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精灵宝可梦的AR世界,地图的每个标记点都放上了南瓜,穿着绷带装的玩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街区。《Pokémon GO》的万圣节庆祝活动如往年一般提前开始,游戏社区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当然,训练师们最期待的还是捕捉身穿节日限定服饰的皮卡丘、耿鬼等可爱的宝可梦们。
在官方网站发出的第二波庆典活动公告中,Niantic又为美国玩家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他们宣告Niantic Campfire将在本次节日中向美国部分地区的训练师开放,方便玩家在万圣节的副本战斗中寻找其他好友。
实际上,Campfire依然采取了定向邀请的机制,只有少数美国地区的用户拿到了邀请码。放眼社媒平台,许多宝可梦的忠实玩家积极放出了自己的用户码,在线蹲一位有邀请码的好心人,带Ta进入Campfire的玩家社区体验。
在节日热度和测试光环下,Campfire的热度也被推上了社交榜单的前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更多负面评论攻陷了新应用的评论区。
11月3日 Campfire位列社交免费榜第11 图源data.ai
宝可梦×地图 游戏和社交的双赢
“如果还没有准备好使用,为什么Niantic会在博客文章中宣传开放测试?”一位愤怒的玩家在Campfire的应用区打了差评。
虽然Niantic已经在公告中表明,被授予登录权限的玩家才会收到官方的欢迎邮件,暗示了本次开放将仍以邀请码形式面向少数用户开放。即便如此,Niantic还是点燃了部分宝可梦玩家的怒火,大量1星差评淹没了Campfire的评论区。
图源 Appstare
在几百个愤怒的差评中,零星几条好评被夹在其中,显得楚楚可怜。
“Campfire本身的功能很棒,它对找寻突袭地点的帮助无与伦比。只是邀请制让它陷入了麻烦。”这位给Campfire打五星的玩家如是写道。
撇开评论,单从应用本身来看,其实Campfire将游戏特点和社交互动功能融合的相当不错。以地图为核心界面,Campfire设置了三类标记点:突袭、蛋和用户坐标
图源:Youtube博主 The Trainer Club
要知道,《Pokémon GO》的一处硬伤就是缺失明确的标记点。在游戏界面中,训练师们无法获悉突袭战争和宝可梦的蛋散落在哪些坐标中,这也导致玩家只能漫无目的地四处“碰运气”,收获多少全看天意。而Campfire提供了副本战争和宝可梦的坐标信息,为训练师们指了一条清晰的路。
除去游戏部分的加成外,地理定位也为玩家交友提供了线下空间的连接可能。长期关注社交领域的朋友想必对地理元素的运用非常熟悉。如果一位训练师希望被其他人看到,Ta将基于自身定位设置一个可见的“火光”,在其自定义的距离半径内向其他训练师展示。
希望找到共同战斗的伙伴、一起线下玩游戏、做任务......一个人散发出的微弱火光,总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玩家,或许这就是这款社交应用被命名为“Campfire”(篝火)的原因。
添加好友、1对1/1对多的聊天房间、不同主题的玩家社区、玩家面基的线下聚会,这些玩法也通通被Campfire纳入其中,终结了训练师们“个体作战”的孤单。
基于AR技术的元宇宙才是真未来?
作为实力卓越的AR大厂,《Pokémon GO》只是Niantic的知名标签之一,其旗下还拥有包括《Ingreass》、《NBA All-World》、《Harry Potter: Wizards Unite多款知名AR游戏产品。除去现有产品外,他们和漫威娱乐携手打造的《漫威宇宙世界》预计将在2023年正式推出。
从上述提及的产品中,你或许能够窥见一丝熟悉的套路。以IP+AR技术为常用组合拳,Niantic的多款游戏似乎都是基于这个思路进行开发。其中最为吸金的自然是顶级IP宝可梦,Sensor Tower出具报告《2022年全球IP游戏市场洞察》披露数据显示,在2022年前3个季度中,《Pokémon GO》在全球的营收金额超过6亿美元
图源:Senor Tower报告《2022年全球IP游戏市场洞察》,感兴趣的读者请于后台回复关键词2022年IP游戏洞察,获取报告完整版本。
在专注游戏领域探索的同时,以AR技术开发“基于现实世界的元宇宙”,则是Niantic的新方向。某种意义上,他们开发的AR游戏或许就是元宇宙愿景呈现的一种方式——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玩家得以在现实世界中和虚拟角色产生交互
当下,多数元宇宙行业的先行者认为元宇宙的未来将基于VR技术实现,扎克伯格就对《Horizon Worlds》寄予厚望,即便元宇宙业务持续亏损,尚显拙劣的人物、环境展示被一再嘲讽,都没有浇灭扎克伯格的野心。
然而,在外媒采访中,Niantic创始人John Hanke曾多次表示对“VR元宇宙”的反对。
“VR设备将阻断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John Hanke表示,“如果将元宇宙建立在虚拟世界中,元宇宙将是一场‘反乌托邦的噩梦”。但AR只是试图让这种体验变得更好,而不是切断你并取代它。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Niantic创始人John Hanke
去年11月,Niantic宣布其完成3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来自全球最大科技股对冲基金Coatue。Niantic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投资旗下游戏和新应用程序,并扩展 Lightship 开发者平台。开发者可免费利用Niantic提供的Lightship开发工具完成AR游戏的创建。
今年,Niantic陆续完成了对WebAR公司8th Wall和AR工作室NZXR的收购,并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今年9月,Niantic 宣布推出适用于We 的Lightship VPS(视觉定位系统),通过 WebAR 内容锚定位置,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为玩家提供特别的交互体验。从官方给出的宣传视频中,笔者已经可以感受到AR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魅力加成。
游戏×社交 风吹向何方
且不论元宇宙的真未来属于AR还是VR,其配套硬件的成熟仍然需要更多时间。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和社交领域的融合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游戏正在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为玩家提供良好的社交体验。现在,用户们喜欢在游戏提供的交流区域找组队、拜师,在“家族”中共同为团队目标奋斗。国内大量游戏也开始在内部设置社区作为附属交流功能,官方号在其中发布攻略,用户们围绕游戏自主产出内容,分享动态。
反过来看,社交又何尝没有注意到游戏玩法的潜力。从内置游戏玩法来维系用户活跃度,到以游戏之名帮助用户寻找同款游戏的合作玩家,都是社交产品尝试的方向。
以App Store中的搜索关键词优化来看,多数社交应用绑定了Among Us、roblox等游戏名称,打着“帮助玩家寻找游戏好友”的旗帜,顺利渡过了默默无闻的前期。包括Tiya、Lobby等在内的社交产品均以《Among Us》为噱头,吸引了多数游戏的忠实玩家。
图源 Tiya
对于收入稳定、IP受众基础坚实的《Pokémon GO》来说,它的名字本身就是流行度极高的热词。Appstare提供信息显示,“Pokémon GO”的热度为76(满分100)。而在它的覆盖应用下,赫然出现了两款为宝可梦玩家提供寻找突袭坐标的App。
图源:Appstare
显然,Niantic不想把机会交给其他对手。时隔六年,玩家终于等来了Campfire的诞生,虽然该应用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已经为训练师们带来不少惊喜。未来,Campfire将同样支持Niantic旗下的其他游戏产品,为Niantic的玩家构建游戏之外的美好社交空间。
2022年出海之路内推与外力并存,互联网发展从借势全球化到生而全球化,进阶至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的全方位输出。变化蕴藏机遇,沉浮方知良木,大会将以全方位的思考沉淀可持续的见解,在不确定的时代,寻获出海的坚定。
12月8日 09:30——12月9日 21:00扬帆出海将举办2022GICC | 第三届全球互联网产业CEO大会。
12月8日将于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4层举办;12月9日将于线上举办。
作为聚焦互联网全行业出海发展与机遇的趋势大会,12月8日我们一起让未来可见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大会详情。
EVIE
往/期/回/顾
REVIE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