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梳理各地查处的典型案例也发现,粮食购销领域“靠粮吃粮”主要有“转圈粮”“空气粮”“升溢粮”“损耗粮”“价差粮”“坑农粮”等几类典型手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意见 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自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通报各地查处的百余起典型案例。从查处情况看,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涉及粮食主管单位、国有粮食企业、基层粮库等诸多单位。
  记者梳理各地查处的典型案例也发现,粮食购销领域“靠粮吃粮”主要有“转圈粮”“空气粮”“升溢粮”“损耗粮”“价差粮”“坑农粮”等几类典型手段。
【“靠粮吃粮”手法多样 严重侵蚀群众利益】
  所谓“转圈粮”,是指在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和储备粮轮换过程中,一些人通过虚购虚销、以陈顶新等手段,借助库存不动、账面转圈或库存与账面同时转圈等方式获取不当利益。比如,四川省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永鸿勾结粮商,将1276吨陈粮卖出,再将其中896吨以新粮名义回购入库,并从中获利20万元。
  在粮库与粮商、粮库之间或粮库内部“无中生有”的“空气粮”,可以看作“转圈粮”的升级版。比如,辽宁省抚顺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德军,在担任抚顺市中心粮库副经理、抚顺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期间,弄虚作假,虚构粮食买卖交易,用以掩盖亏库问题。
“升溢粮”是指在粮食收购、入库、仓储、调运、出库过程中,经过扣除水分杂质及烘干、通风、加湿等过程产生的溢余。这本是正常现象,一些人却通过不计入库存账目等方式,隐瞒并私自出售“升溢粮”、侵吞粮款。比如,河南省鲁山县正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金平私自售卖“升溢粮”,侵吞5.7万元。
  此外,以虚增粮食损耗量等方式套取资金的“损耗粮”,违规倒卖政府储备粮、高卖低买赚取价差的“价差粮”,也是较为常见的靠粮吃粮手法。
  而在粮食收购过程中,还存在“坑农粮”的问题。一些人通过克扣斤两、压级压价、拖欠粮款以及提高粮食水分、杂质、霉变比率等不正当手段坑农损农,获取不正当利益。例如,江苏省仪征市粮食购销总公司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通过压级压价的方式,以三等粮与农户结算,以二等粮与市粮食购销总公司结算,套取差价10万余元。
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 宋伟: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生产的事,粮食的收购、存储还有包括销售、轮换等这些粮食储备各环节的安全,都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供给重要的后盾,是平抑粮价、备战荒年的重要举措,必须从严从重去查处。
【机制不健全 监督乏力致问题多发】
  而结合各地通报的情况看,造成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多发的原因,有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漠、私心贪欲作祟等个人因素。此外,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责任缺失、涉粮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基层粮库管理宽松软等深层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孙大伟:涉粮腐败问题体现在粮食收购、存储、销售和涉粮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涉及行政监管的全链条,呈现以“收”谋利、以“储”谋补、以“售”谋财、以“管”谋私等特点。
  当前,一些粮食主管部门工作满足于完成下达的粮食储备任务,主管和监督的职能并未全面发挥。一些市县粮食主管部门从粮储公司抽调人员参与监督执法,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管理宽、松、软,存在监管缺失缺位问题。有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业务、轻管理,针对粮库粮管所制定的制度流于形式,尤其对于财务及运营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手段。
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 宋伟:从查处的案件情况来看,基层粮库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些基层粮库的“守门人”“一把手”官小但是权大,权力过于集中。而且我们也看到,有的基层粮库管理比较混乱,质检员、过磅员、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多是亲戚关系、熟人关系、老乡关系,甚至一些地方出现粮食收储资金长期脱离监管、经营利润滞留账外这些问题。
【压紧压实责任 守好大国粮仓】
  整治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不仅要保持治理高压,还应该强化党政机关、主管单位、职能部门等责任落实,齐抓共管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共同守护好大国粮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持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要强化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推动基层国有粮库强化内部治理,着力解决监管缺失缺位问题。针对粮食系统单位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粮食购销领域补贴资金多、利益关系复杂、监督监管难度大等情况,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查找和防范廉政风险点,发挥“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统筹好专业力量,借助大数据等手段,深挖彻查窝案串案,从严从快查办重大典型案件。
  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查处了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中储粮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张务锋等粮食系统的中管干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清除了一大批粮仓“硕鼠”,保持了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整治的高压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孙大伟:要以系统思维抓好涉粮腐败问题的治理。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各地党委政府要认真分析总结涉粮腐败问题的突出特征,督促粮食主管部门、国有粮食企业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健全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
来源:央视新闻
总台央视记者:宋琎 范月鸣
延伸阅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意见 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部署,锚定彻底惩治系统性腐败目标任务,保持清醒和坚定,加强组织领导,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意见》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之大者”。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对根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腐败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粮食购销作为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整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会同发改、财政、国资、市场监管、粮食和储备等部门持续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工作。
  《意见》强调,要持续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惩治力度,对涉粮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应查尽查、一查到底;紧盯涉粮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入查办“影子股东”“影子公司”“国皮民骨”以及关联交易、套取资金、输送利益等案件,从严从重惩处,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重点围绕粮食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环节,严肃查处“以陈顶新”、“先收后转”、空进空出、压级压价、吃拿卡要,以及敷衍塞责、玩忽职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高度重视办理挂牌督办的问题线索和案件,集中清理盘点,快查快结;适时向社会公开通报重大典型案例,让干部警醒、知止,形成严的氛围。要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督,将粮食购销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领域,统筹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监督;强化纪检监察与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管、审计等专业化监督的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织密监督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意见》提出,要持续推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针对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和自查自纠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协调主责主管部门健全制度机制,抓好现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制度规定落实落地,发挥刚性约束作用。要持续推动智慧粮库建设,按期建成覆盖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粮食的数字化监管系统。要持续压实各方责任,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承担起粮食购销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督促发改、粮食和储备、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健全执法机构体系,充实监管力量,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检查力度,坚决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动国有粮食企业实现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强化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经常性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机制,补齐工作短板弱项。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 范月鸣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