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在2022年,大家都被眼前的黑天鹅吓坏了。以俄乌冲突为主舞台,通货膨胀成为长鸣的伴奏,影响了全球的信心,也影响了出海和投资人的脚步。
眼前,大家都在等待地缘危机的日趋明朗,在此之前似乎都打算把钱紧握在手,避开所谓的“不确定性”。
身边的投资人和我们讲,2023年的主题就是两个字“复苏”,这也是全球经济的景愿。但对于“下跌曲线”的拐点,似乎大家认为至少在半年后,我们仍需给市场一些时间。那是否所有投资人都持有同样的情绪呢?移动互联网出海是否在明年能够得到”复苏“呢?
为了能够更好地”抢跑“2023,我们详细解读了由data.ai出品的《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来自东南亚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的37名投资者的深入定性研究。该调查在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进行。如果对该报告感兴趣,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2022东南亚投资】来获取完整报告。
逆境VS机会:种子在危机中发芽
我们今年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为新冠的影响,可殊不知,其实2022大事件的影响力并不低于病毒。回顾2021年,仅仅是上半年,科技企业便筹集了257亿美元,同比增长大于50%,而这也给了市场莫大的信心。
但是一切的拐点都在冲突和通货膨胀中止步,据报告统计,78.4%的投资者对2022年的整体股票市场前景持中立或看跌态度。
然而,市场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总是会打开一个机会之窗。在投资者眼中,以移动领域和金融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仍然可以破获增长,另外,对于新兴市场和东南亚、中东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逆行者”,同时也是投资人眼中的重点区域。
风投公司移动相关投资占比
从扬帆出海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2022年有很多游戏、泛娱乐的高增长出海新品均是在东南亚取得一定成就和成功才开始迈步全球,比如《Save the dag》、《X-Hero》和《omi》,都在东南亚起初就立稳了脚跟,然后逐渐扩充自己的市场,使得在面对T0、T1市场时,已经可以拿出一个较为成熟的产品来冲击增长。
所以总体来看,未来开发者是否能将重心转移到这些新兴市场或者是否具备海外市场战力,似乎将成为投资者眼中重要的砝码。
投资者眼中最重要的“属性”
投资人在关注什么?
在投资人眼中,当下艰难的退出环境也带来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以在一些红利产业,他们仍然选择“相信”。
比如东南亚市场,投资者认为,东南亚的供应链将从全球化走向本地化,符合所谓的“逆全球化”趋势,将在未来带来机遇。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哪些行业可以“吃”到红利呢?
由上图可以看出,投资人对金融科技、人工智能/ML、健康技术、物流、电子商务、游戏、教育技术和媒体领域较为有信心。
尤其是金融科技的钱已经“在路上”了。根据Dealstreet Asia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136起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易,这些交易筹集了32.7亿美元,比前一年暴涨50%。
为什么金融科技在东南亚如此收到追捧呢?
首先,东南亚互联网出海热潮已经出现近5年有余,整个市场的规模在收入前几的国家相对成熟,但是金融领域一直有明显缺口。
这里必须提一下,东南亚在2022的表现十分突出。以电商为例,2021年,东南亚六国电商 GMV 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 据估算,2022的GMV规模预计达到1940亿美元,再次同比增长20%。
2022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
而且同向对比其他出海赛道,外卖和流媒体行业增长趋势放缓;数字广告业将继续保持原有势头;游戏领域消费相对缩紧。所以总体来看,东南亚电商凭着“A+”的成绩单驶进2023,任谁都不会放过仅有的增长空间和机会。
除了赛道红利,另一方面,东南亚的电商经济一直以其独特的交易方式而和全球“格格不入”,虽然很发达,但是一直相关配套产业并不成熟。随着复杂原因,东南亚的电商经济快速增长,配套产业也需要走向成熟。加之消费转型和元宇宙等相关原因的催化,金融科技迅速抬头的原因已经不言而喻。
东南亚的拐点未至
东南亚的互联网增长将随着制造业和重工业的迁移而继续增长,这几乎是投资人的共识。也正是全球资本的信心让东南亚在逆境中成为所谓的“蓝海”。谁能相信这个8年前只有3家独角兽企业的低成长市场到了2022年已经收获了自己第30家独角兽企业,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人们已经有4-6个小时“长”在了手机之中。
所以总体来看,东南亚的拐点未至,仍将延续2022的突破和增长。但是针对个人和公司而言,折戟南洋的朋友近些年来也不在少数。在这个“消费异端”的市场,如何找准赛道,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增长渠道和方式,可能才是抢跑2023最有效的增长策略。
找寻游戏出海新思路、剖析游戏出海新生态、破获游戏出海增长之道。
2023年1月10日 19:00 - 20:30,由扬帆出海携手钛动科技联合举办的出海UP说——揭秘出海游戏出圈法则将于线上举办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活动详情。
EVIE
往/期/回/顾
REVIE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