的下滑趋势吗?根据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的最新预测,2023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仅为0.5%,如果我们假设1)2023年美国的GDP平减指数回落至4%(2022年前三季度为7.4%);2)2023年中国的GDP平减指数为2%(2022年为2.4%);3)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2022年持平。上述假设下不难计算出:2023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有望从2022年的70%左右回升至72%。当然,如果要回升至2021年76.1%的高点,则除非中国经济高于5.5%的增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作为情景分析,图4给出了2023年不同的中国经济增速和人民币升值幅度下,中国GDP占美国比重的变化。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下外需回落,海外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严重拖累我国出口。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
相关阅读:
东吴宏观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川阅全球宏观)由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